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吉!
上吉正文卷第七十六章回府“去了杭州之後,錦娘還想要請了姨母,帶著娘親祖母和我到處逛逛,領略一番杭州的風土人情,早就聽說杭州城裡吳家鋪子的小籠包,是杭州城裡的一絕。”
“每日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我對那小籠包,也是神往已久了。”
謝雲錦話罷,麵上笑了笑,就這樣把方氏應付過去。
她不想和方氏說太多的話。
因著方氏的心思,實在太深。
這樣的人,還是輕易不要沾染上的好。
即便方氏和羅氏是極其相熟之人,但在一些事情上,羅氏也是不敢勸她的。
方氏之所以這樣著急回了杭州,不是因為家中事務繁忙,而是為了範家二娘子的婚事。
聽說方氏這兩日和鎮江的方家,通了消息。
和方家大夫人說定了範家二娘子的婚事。
方家的二公子方啟山,今年剛考中了進士。
不過因著方啟山自幼就瘸了一條腿,這婚事,也就一直沒有一個著落。
誰家願意把自己的姑娘,嫁給一個瘸子
即便是方啟山中了進士,去到東京城裡,也隻能做了翰林院的修撰,管理翰林院文書這樣的小官。
因著方啟山瘸了一條腿,方家大夫人柳氏早已經失了栽培之心,世家之女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就主動找上了方氏。
範家二娘子,怎麼說也算得上那方啟山的表妹,彼此自小相熟,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那柳氏也好拿捏。
若是方啟山當真娶了個世家女回來,到時候那世家女自持身份貴重,又有娘家在後頭護著,隻怕那方家大夫人柳氏,也不敢輕易拿捏。
這些事情,都是謝老夫人昨日偷偷告訴她的。
要不然謝雲錦也不會知道得這麼仔細。
謝老夫人和範家的老夫人,也多有書信來往,這一來二去,範家的情況,謝老夫人還是多多少少知道了些。
謝老夫人之所以讓謝雲錦知道,是叫謝雲錦,不要輕易得罪了範家的幾個姑娘。
範知州升遷在即,空出來的知州的位置,範知州已經屬於了她阿爹謝懷之。
範知州這是在提攜謝懷之,所以這些日子羅氏和方氏,才走得越發近了。
聽著謝雲錦的話中,想要城裡杭州城裡,吳家包子鋪的包子,方氏馬上笑了起來,對著身旁的羅氏說道。
“沒成想,錦娘倒是一個會吃的,竟知道杭州城裡,獨那吳家包子鋪的小籠包,是最為好吃的。”
“等你帶著錦娘去了杭州,我讓那吳家包子鋪給你們做了幾籠上好的蟹黃包,送進府裡來,給你們母女二人嘗嘗。”
羅氏聞言,麵上輕輕地笑了笑,就道。
“那也要等我們母女二人去了杭州再說,不過在此之前,我和我們家老夫人,準備帶了錦娘,去杭州城裡的金山寺還願,順帶見見法海禪師,聽聽金山寺的藥師菩薩的法會。”
“你們家老夫人素來是信佛的,不知到時候可會去了法會若是你們家也要去了法會,到時候順路帶上我們,咱們兩家人,一塊去。”
“若是能一塊去,那自然是好的,隻是府中事務繁多,我怕一時忙不過來,隻能叫了我二弟妹,陪著你們一道去了。”
“蘭兒的婚事剛剛敲定,雅兒的婚事還懸著,等回了杭州後,我還得一邊籌備著蘭兒的婚事,想要一麵給雅兒相看合適的人家,哪裡抽得出時間來”
方氏這麼說,羅氏也隻能故作無奈地歎了口氣。
方氏方才那番話,不是在敷衍羅氏,而是真的。
範家二娘子範雅已經定了鎮江方家的二公子方啟山,過些日子,方家就會著人來下小定了。
到時候方氏一個人,哪裡忙得過來
且還有一個範大娘子的婚事,還懸著呢,還叫她頭疼著呢。
在小廳裡用過午飯之後,範家的人,就進了謝府,接了方氏等人走了。
範家來的婆子是範老夫人身邊伺候的吳婆子,是範老夫人的心腹婆子。
吳婆子一副精明乾練的模樣,進了小廳,見過了羅氏,彎下腰,給羅氏福了一禮。
“這些日子承蒙謝夫人的照顧了,我家夫人和幾位姑娘,在謝家住了這些日子,實在是給謝夫人添麻煩了。”
“今日一大早老奴過來的時候,我家老夫人,特地交代了老奴,給謝夫人和謝老夫人,還有府裡的幾位公子姑娘,送些東西過來。”
“我們家老夫人和謝老夫人,是舊相識了,就讓老奴帶了幾株上好的西洋參,還有幾朵曬乾了的天山雪蓮,我們家老夫人知道了謝夫人慣愛做些蜜餞小食,就給謝夫人帶了幾罐府裡自製的百花蜜,幾位公子姑娘我們老夫人準備了一匣子湖筆和幾塊上好的徽墨,姑娘的準備了一套鑲百寶的頭麵珠花。”
謝雲錦在一旁聽著,隻見範家過來的仆婦,不斷往屋裡搬著東西。
吳婆子話落,隻見屋裡擺的禮物,已經壘起來一個半人高的小山。
聽說範老夫人是東京城裡,敬王府出來的姑娘,出手果然闊綽不凡。
方氏和範家大娘子二娘子不過在謝家暫住了幾日,謝老夫人就送來這麼多的東西,用來酬謝她們,實在是太過隆重。
羅氏一麵叫了文娘子來清點著禮物,一麵又叫了小丫鬟搬了繡凳過來,給吳婆子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