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向我借能力!
楊景善教授指點道“煉器之術,大致分為融煉、鍛造、刻印以及淬煉開鋒等等幾步。各門各派的煉器之法或許會有些不同,但大致上都是近似於這一過程。”
“融煉,便是將種種煉器所用的材料進行處理,融煉,使得各種材料變得更加精純,同時融合凝練,君臣分明,達到一種完美的契合狀態。”
“而鍛造,則是對融煉好的種種材料進行鍛造、塑形,使得它們首先在形狀上逼近所需要的樣子。”
“刻印,其實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是一件法器最終品階的根基。這一步,卻是要將種種神通威能,以符文的形勢刻印進入法器之中,從而賦予這些法器種種玄妙的神通變化。”
“最後的一步開鋒,則是將材料、符文、外形等等完全統合起來,也是法器最終品階的定型……”
楊景善教授滔滔不絕地講解著。
蘇餘仔細聽著,他之前專注於修煉,還真沒在這些方麵下過什麼功夫。
不過現在嘛,聽楊景善教授這麼一番講解,卻也頗覺有趣。
似乎也不難嘛!
跟世俗之間的鍛造兵刃,似乎也沒什麼差彆,哦,對,就是多了“刻印”這一道關卡。
其他的,你看看這熔煉、鍛造、開鋒……不就是世俗的鍛兵之法嘛。
甚至,曆史上許多傳聞之中的神兵,那鍛造方法、過程之離奇,也要遠在楊景善教授所說的這些方法之上。
所以,蘇餘不由躍躍欲試,“楊教授,我這就煉製試試?”
楊景善搖頭,這煉器,自然也是有特殊的“手法”的。這些手法,其實一方麵是禦火之術,是修士在煉器之中發現的,最適合精確掌控火焰的一種方法,畢竟,煉器終歸是一件十分精細的事情。
而另一方麵,這些手法也應和天地大道,可以輔助著修士將符文刻印進入法器之內。
畢竟,符文是天地的文字,而這些煉器手法,同樣也是詮釋這些天地文字的一種手段!
很多時候,甚至比用語言去描述、用文字去記錄都要更貼近的多!
蘇餘連這些手法都還沒學,就想煉器?
就好比走都沒學會,就想跑,這能行?
不過,楊景善教授也沒有急著打擊蘇餘,反而笑了笑,“你願意嘗試一下,也好。”
先讓蘇餘嘗試嘗試,等到他連第一步的融煉材料都難以完成,自然會明白煉器之道的博大精深。
楊景善教授問道“你想煉製什麼樣的法器?”
蘇餘想了想,對他而言,最合用的自然是刀類的法器!不過,他才剛剛開始學習煉器,想要煉製出可以取代自己手中的先天八方刀的法器,恐怕還是很難的。
所以,蘇餘反而先排除了刀類法器,打算等自己的煉器水平再精進一些,再嘗試煉製不遲。
所以,蘇餘也很快做出了決定
“我想煉製一件衣甲類的法器!”
楊景善聞言不由無語搖頭,“衣甲類的法器最為複雜,牽涉的東西太多,不論是材料、還是外形,甚至包括後續刻印的符文,都不是一個新手能夠嘗試的。你才剛開始,就想從這樣的法器著手,成功幾率不高不說,也著實浪費材料,換一種。”
蘇餘無語,不過想想楊景善教授說的也有道理,所以蘇餘從善如流,“那我就煉製一件防護類的法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