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市舶司的開辦,急需大量的翻譯人才,所以項南在京城開辦了外語學院,請駐京的西洋傳教士教授學員們外語。
而學員們則是剛通過殿試考中的進士。這些人能通過層層科舉,當上進士,當真是了不得,絕對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因此由他們來學習外語,相信應該能夠很快掌握。
而朝廷重開市舶司,開設多個海關與外國通商。有識之士都知道,這裡藏著大機遇,升官、發財就在此時。
因此不隻王公貴族、富商巨賈跑去海關,想跟外國商人做生意,那些進士也能意識到,如今學好外語,將來就能進市舶司做事。
不僅能當大官,而且守著海關,就跟守著聚寶盆沒區彆。稍微從指縫裡漏一點,都夠自己吃多少年的。
所以他們學得很認真,都巴不得早日出師,早日上任。
……
乾隆三年三月,滇貴一帶土著生變。
項南得知消息之後,派出武備學堂一半學員,攜帶最先進的火槍、火炮投入戰鬥。
後宮最重要就是繁衍子嗣。皇帝如今正當壯年,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但她們這些嬪妃雖然都同沐恩澤,雨露均沾,可是這些年肚子都沒動靜兒。
而除他之外,宮中已經近四年時間,沒有新的阿哥、公主降生了。
再加上項南戰略使用得當,拉一批,打一批,分而攻之。最終不到三個月,便已平定滇貴土著之亂,總花費不到五百萬兩白銀。
雙方和平相處,互不侵犯。
沒想到,那些土著也是那麼想的,以為這些新軍根本不堪重用,因此半夜率眾攻打凱裡縣城,要將這批新軍一網打儘。
原本外界對這支初出茅廬,受訓才半年的新軍,並不抱什麼太大的希望。
也因此土著之亂平定之後,項南便在全國範圍內,再設五座武備學堂。
而土著手中的武器,還是刀槍、弓箭之類,根本不是火器的對手,最終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狽逃竄。
從康熙年間到雍正年間,清朝與準葛爾大戰役就打了五場,其中兩次大敗,不僅死傷了十數萬士兵,耗費白銀更高達近一億三千萬兩,相當於朝廷三年的稅賦。
因此不僅派出湖廣總督張廣泗率兩萬大軍三路包抄,還派出了武備學堂一半學員,一千人組成軍隊,由武備學堂自己人指揮。攜帶連珠步槍、重型火炮、手榴彈等先進武器參戰。
張廣泗也不敢再小覷這些新軍,將他們派上前線。有他們的強力炮火,當地土著根本難以抵擋,隻得節節敗退。
清朝軍力才八十萬,大部分還是早已腐化墮落的八旗兵和綠營。不能說已經爛到根兒了,但跟百年前剛入關時,早不可同日而語。
此舉也導致準葛爾內亂,國力大減。因此項南就等那個時機呢。到時候,他會派出大軍,徹底掃除準葛爾這個外患。
湖廣總督張廣泗又知道這些兵都是項南親自訓得,肯定寶貝的不得了,所以也不敢把他們全推到前線去,所以隻讓他們在後方鎮守。
因此項南才想成立新軍,取代八旗兵和綠營。可是,這都需要時間訓練和裝備。
武備學堂的學員,從去年八月入學,如今已經學了半年時間,項南也想看看他們的成色如何。
但其實雙方都知道,這議和之事,不過是權宜之計。雙方遲早還會有生死之戰。
再加上打仗打得的是後勤,打得是錢。不說彆的,光是糧草、軍餉,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