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華娛的日子!
拍攝間隙,沈歡到了後台,擔心小迪怪自己說狠了,哪知人家根本就沒介意,正在和現場導演請教綜藝製作方麵的問題。
“小迪,怎麼樣,感覺到差距沒?”
“喲,沈導,你還關心我啊,不是出戲了嗎?”
沈歡眼睛向熱芭的屁屁一掃,丫頭立刻跳開,“彆亂來啊,這可是在攝影棚,不是在家,”
“晚上我準備請幾位評委吃飯,你要一起嗎?”
熱芭歪著頭想了想,回家也是一個人,還不如去蹭飯呢,點頭示意自己要去,
下半場的拍攝很快就要開始了,沈歡也發現了這個節目的缺點,為什麼都是年輕演員,中老年也可以啊,既然是《我是演員》,那需要正名的應該不會少,目前正是全國聲討小鮮肉的時候,大家不會放過展示自己的機會,這點有必要在節目結束後,給陳其安說一說。
接下來的這一場,沈歡滿場走神,沒辦法,看不下去啊,關小童的叉腰,白克的嘶吼,很讓人無語,章子亦和吳剛也暗自暗自搖頭,
表演結束,輪到他點評的時候,沈歡也是毫不客氣,直接稱關小童沒有尊重藝術的心,一點也沒有留情,關小童淚灑當場。
演員對角色的表演是在導演對影片的總體要求下進行的,有一定的限定性;同時又是在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的基礎上來完成,有一定的自由性。在角色的規定性限製中創造有血有肉、有特征的角色。
演員的表演,需要有高度的理解力(包括對生活、社會與人生,對劇情、對藝術的理解能力)、豐富的想象力(根據理解來展開豐富的現象,在想象中完成對角色的創造)、準確的表現力將對角色的想象準確的加以表現、多向的模仿力(多種方向、不同條件中、不同人物的可能性的模仿與表演)等等。
所謂演技,是指表演的技巧。說到表演,一般來說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大眾層麵的理解,表演是通過一些技巧來實現對某種真實的掩蓋、加工或扭曲一種是藝術層麵的,表演是利用專業技巧來詮釋事件、故事、意像和特定的藝術作品。
但是無論是哪種含義,表演都是需要一些過硬的實力和技巧,說白了就是音、形、情、意。
中國戲劇老前輩洪深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會演戲的演人,不會演戲的才演戲。”
洪深先生的話指出了演員的根本任務是在舞台上塑造人物。這就是說演員在台上(銀幕、屏幕上)要演人,而不是去演故事情節,更不是去博噱頭、逗觀眾。演員要演的像劇本中的那個人。這話聽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一期的拍攝結束,沈歡和幾位評委、陳其安,一起到了餐廳,眾人坐下後,他猶自氣憤不已,
“生氣就瞪眼,開心就咧嘴,這是啥,這是幼兒園小孩子都知道的動作,上台就這樣表演,還想當演員,簡直是不知所謂!”
熱芭拉了拉師兄的手,讓他彆那麼激動,吳剛這會倒是敢說了,
“沈導,你也不用這麼生氣,年輕演員很多都沒有舞台經曆,我覺得這是個弊端,其實陳總可以搞一個戲劇舞台來比賽,這樣更能挖掘出好苗子!”
好演員平時不出戲,角色情緒深刻時能出彩。
有的演員隨身帶著情緒炸彈,隨手就能扔兩個,非常具有破壞性,那不叫好演技。
好演員的情緒關鍵在於有層次,有節奏,就像周迅,她的演技從來不會令人失望,她演的好已經不能算驚喜。
“現在這幫孩子都忙著賺錢,哪還有心思鑽研演技。”宋丹丹也是感歎不已,他們那個年代的演員,不論接到什麼戲,第一步永遠是研究劇本,然後找準角色定位,接著就是深入角色場景,實地體驗,哪像現在,1234換個姿勢,2234,再來一次!老板,打錢!
2015年,在《解救吾先生》中,王千元憑借著對死刑犯的精彩演繹,吸引了大眾對他的注意力。最後與母親告彆時的一場戲演技炸裂,不知道賺了多少觀眾的眼淚。後來大家才知道,為了找感覺,王千元多次深入監獄,觀察、模仿真正的犯人,才成就了純熟的演技。
鞏麗在拍攝成名作《紅高粱》之前,到山東的農村住了兩個月。在那兩個月裡,她堅持每天挑水,左右肩膀都被磨破皮,她也從未抱怨。為了拍攝《藝伎回憶錄》,她在rb學習了一個多月的rb文化,並為了表演扇子舞每天扔幾千下的扇子長達五個多月。
“既然不肯學,那就不給他們機會,我看他們怎麼賺錢,見天的上熱搜,哪那麼多事?”
實在是下午的表演把沈歡給惡心到了,一向脾氣好的他,也少見的狠言厲色起來,倒是把坐他身旁的熱芭嚇了一跳。
“你一個人沒辦法的,這麼多公司要賺錢,一個個的都想出頭,哪能那麼容易遏製這些事情,也隻能希望國家早點出麵,整頓風氣了。”章子亦居然能說出這些?
尼爾·波茲曼寫道“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晚餐在壓抑的氣氛中結束,送走幾位評委後,小兩口沒有坐車,難得的戴著口罩,沿著路慢慢向前走,剛入夜的街頭還有絲絲涼風,
“老公,你不喜歡關小童?”
“我為什麼要喜歡她?”
“就因為演技不好?”
“不行啊?”
“你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