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5月4日,又是一年的勞動節,大明帝國的百姓像往年一樣享受著假期,街道兩側除了部分24小時便利店以外,其他的商鋪幾乎都關門歇業了。
五一勞動節是屬於所有勞動者的節日,他們可以享受休息,可以放下工作去陪同自己的家人,享受屬於自己的7天假期。
因此在勞動節來臨前,大明帝國的百姓都會提前去商場裡麵采購吃的喝的,要不然想要買些東西都買不到,一直得等到5月8日早上才能買東西。
當然如果商家想要掙這段期間的錢,也是可以選擇開業的,但是真正選擇掙這7天錢的人並不多,在十幾年高速發展後,大家財富積累已經不是之前那個一窮二白的狀態。
哪怕是這7天拚命的賺錢,也不能暴富什麼的,簡而言之是看開了,錢這東西還可以再賺,可生命隻有一次,不趁著空閒多去走走,等到了就走不動了。
大明旅遊局一直在宣傳拒絕內卷,鼓勵百姓在假期內躺平,直言人不是機器,得休養生息。
於是每當節假日來臨時,大明帝國最繁忙的企業就是旅遊社,這旅遊社就是靠節假日賺錢的,旅遊社中的導遊是彆人上班時他們休息,等彆人休息的時候他們上班。
一年到頭來上班的日期也就集中在幾個節假日裡麵,平日裡沒活了就休息,有活了領著遊客們逛逛,自己還能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
導遊這個職業也是大明帝國內很受歡迎的職業,可以免費周遊世界各地,享受彆樣的精彩人生。
如果按照往常,大明帝國的皇帝朱銘軒應該也會出去度假,不過今年勞動節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一個輕鬆的節日,反而有一種壓力山大的感覺。
能給帝國皇帝帶來壓力的人也就是現在站在朱銘軒麵前的一群經濟學家,隻見這些經濟學家拿出一疊材料擺放在朱銘軒的書桌麵前。
這份材料的標題就是——《生產過剩和經濟增速下降帶來的危機》。
當看見生產過剩這四個字時,朱銘軒心頭一緊,這四個字他太熟悉了,他作為來自平行世界的藍星人,可是在資料裡麵看過好多次經濟危機的分析報告裡麵有這個生產過剩四個字。
作為另外世界的人,他也很清楚當初像他那代的年輕人是怎麼經曆經濟蕭條,第三次戰爭最終爆發的原因也跟這玩意有關。
因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太需要一個世界市場了來幫助自己擺脫生產過剩這個局麵,單純的放水發債券根本解決不了本質問題,隻是短暫的遏製,但最終還得通過對外傾銷乾掉所有洋人企業來解決這個問題。
可如今大明帝國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經很大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和對外貿易早已經把可以占領的市場份額大頭都給占領了,剩下的小份額也都是各國本土企業的地盤,這玩意才占領意義也不大了。
朱銘軒自己不懂經濟,但他知道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曲折向前的,經濟也是螺旋上升的,不可能隻會向上爬升而沒有回調。
除非一切都是實現了自動化,工廠裡全部都是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創造商品,而人類全部不用工作,不參與經濟生產,這樣就沒有經濟危機了,因為整個社會都不存在所謂的經濟,即沒有經濟就不會產生經濟危機。
可要想斷絕經濟危機的出現,以現在大明的科技根本無法實現,除非就是智能鐵人代替人類完全實現自動化生產,而人隻需要享受就可以了。
不過也是理想化的結果,實際上哪怕是戰錘40k、星空的世界也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大明帝國自從1811年開始高速的發展,我們是幸運的,在歐陸大戰期間發展了科技,也讓歐陸打成了廢墟,讓美麗國變成兩半陷入了混亂,我們成了世界第一大商品輸出國。”
“歐陸戰爭結束後,世界經濟開始複蘇,我們在歐陸戰爭期間生產的多餘商品也隨著世界貿易體係賣了出去,占領了大量的海外市場,填補了他們在戰後企業生產不足的空缺。”
“現在我們和世界各國經曆了10年的和平發展後,發現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經濟已經觸碰到目前發展的上限,如果沒有新的技術爆炸帶動我們進入新工業時代,我們就要麵臨經濟發展速度下滑,世界經濟的蕭條?”
朱銘軒在看完經濟學家的分析報告後,輕聲的詢問著他的經濟顧問陳瀾生,這位在楊皙子時期主管大明帝國8年財政大權的部長。
“是的陛下,我和陳光甫以及其他的經濟學家、數學家進行了推測,最快1年最晚3年,世界經濟將進入低沉時期,而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會從每年15下降到35。”
“可能這10聽起來不算太多,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所有人都會被世界經濟蕭條所影響,最直觀的就是我們的收入會下降,可能今年也就是1828年依舊歌舞升平,但是這隻是經濟發展的延後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