我隻是夫子!
這次應對方清國的這件事,孟海一共設置了四個大步驟。
這四大步驟在方清國被抓之後,也就陸續展開。
第一個步驟,那就是找到理由關押張啟信,這樣張啟信才無法與旁人取得聯絡,也能夠從張啟信的口中詢問出來不少的事情,或者借著他的口來做不少事情。
第二個步驟,那就是切斷與張啟信有聯係的人,也就是他的外援。所以當時的朝堂上有大量的官員,要麼被流放,要麼被罷官,這些人有一小半都是與張啟信關係莫逆,而且還是參與到方清國這件事上的。
第三個步驟,那就是以各種方法讓兩位丞相不參與此事。隻要兩位丞相不參與到此事之中,那一切都還有周旋的餘地,所以在有一次的朝堂之上,太子特意提醒了兩位丞相。
這兩位丞相也都是人精,自然明白了太子的意思,於是徹徹底底地不去理會方清國這件事了,而六部尚書以及其他的三品官員瞧見了兩個丞相的意思,他們也似乎明白了丞相的意思,於是,這些三品官員也陸陸續續地不再插手此事,這也使得孟海能夠如此迅速又完美地化解此事。
把這最後一個步驟,那就是讓太子立威。
恢複朝堂官員的官職,提拔官員,讓那些官員來到自己辦公室挨個談心又噓寒問暖,擴寬大秦的土地。
將大秦百姓皆為厭惡的周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斬首,設立辦事處真心也好。
這些東西無論是表演也罷,在諸多百姓麵前作秀也罷,為的就是打造出太子是個勤勤懇懇的好太子。
等到這一切全部做完,太子的名聲無論是在朝堂還是民間,自然都會有明顯的提升。
而做完這些之後,張啟信和方清國鬨出的這件事也可以宣布徹底結束了。
要說在這件事裡獲利最大的,那自然是太子。
而這件事裡最辛苦的,莫過於孟海。
也是因為這件事,孟海與太子之間的關係更上一層樓。
兩人本就是和兄弟一般,現在更是如兄如父……
還有孟海與方清國,趙之禮和羅仁誌之間的關係。
要實打實地說起來,孟海還是方清國的救命恩人,畢竟是孟海從中謀劃著才將方清國從中被救出。
也正是因為孟海謀劃了這件事,這才讓趙之禮看清楚孟海的本事,也讓趙之理心中暗暗地下定了決心,日後不管有事沒事,千萬不能招惹這一肚子壞水的活祖宗。
事情一直發展到現在,方清國和張啟信引出的這件事,終於可以畫上了句號。
當然,在這期間,這位太子也總算是達成了自己的一個小目標,那就是不用每日上朝。
正是因為青雲門那樁事情引發的,一直在方清國這件事結束之後,趙宣宣布,由於自己的身體被氣的吐血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損傷,所以以後每隔兩天上朝一次。
朝堂當中的大臣,自然還有頗多反對的怨言,但是此時的太子,無論是名聲還是威望,那都是如日中天。
太子殿下一聲令下,自然不敢有人反對,但是真的敢有人反對,那也隻是反對,並無法影響到太子的最終決定。
於是在徹底解決方清國這件事之後的第二日朝堂之上,趙宣最後宣布了這件事之後,他這個做太子的反倒是先溜了。
朝堂當中的諸多大臣見到這一幕,全都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孟海這也辛苦了許多天。
在這許多天裡,他回家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要麼就是在幫熊孩子處理事情,要麼就是在幫熊孩子處理事情的路上,在這段時間裡,安神堂幾乎都已經成了他的家,
去安神堂都算是幸運的,忙的時候,孟海便直接在紫氣房裡睡了下來。
尤其是昨日。
由於昨日已經是一切事情的收尾工作,所以各個環節都得要畫個句號,他昨天與太子一直忙到淩晨一兩點鐘,這兩人這才睡下。
然後淩晨三四點鐘,這兩人就又該起來準備朝會的一些事宜。
所以現在的孟海哈氣連天,當時高中考大學他都沒有這麼累過,所以現在的孟大人隻想回到家裡,癱到自己的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
但是等到那大人前腳跨出青雲門,眼看就要到了外城,可以坐自己的馬車回家的時候,一位太監急匆匆地跑到了孟海麵前。
這個太監孟海認識。
他的名字叫做魏吉祥。
皇帝的貼身太監。
他來找自己做什麼?
難不成是皇帝想要召見自己?
孟海剛剛想到這裡,就見魏吉祥已經跑到了孟海麵前。
“孟大人的腳步真快,如果老奴再慢上一點,恐怕都要去侯府當中找孟大人了!”
魏吉祥追上孟海之後,先是來了一段沒有意義的客套話,隨後,魏吉祥說道。
“還請孟大人和老奴走一趟,陛下召見。”
孟海聽著魏吉祥後麵半句話和自己之前的猜測一樣,他的心中就在短短一瞬間浮現出了無數種的猜測。
皇帝召見自己做什麼?
還沒等孟海多想,魏吉祥那邊已經弓著腰做出了一副很好孟海前往的姿勢。
孟海見到這一幕,也隻好跟著魏吉祥朝著皇宮的方向重新走去。
一路上已經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了。
一直走到了乾陽宮前。
整個宮門口還是被一群黑壓壓的禁軍所包圍,隻不過這些禁軍明顯是提前得到了皇帝的命令,所以咱們還感到隻是這些禁軍並沒有阻攔。
孟海於是便很輕易地踏入到了乾陽殿中。
孟海左腳剛剛踏入大殿的大門,還沒有看清大殿裡的景物,就被大殿正中央的一道人影所吸引了。
此時,站在大殿正中央的那人,正是皇帝趙琦緣。
隻不過此時的皇帝有些……精神頭太足了,足到似乎多餘的力氣根本沒有地方發泄。
所以此時的皇帝手中拿著一把木劍,開始在整個大殿的正中央耍著某種劍法,看樣子皇帝已經耍了,有些時間了,他的額頭上都能見到熱汗。
也不知道是伴隨著最近的天氣越來越熱,還是皇帝耍得太過賣力,直到皇帝看見了孟海收住劍勢。
趙琦緣站在原地喘了半分鐘的粗氣,這才無奈地歎了一口氣“老了老了,耍不動了。當年我可是拿著比這還要重十幾斤的大刀,在戰場上與那些敵寇廝殺,現在就隻是揮了這兩下子,便已經感覺腰酸背疼,不服老不行啊!”
孟海雖然不知道皇帝招自己前來做什麼,但是此時的他還是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
“陛下,這是哪裡話。陛下隻是許久未動刀兵,這才提不動刀,如果陛下每日勤加鍛煉到50歲的時候,仍然可以上陣殺敵。尤其坐鎮指揮,那可以說是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裡之外。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陛下身先士卒,帶著諸多文武官員衝上陣前,再親自廝殺幾個敵寇,保我大秦百姓安居樂業,保我大秦國內海晏河清……”
孟海喋喋不休地一大堆廢話,趙琦緣剛開始聽的時候臉上還出現了向往之色,但是聽著聽著,皇帝卻不由自主地樂了,他伸出了手,打斷了孟海想要繼續說下去的話。
“沒想到多日未見你這小子的廢話還是這麼多,來來來,這邊坐下。”
趙琦緣隨手就將手中的木劍拋給了不遠處的魏吉祥。
木劍也不重,所以,魏吉祥在接過這柄木劍之後,就將其放在了不遠處的劍架之上。
接著,為吉祥又來到了皇帝麵前,親自為皇帝浸泡茶水。
趙琦緣隨手抬起茶杯,喝了一口潤潤喉,然後他的目光便落在了孟海的身上,說出了一句“這次你做得非常好!”
孟海露出了些笑容,他自然知道皇帝說的是方清國的這件事。
隻不過還沒等孟海的笑容露出多久,就聽皇帝趙琦緣說道“我的身子恐怕也堅持不了多少年了,最少三四年,最多也不到十年。有了你今天的這番舉動,太子的地位算是穩固了,日後我也放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