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奶惡毒,分家後我全家暴富!
武華一臉無奈“爸爸,就因為念春心善讓我們見了嘉牧,您就認定了她會原諒我們家曾經對她的傷害嗎?恰恰是因為她已經放下了,所以她才能坦然的麵對我們,才能答應讓我們接近嘉牧。”
武華的話讓武定軍沉默了半天,過了良久才道“是我們武家沒有福氣。”
多好的兒媳婦啊,就這麼被雲珊和武瀾母女倆給作沒了。
兒子一輩子的幸福也沒了。
“武華,既然你確定念春沒有跟你複合的可能性,你也這麼大的年紀了,也該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武定軍說這個話的時候有些艱難“武華,我知道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跟念春一樣好的女孩子了,可是你還年輕跟爸爸不一樣,你還是得找個人過下半輩子。”
“這次你放心,誰也不能再乾涉你的幸福,你找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就好。”
武華淡淡一笑“爸爸,您彆管我的終身大事了,我這輩子也就這樣過了,能夠不時見到嘉牧,我就已經很知足了。”
說到沈嘉牧,武定軍的臉上也有了軟和的笑容“嘉牧這個孩子實在是惹人憐愛,我恨不得時刻都能將他留在身邊。”
可是,那是不可能的。
這也就是沈念春和沈家人大度,要是換成其他的家庭,就憑著他們沈家曾經做下的事情,彆說將孩子帶回家來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就是見都不會讓他們見一麵的。
雖然很舍不得兒子,可是武華還是將沈嘉牧送回了沈家,臨走的時候,武定軍給沈嘉牧包了個大紅封,說是壓歲錢。
武華則是沒有給,他說他大年三十的時候去給沈嘉牧發壓歲錢。
沈念春聽他這麼說,無所謂地道“成,那你到時候來吧。”
看到兒子見到沈念春便將自己拋到腦後,武華的心中還是有些酸楚。
可是這能怪誰呢,自己帶兒子的時間少得實在是可憐,兒子能給他個機會陪著他玩會兒就已經得感謝上蒼的恩賜了。
“嘉牧,跟爸爸再見。”
沈念春要求兒子,沈嘉牧舉起小胖手很是敷衍“爸爸再見。”
邁著小短腿急匆匆的往沈家院子裡衝。
“爺爺,奶奶,二姑,小姑!”
嘴裡還叫著家裡人,那急不可耐的小模樣讓人的心都化了。
最先衝出來迎接沈嘉牧的是沈和平“爺爺的乖孫回來了,讓爺爺好好抱抱。”
沈念春衝著武華頷首“慢走,我就不送你了。”
進屋,直接關上了院門。
看著緊閉的院門,武華的眼眶濕潤了。
年味兒如約而至。
今年沈家喜事多,沈家人都很開心,老早就開始將院子給布置起來了,沈念夏成婚的時候剛修整過院子,如今到處看著都還跟新的一樣。
過年了,掛上大紅的燈籠,院子門口掛上了兩盞很大的燈籠,順著院牆拉了一根線,線上每隔半米的距離掛著一盞小燈籠,院子裡的大樹枝丫上也掛滿了大紅的燈籠,等著晚上開了燈,煞是好看。
家裡最高興的當然得數沈嘉牧了,他看到家裡到處都是大紅燈籠,想方設法就想弄一盞下來玩兒,可惜他實在是太矮了,摘不到。
就隻能仰著頭當長頸鹿。
魏家一家子在京市過年,接著是沈謙一家請客,沈星一家請客,沈月一家請客,就連白大夫和錢瀾兩人也請了一天,當然請客的時候就是大家夥兒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美其名曰團年。
沈念夏和楊進原本也想著要請的,可是根本就輪不上。宋朝陽和顧予夫妻倆都隻能排到年後去了。
沈家人想讓魏家人體驗到真正的年味兒,就將後邊幾天都安排在謝家人呆的四季陽光農家樂,要說年味兒還是得鄉下才能體驗得到。
魏老爺子可高興了,他說著才是真正的過年啊,年味兒太足了。
沈和平一家和謝家人在香城住了一輩子,他們過年的時候還是想念香城的一些習慣,就在四季陽光農家樂裡尋找以前的記憶,反正農家樂寬敞,足夠他們折騰的。
過年前要下油鍋,就是將醃製好的臘肉燒了洗乾淨放到油鍋裡炸得水氣,炸得香噴噴的然後放到油壇裡一層一層的堆放著,等著堆放好以後就將炸肉的油放進去,將每個空隙都給填滿,油必須要將油炸過的肉給淹沒,不能露出一點在外邊,否則露在外邊的油炸肉就會發黴變質不能吃了。
農村平時很少有上街買肉的,都是吃臘肉吃油壇肉,這油壇肉是香城一絕,做出來香飄十裡,聞起來就香得不行,吃起來更是能讓人舌頭都吞掉半截。
魏老爺子和魏天嬌對他們做油壇肉特彆的感興趣,魏老爺子一臉向往“天嬌啊,這就是爹告訴過你的,做油壇肉啊。”
魏天嬌手中拿著一塊謝蓮剛剛從油鍋裡撈起來的炸肉,外焦裡嫩,香得不行,她從左手換到右手,就是舍不得放下放冷了再吃。
其他幾個孩子也在撈嘴,吃得嘴角都流油。
一點也看不出他們幾個都是正襟危坐,動輒管著幾百人的老總。
下完油鍋,還得做豆腐乳,做醃菜。
大舅媽和二舅媽提前就已經做好豆腐焐臭豆腐,臭豆腐夠臭的時候,就開始做豆腐乳了。
香城豆腐乳那必須得裹上特製的辣椒調料,將紅辣椒舂成辣椒麵,這點很重要,必須得是手工舂成的辣椒麵,不能是用機器打成的細辣椒麵,用機器打出來的辣椒麵太細了,滿口鑽。
辣椒麵裡放上鹽沙薑八角陳皮花椒等調料,然後用盆子倒上純糧食酒,用乾淨的筷子夾著放在酒裡邊打濕,夾出來放到調料盆裡裹上一層調料,然後放到壇子裡,直到將壇子裝滿,就要裝壇密封起來,過上十來天那豆腐乳就能吃了。
大舅媽和二舅媽可不是隨便做點,他們做了十來壇豆腐乳,魏家人就驚訝怎麼能吃得了這麼多豆腐乳。
大舅媽笑嗬嗬地道“哪裡多了,到時候各家送上一壇,這早上吃饅頭稀飯的時候當小菜吃可爽口了,念晴家裡人平時大魚大肉不喜歡還就愛好這一口呢,他們家就得吃掉兩三壇。”
“等著你們回港城的時候,也帶上一壇回去,可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