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年1月28日下午2點,大明帝國上滬交易所正式休市,迎來整整15天的節假日休市。
從上午9點半開盤截至下午2點,大明帝國上滬股市大盤下跌了2後再也無法下跌,科技、軍工、能源股票觸底反彈,一度上漲10,維度有關地產、金融的股票跌的慘不忍睹。
被日不落帝國倫敦股市坑慘的跨國金融公司股票一天跌幅達到30,僅僅是幾個小時,不少人的財富就已經少了3成,這對於重倉金融股票的百姓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不過大部分大明股民都是分散購買,跟開超市一樣各種股票都買一些,避免梭哈一支股票而沒有抗風險能力,這也是金融學家常說的風險對衝原則。
並且下午內閣啟動了《日月永不落》計劃出動資金拯救了不少股票,所以平均下來大明帝國股民財產損失的程度大約是3到10之間,能一天損失30以上的並不多。
在大年30前讓股市停止下跌已經是官方儘的最大努力,最起碼讓大家還能過一個好年,在這過年期間內閣得和各大企業開開會議,讓這些企業的股票不能像上滬富通金融集團一樣俯衝下跌。
如果企業真要回籠資金,那麼每天一支股票的下跌程度不能超越10。
1月28日夜晚8點,大明帝國各地的百姓都在緊鑼密鼓的采購過年年貨,討論今天股票大跌的事情時,在大明帝國西苑皇宮,朱銘軒也臉色凝重的看著內閣給他提供的金融財報。
當早晨9點半與金融相關的股票大幅度跳水時,他的金融幕僚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
聽到股票大跌這個消息,朱銘軒並沒有慌張,他早在幾年前就知道這個經濟蕭條是不可避免的,大明帝國已經非常的偉大,把原本要發生在1829年附近的金融危機推遲到了1830年。
他手中的那份金融財報也顯示了大明帝國在1829年一整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又增加了13,雖沒有前年16那麼誇張,但也足以證明朝廷每四年選的一大批官員們能力還是可以的。
為了應對這場大危機,許久之前朱銘軒就做出了乾預措施,經濟最大的泡沫——房地產硬生生的被他壓製了10年,整整10年大明帝國的房地產增速跟蝸牛一樣。
10年前,大明帝國上滬地區的130平米大平層公寓價格大約是870龍元,相當於一戶家庭三年的收入,如今上滬地區130多平米大平層公寓的價格大約是1044龍元,十年房產價值上升20,而大明帝國工人的工資普遍上漲30至40。
隻要在上滬的工人好好乾,省吃儉用夫妻兩人工作2年半就可以購買一間大平層公寓。
可能房產價格上升20算是挺多的,但放眼整個世界,大明帝國的房地產是發展最慢的,倫敦地區的房產價格自1820年開始就跟坐了飛機一樣向上攀升,10年房產價格翻了3倍,平均下來每年房產的價格增速是30。
東海岸的紐約地區的房價也不遑多讓,自胡佛上來以後,美麗國商人把借來的錢財投資房地產和股市,造就了虛假的胡佛繁榮。
紐約地區的房價更是4年翻了5倍,特彆是曼哈頓地區、皇後街區這種繁榮地段更是誇張的翻了七、八倍。
如果大明帝國不打壓房地產的發展,這10年大明帝國的經濟增速15都算是少了,恐怕得上升到25。
這種虛假的繁榮是沒有一點抵抗能力的,稍有一些風吹草動就得被擊垮。
朱銘軒自然不會願意選擇讓大明帝國走上這條道路,他把朝廷和民間的資產大部分都放在了軍工集團和科技公司上,資產配比給房地產的份額非常的小,大約是15左右。
這也導致大明帝國的投資商們並不願意把錢財投資在房地產上,因為年化回報太低了,算下來年化才6左右,而在銀行定期存款3年利息都有425,冒著風險拿6的回報簡直是瘋了。
在大明帝國本土當地產大亨的日子也相當不好過,他們要投入資金購買地皮,在沒有把商業公寓、獨戶建築修好驗收完成前,他們是拿不到一毛錢購房款的。
哪怕是在全部驗收通過後,地產商們還得給大明帝國房產局交一筆房屋質量保證金,保證金的比例按照房屋價值的30來算。
這就意味著一個房產大亨在前期要自負盈虧,修不好一分錢拿不到還可能麵臨房產局的起訴。
在這種規章製度下,就算是再偷工減料的房產大亨收益率也不足20,還得擔心哪天被抓到笆籬子裡麵踩縫紉機。
打壓房地產並不代表大明帝國打壓基礎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相反大明帝國在公共設施建設上麵花錢可真不少,就比如每個村子都通瀝青柏油馬路,修築鐵路、橋梁等等。
大明朝廷根據統計數據發現與其支持地產大亨們還不如支持百姓們自己建造房子,百姓們自己建造房子得購買各種材料,足以養活整個建材行業,還避免了許多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