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哢~哢~哢~”
彈艙內部4枚蒼鷹無線電製導的滑翔炸彈就像是一隻隻飛出去的雄鷹一樣在天空展翅滑翔。
這架經過改裝的安18轟炸機裝備了高功率的無線電發射裝備和精確的光學測量設備,飛機上的種種設備都是為了這些炸彈的發射而精心準備的。
其實這4枚蒼鷹無線電製導的滑翔炸彈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首先4枚滑翔炸彈有2枚是裝填了烈性炸藥的炸彈,還有兩枚炸彈是裝備了鑽地彈頭,是一種擁有超高強度的合金彈頭和延時引信的大殺器。
鑽地彈負責炸開堡壘堅硬的外表,而另外兩枚裝填了烈性炸藥的炸彈負責徹底炸死那棟建築物內的所有人。
除了裝填彈藥不一樣外,其中有兩枚炸彈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編號為3號的蒼鷹滑翔炸彈其製導方式並不是無線電製導,而是被動的紅外製導,這是一種可以自動跟蹤發熱源的炸彈。
隻要確定了目標,就可以一直追著目標打,直到目標被摧毀或者放出誘餌彈。
在歐陸戰爭期間,大明帝國皇家研究院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就發現一種特殊的物質——硫化鉛會在不同的強度的紅外光源照射下出現不同的阻值現象。
這種根據紅外光源強度變化的現象也被大明帝國的科學家命名為光電阻效應。
承接軍方導彈項目的科學家對這種硫化鉛物質非常的感興趣,他們需要一種能夠精確製導的儀器、係統,而不是那種聽天由命的慣性製導。
於是由硫化鉛電阻技術演變而來的被動紅外製導就被軍方導彈項目所采用,被動紅外製導和無線電製導成為大明帝國導彈研究中的兩種發展路線。
不過有些研究院想要把這兩種甚至三種製導技術整合在一起,搞一個名字為聯合製導係統的項目。
這些走第三條路的研究員也是說乾就乾,真的搞出來了一枚試驗用的導彈,目前編號為4號的蒼鷹滑翔炸彈就是聯合製導係統項目小組搓出來的玩意。
這個外高加索聯盟國屬實成為了大明帝國武器的實戰檢驗場,所有新型武器一股腦的往他們的腦袋上丟。
4枚蒼鷹滑翔炸彈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向奧爾忠尼所在的建築物砸去。
站在附近屋頂上的亞美尼亞士兵看見四根銀色鐵棍“嗖”的一下砸中了奧爾忠尼的房子,然後那棟3層樓高的建築就像是被保齡球擊倒球瓶一樣轟然倒塌。
“轟轟轟!”
四枚滑翔炸彈全部精準的擊中了這棟建築物,巨大的爆炸將屋頂的磚瓦炸到了200米開外。
待在地下2米堡壘中的奧爾忠尼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被從天而降的炸彈精準命中,他更沒有想到這個該死的炸彈竟然能夠擊穿他的地堡。
2枚鑽地彈當場炸死了地堡中的14人,剩下的2枚高爆彈蕩平了這棟建築。
住在這棟建築物旁邊的百姓也受到了波及,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碎片將他們房子的玻璃全部震裂。
這條街上的百姓甚至不清楚住在那棟倒塌房子裡的人是誰,他們到底做了什麼壞事能夠被大明帝國的戰機淩空轟炸。
最讓大家慶幸的是他們沒有遭遇到那駭人聽聞的地毯式轟炸,隻有那一棟建築被破壞,其餘所有的平民在這次空襲行動中沒有受傷。
在執行完對奧爾忠尼的斬首任務後,付齊麟駕駛著雷電戰鬥機對倒塌的建築物進行了拍攝,隨後五架飛機調轉機頭向波斯帝國的方向快速飛去。
當埃裡溫空軍基地起飛的8架駱駝戰鬥機升空攔截的時候,大明帝國的飛機早就飛出去了20公裡,這些亞美尼亞飛行員連大明帝國飛機的尾燈都看不見。
在另一邊,藏匿在亞美尼亞富祖裡第2騎兵團營地內的沙俄外高索集團軍司令列夫萬多夫斯基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的好友奧爾忠尼已經飛升到天堂裡麵去找大列巴了。
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也被盯上了。
原本他率領的外高加索集團軍抵達外高加索聯盟國就是個秘密,所有沙俄士兵都偽裝成外高加索聯盟國的士兵,就連他本人為了安全也是潛藏在一個騎兵團的營地內,這是個再尋常不過的普通營地。
他在昨天離開埃裡溫後就來到了第2騎兵團的駐地,在列夫萬多夫斯基的認知裡隻要勤換地方就不會遭遇被波斯、大明人給惦記上。
此時正在悠閒喝茶看沙俄報紙的列夫萬多夫斯基聽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聲音。
“嗡嗡嗡~”
“這是螺旋槳的聲音,該死不會是那些敵人的戰鬥機要來找我的吧?”
不知為何列夫萬多夫斯基心中有些隱隱不安的感覺,他放下茶杯和報紙走出營帳抬頭望著南邊的天空。
在他的視線裡遠處隻有幾個若隱若現的小黑點,至於是什麼飛機根本看不清楚。
“長官,是幾架波斯人的飛機,我們已經習慣了這些波斯人的騷擾,隻要你不開火暴露位置,那些在天空上的波斯飛行員根本看不清楚地麵上的軍事設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