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華娛的日子!
晚上的碰頭會,除了影視公司,參與的還有院線,除了橫店影視院線和廣州金逸珠江,國內市場份額在4以上的院線幾乎都來了人,
截止2016年12月20日,中國內地銀幕數已達到40917塊,超過美國的40759塊,成為全球銀幕數最多的國家。2016年中國銀幕總數達41179塊(影院數超過7600家),超過北美市場(約39萬塊)。
而去年全球新增銀幕數11260塊,增速8,總計152萬塊。其中中國銀幕數增8035塊,占了7136。從兩年的變化來看,中國的銀幕數在全球的占比應該在2125。
多廳化影院已經是目前影院建設的主要模式,但隨之帶來的同質化使觀眾選擇影院的可替代性增大,打造差異化的影院建設成為重中之重。除了價格吸引和舒適的環境,目前很多影院也開始嘗試為觀眾更具個性化的定製服務以吸引觀眾。
事實上2017年上映的影片有所豐富,特彆是國產片方麵,既有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獲獎影片《八月》和first青年電影展提名影片《我心雀躍》,還有香港影片《一念無明》《點五步》以及紀錄打工詩人的紀錄片《我的詩篇》,
無論在影片類型還是風格上均有所突破。然而以上影片的票房成績均不佳,主要原因還是院線排片上對於商業大片的依賴,此類影片的受眾可以在院線觀影的機會也就更為稀少。
沈歡還沒走出公司,就接到了丫丫的電話“你在哪呢,我都在停車場等你好久了!”
“呃,丫丫,你等我乾什麼,晚上我有應酬的。”
“知道你有應酬,我這不是主動來當你的女伴嗎?你快點!”
沈歡並沒有拒絕,事實上最近幾天他接到了許多女藝人的電話,打著試鏡《唐探2》的借口,各種邀約吃飯,就差明說來一發了,丫丫願意陪他去,還能幫他擋擋,挺好!
兩人結伴到了華藝舉辦晚宴的會所,剛到門口,就看見著名的床單王張欣語,她和幾位女士站在門口,
“欣語姐,你確定狄黎熱芭不在燕京?”
“當然,我會騙你們嗎?她在蓋州《後來的我們》劇組,暫時是不會回來的。”
這都是一些二、三線的女星,報團取暖,今晚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把沈歡給騙上床,至少也得來個衛生間娛樂什麼的。
“沈歡,晚上少喝點酒,我可抬不動你!”
“我知道,這種場合我怎麼會喝多,你也太小看我了,丫丫姐。”
“切,彆到時候幾個美女一起哄,自己把持不住,我可是帶著小迪的任務來的!”
話音剛落,沈歡就感到手臂一沉,丫丫挽著他的手,一起走了進去,她是單身,怕什麼!
“噫?這不是童麗雅嗎?她敢挽著沈歡?難怪都說星意就是沈歡給他的情人開的公司。”
“童麗雅離婚就是因為沈歡,誰不知道這事,聽說陳北愛還去星意鬨過,好像被打出來了!”
“沈歡可不好上手,這麼多年也沒聽說什麼緋聞,也就趙小骨和丫丫,”
一群心懷叵測的女人,在哪竊竊私語,酸氣十足,但也沒人夠膽去主動和沈歡打招呼,萬一被記住,那就得不償失了。
“沈董,好久不見,今年歡歌可算開門大吉了,《小醜》和《摔跤吧》賺大發了吧!”
“黃總說笑了,我看你們今年的片單,都是大手筆啊,我可是很期待你們的電影!”
其他幾位都已經到了,現在中影、博納和歡歌的小聯盟已經初見端倪,於東見沈歡進來,向他招了招手,
“歡子,《小醜》的全球票房都快6億了,歡歌能分多少?”
於東是真的羨慕,這特麼賺的可是美元,公司的名聲也打出去了,現在他就盼《海王》也能這麼輝煌,哪怕少些都行。
“康董,王總,葉總,幾位都這麼早來了?”
“還早,就等你了,今天怎麼沒帶小骨,換童麗雅了?還是要注意身體,年輕人!”
大老王一臉猥瑣,對著沈歡眨了眨眼睛,還好丫丫在進場後就自己活動了,
沈歡坐在康董的旁邊,端起一杯紅酒,和在座的一起喝了一杯,
“沈董,《唐探2》什麼時候開機,確定了上映時間,可得和大家說一聲!”
現在的國內影視圈,幾乎就沒有敢和沈歡的電影同期上映的,除了那種碰運氣的片子,一般幾大公司出品的電影,大家都會商量著來,
“唉,現在好的劇本太少了,原創風險又太大,稍微好點的i也被買完了,真不知道拍什麼了。”
大老王低眉歎氣的說著目前所有公司的現狀,熱錢多了,反而不是好事,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要大製作才好,國內的導演現在也是各種浪,3000萬的成本,你拿一個億給他,也能給你花完,能花錢、會花錢的導演太不好找了。
2015年起,i成為各路資本進入電影市場的指南針,通過搶占知名i提前圈定粉絲市場,利用各路“小鮮肉”包裝吸引熱錢,可快速複製的“大i+小鮮肉”模式火爆一時。當然i並不是“爛片”的代名詞,i作為劇本開發的創意來源,需要更精心地打磨和籌備,改編自同一i——《鬼吹燈》係列小說的兩部影片《九層妖塔》和《鬼吹燈之尋龍訣》票房、口碑的差距就證明了這一點,真正讓觀眾反感的是製作方賺一筆塊錢就走、好不負責的製作態度。
2017年上半年的中國市場觀眾對粗製濫造“i”反感終於徹底爆發,多部主打i的影片遭遇票房滑鐵盧,其中多部雖然並非粗製濫造,但i改編過程中的種種“水土不服”同樣值得反思。
2017年5月11日上映的喜劇片《麻煩家族》由黃磊執導,黃磊、孫莉、李立群、張偉欣、海清、王迅、魏大勳、任容萱等主演的。該片改編自rb導演山田洋次執導的電影《家族之苦》。最終票房32325萬元,豆瓣評分47分。
2017年5月19日上映的動作影片《搶紅》,由黎明執導,黃建新監製,張涵予、杜鵑、黎明、王耀慶主演。票房更為慘淡,僅16249萬元,豆瓣評分也僅31分。
2017年上半年的中國電影票房成為近五年來首次出現增速下滑,國產票房占比也是近五年來首次低於四成。上半年電影表現不如預期,增長乏力。暴露出了目前國產電影發展中的種種弊端。
製片過程中易紮堆,急於求成。院線建設增速放緩,觀影人次下降預示影院數量麵臨飽和,影院排片依然單一,過於倚重商業大片進一步擠壓其他題材影片生存空間。
而單片票房成績和影片數量並不平衡,如愛情片單片平均成績僅為04億,上映多達18部的驚悚片的單片均成績僅為004億。這兩類電影產出過剩的背後是國產片在動作、科幻類影片上的缺失。
院線方麵,萬達院線一家獨大,行業內部缺乏競爭力。票補泡沫消退後觀眾的觀影熱情逐漸降溫,中國電影市場的未來需要更加優質的影片來留住形成觀影習慣的電影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