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南出了門兒後,想去大柵欄逛逛。
大柵欄自明朝永樂年間起,就已是遠近馳名的商業街。
如今七零年代,雖然內地經濟還不發達,但大柵欄依舊是繁榮熱鬨的所在。
同仁堂、瑞福祥、內聯升、服裝店、食品店、電影院……應有儘有,熱鬨無比。
不過項南兜裡,就五毛錢壓兜,想瀟灑一把也沒條件。
這也沒辦法。他們家四口人,隻靠著他爸的工資生活。
他媽雖然在居委會做事,卻沒有薪水的,完全義務服務大眾。他弟弟還在上學,更沒有錢。所以,一家人的生活還是比較緊巴的。
在這點上,甚至還不及韓春明家。
起碼韓春明的大哥、大姐、二哥、二姐都有班上,家裡隻養兩個閒人而已。一人補貼一點,家裡的日子也過得去。
不像程建軍家,一份工資養三個閒人。
不過韓春明家雖然賺得多,但是他老家的親戚經常上門。到了之後,就又吃又喝又拿。這樣一來,韓春明家的光景,反倒不如程建軍家了。
項南在大柵欄逛了一遭,感慨現在的物價是真便宜。
豬肉一斤才七毛錢,大米一斤才一毛五,西紅柿一斤五分錢,電影票一張兩毛錢……相比四十年後,真的是便宜大發了。
但是話說回來,現在的民眾收入也普遍不高。
工廠學徒工,第一年進廠,工資隻有十七塊五。滿師出徒,工資不過三十六,而且要往上升是很難的。所以當時有句話叫【三十六元萬歲】。
項南這種無業青年,賺錢就更加困難了。
沒有指標,就不能進廠。自己做生意,是投機倒把,是被嚴厲禁止的。不被抓到還好,抓到就是坐牢。
就算想撿起老本行,靠寫作賺錢也沒戲。
因為七零年代,幾乎所有文學刊物都被查封,包括大名鼎鼎的《收獲》、《人民文學》、《燕京文藝》、《大眾電影》等等。
僅存的一些刊物,如《號角》、《紅旗》、《學習與批判》等等,刊登的多數都是嚴肅的大塊頭文章,說教意味很濃。
而且,它們刊登的文章,都是由寫作組供稿,根本不收外來的稿子。因此項南雖然滿腹才學,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讓他也不禁長籲短歎。
好在七零年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所以被剝奪感沒那麼強。幸福指數,甚至超過幾十年後。
……
項南在大街上溜達了一圈,花兩毛錢買了一斤蘋果,隨後回家。
七零年代的京城,的確是新鮮有趣。
但兜裡沒有錢,哪裡都不敢去,也是挺沒勁的。與其如此,不如回家。
項南拎著蘋果,溜達著回胡同。
剛到家門口,就見一小夥子笑著迎上來,“喲,買蘋果了,給我一個。”
項南一樂,認出此人正是《正陽門下》的男主角韓春明,跟他同歲,從小一起光屁股長大的。之後兩人又一起上學,一起插隊,可以說是發小,過命的交情。
隻可惜程建軍心胸狹窄,好好的哥們兒,處成生死冤家,一輩子就沒轉過這個彎,臨死才幡然醒悟,真是令人感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