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眾們的熱情十分高昂,傳來一陣陣的掌聲。
三位評委也點了點頭,而後示意下一位開始。
坐在觀眾席上麵的歐陽雪和孟子晴則一直在盯著蘇葉。
蘇葉這會危襟正坐,一臉正經神色,聆聽彆人朗誦。
這是對他們最起碼的尊敬。
而在網絡直播平台和央視一套,各位觀眾們就紛紛在吐槽了。
怎麼還不輪到蘇葉,早想看看他整活了。
文學對於大多沒有多少文學修養的網民來說是沒什麼意思的,看這個也就是無聊圖個樂子。
蘇葉參加了,大家便順便看看這個整活小能手罷了。
“怎麼還不到蘇葉啊!”
“作為一個初中生,聽見古詩我就頭疼。”
“等著蘇葉上台,裝逼他一直有一手的。”
“蘇葉給爺衝!”
“……”
網上彈幕說什麼的都有,但大多都是和蘇葉相關的。
畢竟其他人他們真的不認識,除了少數的文學工作者能認出台上嘉賓外,估計就沒人認識他們了。
場上一個接一個的大佬在朗誦著他們的詩篇,蘇葉坐著,想打哈切卻是強行忍了下來。
蘇葉是最後一個,因為上場的時候就他落在後麵,自然就隻能跑到十二號桌去了。
前麵的各位大佬們的水平也不是蓋的,寫的詩都讓人感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場上觀眾基本都是文學愛好者,不然不會在中午這麼大太陽的天氣跑到廣場來看什麼文學交流大會。
一個接一個的大佬朗誦完了,也快輪到蘇葉了。
這些個大佬也不由看了蘇葉一眼去,見他沒什麼反應,也就
繼續聽其他嘉賓的佳作。
不得不說,這一次的水平比之上次的確要高出許多。
雖然學問不講究年齡,但學問做得好的人年紀都不算輕,場上就蘇葉一個人是個年輕小夥,其他人最年輕的也過了三十了。
在評委席的三位評委聽著,不時點點頭,表示對他們詩篇的肯定。
李院長不由用眼神餘光瞟了蘇葉一眼,而後嘴角微微露出一絲冷笑。
不過二十來歲的年紀也敢出來和文壇其他名家比較做學問?
出於上次對蘇葉不怎麼好的第一印象,李院長還是頗有些討厭蘇葉的。
讓他們didu大學的文學院成了個笑話,想來之後是少不了被校長罵一頓的了。
“好的,有請第十位嘉賓朗誦佳作!”男主持人笑著,說道。
就在蘇葉旁邊兩格的一個有些胖胖的中年男人站了起來,手上拿著一把折扇,笑了笑,念道“我的這首詩的試題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儘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念完,這個微胖的中年男人臉上掛著和善笑容,緩緩坐下。
“妙,妙極!”評委席上麵的王毅笑了笑,不由讚賞道。
另外兩位評委也不由點了點頭,這一首登高的確做的很好!
借著景物抒發了詩人心中的苦悶潦倒境況,寫出了一種愁緒,縈繞心頭。
大家不由看了看,這個人是張曉鬆,也就點了點頭。
他向來是個很有才華的人,能寫出《登高》這樣的詩也不奇怪了。
隻是張曉鬆為何愁苦,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也或許隻是什麼煩心事,畢竟詩人但凡有點什麼事情都想寫下來。
文人最愛便是無病呻吟。
台下觀眾們給予了張曉鬆應有的掌聲和歡呼,現場熱情已經慢慢調動了起來。
就和這十月份正午的太陽一般火熱。
有的站在外圍的觀眾額頭上已經布滿了汗水了,但他們神色卻十分亢奮,沒有一點疲憊之感。
這應該就是熱愛了。
第十一號桌的嘉賓是一個比較矮小的老大爺,年紀看上去不小了,但精氣神都不錯。
這個老大爺做的詩詩題叫做《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念完後,台上各位也緩緩鼓起掌來,顯然這位老大爺在文學界的資曆很高,大家都很敬重他。
蘇葉自然也跟著鼓起掌來。
下一個,就是蘇葉了,導播給到了蘇葉的鏡頭。
台下眾人也都歡呼了起來,顯然蘇葉的人氣還是比其他嘉賓高很多的。
觀眾群裡,孟長清和歐陽雪都是滿臉期待的看著蘇葉。
評委席上三個評委也都看向蘇葉,王毅心頭有些緊張,生怕蘇葉沒寫好。
而慕言更多的是好奇,對於這個年輕人,他還是挺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