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山神種地!
“陽子啊,起床了啊,今天上梁你可是主人啊,彆磨蹭了。”丹陽媽在家裡大聲喊著。丹陽轉個身本想再睡個回籠覺的,誰知道嘟嘟猛用尾巴戳丹陽的鼻孔,連打兩個噴嚏之後,不得不起來,報複式的捏了下嘟嘟日漸強壯的身體,光著上身就出去刷牙洗臉了。
“媽啊,上梁有爺爺就行了,還要我乾什麼啊?我昨晚都差點喝醉了,就讓我多睡下不行嗎?”丹陽邊擠牙膏邊對在一旁煮早飯的媽抱怨。
“你就繼續懶吧,再這樣懶下去,包你連老婆都找不到。”丹陽媽瞥了兒子一眼,說起續傳香火大事來。
丹陽一聽,乖乖的出去外麵壓水刷牙了,他可不想大清早的給自己母親嘮叨個沒完。
沒多久丹陽爺爺也過來了,穿著一身新衣服,畢竟這是自己孫子的新房上梁啊。上梁,是修建房屋中最隆重的儀式,也是房主最為看重的儀式。在鄉民眼中,房梁是房屋的根本,象征著立基安穩長盛不衰,大凡修造新屋,無不看重上梁。所以丹陽爺爺也是為這個忙活了好些天了,就是選梁樹都在山裡轉悠了一天,最後才確定一棵杉木的,因為杉木質地致密,紋理平直,不易變形,不易腐朽且白蟻也不蛀食。
選好之後今天一大早就讓丹陽爸帶著爆竹、香紙、叫雞公、米花糖果和封好的紅包上山準備砍梁樹,因為梁樹要現砍現用的。
而砍梁樹也是很有講究的。到了山上,找到事先選定的梁樹,由木匠點上香紙,敬了魯班師傅,然後宰了叫雞公,用叫雞公的鮮血繞樹淋上一周,再放爆竹,接著砍下樹來。扛著梁樹離開時,將紅包留在樹蔸之上,等彆人撿,誰先發現誰就可以拿去,叫做“撿喜錢”,當然丹陽爸包的紅包也是比彆人家裡的要大,所以撿喜錢的人也比彆的多點,不是說貪圖錢的多少,隻是圖吉利,說是撿到了喜錢和米花糖果的人,那一年之內會福星高照走好運。
當丹陽和爺爺吃完早飯時,義勇和好國也來了,明顯也是沒有睡好,眼睛都腫腫的。陸陸續續的幫工也都來了,後麵跟著一大群小屁孩,在那裡大叫著“上梁了,撿粑粑去了”。
一大幫子人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開往富山塘,丹陽還特意帶著兩隻大公雞,等下祭梁的時候殺一隻,立大門的時候殺一隻。
當丹陽這幫人有說有笑的來到富山塘的時候,丹陽爸已經把大粱的中間用大紅紙包了起來,明顯是裹著些什麼東西,鼓鼓的,這叫“放梁口”。
丹陽知道那是壓粱錢,都是過去的銅錢來的,為的就是能夠保佑家宅平安,富貴發財。丹陽爺爺則是擺好桌子,桌上擺滿祭品,都是肉和水果,丹陽搞笑的弄了碟草莓放在那裡。
丹陽爺爺嘴裡念念有詞“蔣家的列祖列宗在上啊,不孝子孫蔣丹陽現在起了個草屋今天上梁,請各位列祖列宗都回來吃飯啊,保佑子孫財源廣進,家宅平安啊。陽子,過來燒紙啊。”
丹陽知道這些事情是不能開玩笑的,於是很認真的過去磕頭,拜了下,嘴裡也是念叨了幾句祈求祖宗保佑之類的吉利話,把帶來的香紙就在桌子前燒了個透。然後就開始撤香桌。那邊丹陽父親則是在猛打電話催送瓦師傅。
祭祀完畢,接下來就是正式的上梁了。丹陽爺爺上梁也是老手了,所以對於上梁的儀式也是了若指掌,因為知道丹陽趕,所以第一項“放梁口”就讓丹陽爸做了,就連祭梁包的那些瑣屑的程序也是能省則省,他現在做的就是殺叫雞公祭梁。
丹陽爺爺接過丹陽遞過來的大公雞,把它的頭擰過來,拔掉雞頭下麵的雞毛,嘴裡還念念有辭地請地脈龍神、魯班師祖。然後橫刀再將雞公宰了,提著噴著血的公雞,將雞血從梁頭淋至梁尾。淋梁頭時,丹陽爺爺大聲叫著“祭梁頭,文登科,武封侯!”祭梁中時便說“祭梁中,代代兒郎坐朝中!”祭到梁尾,則說“祭梁尾,金玉滿堂多富貴!”然後,丹陽爺爺則是扯下一些雞毛,沾在正中梁上的雞血之上。鮮紅的雞血淋在梁木之上,左纏右合,那形狀有如飛騰的長龍。
祭梁完畢,接下來就是上梁了。丹陽爺爺的四個大徒弟已經爬上去,在主柱頂上的橫枋旁邊坐定,然後一邊放下一根穀籮索,係在梁木的兩頭。這時,丹陽爺爺站在堂屋中間,手托梁木,嘴裡唱起讚梁詞,梁木便在丹陽爺爺的讚詞中緩緩上升——
此梁此梁,
不同尋常。
深山上生,
老山上長。
仙師送下山,
魯班老祖送上房。
華堂立起千年柱,
玉柱托起萬年梁。
梁木升上去之後,丹陽爺爺的四個徒弟接住梁木,但是現在還不能將梁木當即嵌入柱頂凹槽之內,要先停放在橫枋上,等師傅來“坐梁”。
這時,掌墨師傅在左,二師傅在右邊,一步一步唱著讚歌從梯子上往上爬。讚歌由掌墨師傅先唱,二師傅接著唱——
上一步,望寶梁,紫薇高照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
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兩旁,日月成雙永世享。
上三步,洪福廣,發子發孫發屋場,兒孫代代坐朝堂。
上四步,金滿堂,恭喜丹陽修新房,牛羊滿欄穀滿倉。
……
二人一唱一和,登上頂柱後,一人抬起梁木的一頭,高高舉起,左邊的喊聲一聲“左青龍——”右邊的喊一聲“右白虎——”然後同時喊道“青龍白虎守金梁!世代綿延萬年長!”喊聲一落,便將梁木嵌入頂柱凹槽之內。爆竹頓時轟然響起,劈劈叭叭,煙花飛濺。爆竹聲裡,煙花影中,掌墨師傅開始踩梁。
踩梁,就是由掌墨師傅從已經安好的梁木上走一個來回。踩梁師傅,要穿上主人家早就準備好的新鞋,不能穿舊鞋踩梁。
踩完梁之後,該定梁了。定梁,就是師傅舉酒敬天神、地神、魯班祖師。掌墨師傅左手執杯,右手執壺,將酒杯斟滿之後向天空灑去,說一聲“一杯酒敬天,天賜吉祥——”再斟一杯灑向地麵,說一聲“二杯酒敬地,地呈富貴——”最後斟上一杯,說一聲“魯班老祖,奠基華堂——”三杯酒敬罷,此梁已得到認可,正式定為新屋棟梁了。
這時,丹陽爸用籃子提來酒菜、糖果,上麵用紅紙蓋著,通過繩子吊到梁上。接著,兩位師傅來給丹陽爺爺賜福。他們各自拿起籃子上麵的紅紙,呈現出一副對聯——
福地呈祥青龍纏玉柱。
吉星映輝白虎托金梁。
對聯通過繩子徐徐垂下,丹陽爺爺上前接下,當即叫丹陽找人貼在左右兩個正柱之上。然後,師傅又賜了糧米,說了一句“地發千祥,五穀豐登”。再賜米花,說一句“父慈子孝,團團圓圓”。又賜一對糍粑,說一聲“喜樂同至,富貴雙全”。
接下來,則是上梁儀式中最為熱鬨的場麵,丹陽把一籃籃母親她們準備好的糍粑和糖果、花生、米花等遞上去給坐在上麵的四個師傅,讓他們向新屋場裡拋擲米花、糍粑、糖果了。在場圍觀的人,有本村的,也有從各處趕來慶賀的鄉鄰。擁擠於地麵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個個仰麵看著坐在梁上的師傅,企盼著他們將米花、糍粑、糖果拋擲到自己跟前。
梁上的師傅,此時早沒有了剛才的神秘與嚴肅,嘻嘻哈哈地一邊吃東西,一邊從籃裡拿出米花、糍粑、糖果隨意拋擲。有時也故意營造鬨劇,一個勁地將米花、糍粑、糖果往女人所在的地方拋擲,招引其他的往女人堆裡擁擠,擠得她們哇亂叫。也有人與梁上師傅是相識的,便大聲地叫喊“往這邊來喲——”米花、糍粑、糖果從空中飛落下來時,也就吸引著地上的人潮往落下的方位踴去。也有的人,迎著拋擲下來的米花、糍粑、糖果高高跳起,在空中將拋擲物牢牢接著。旁人一見,便又湧上去搶奪,纏在一堆,好不熱鬨。
丹陽圖個好玩,也衝進去搶了,不過搶來的又直接往天上一扔,引來新的一輪爭奪,純粹是為了個好玩。隨著拋擲米花、糍粑、糖果結束,上梁儀式也就結束了。
地上滿是鞭炮炸後的紅紙,村民的臉上也都是樂滋滋的笑容,手上也是大袋的收獲,從他們純真的笑容裡,很顯然的看出對丹陽最近飛速發展的一種驚訝和認可。
大半天過去了,房頂的椽子也都弄好了,椽皮也都釘上了,丹陽看著爺爺和他的徒弟們每個人後麵掛著一個裝著新的釘子竹簍,手裡拿著錘子在各根橫梁之間來回穿梭,每次拿出四五顆釘子放在嘴裡咬著,拿一個釘一個,動作飛快,心裡也不由的羨慕這種“高空作業”。
等把房頂所有的話都乾完的時候,也已經夠鐘吃飯了。丹陽爺爺一聲令下,全體開拔回家吃飯,隻有丹陽和他爸留下。
這次因為人更多,丹陽家裡都不夠坐,所以酒席設置村公堂裡麵,村裡麵但凡有過幫忙的全家都可以去吃流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