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昌,既然墩子從公司退了出去,我能不能也從公司裡退出來?”
合夥的公司也算是換了大股東,當然要開一下董事會。
劉洪昌就帶著高俊玲、六子到礦上和謝科長碰頭,簡單把意思說了一些之後,謝科長就拉了劉洪昌出門。
“彆啊,老謝,墩子雖然退出來了,但是高俊玲不是頂上來了,公司還是照著原來的一樣運營就行。”
謝科長也就占了公司的一層股分,並不會占有公司太多的利益。
這麼多年下來,謝科長的人品劉洪昌也了解。
足夠能讓人放心,劉洪昌還是願意公司多一個人監督著的。
“洪昌,我不是對公司的變動有什麼不滿,隻是我現在比較需要錢。”
“是遇到什麼事了嗎?”
“墩子都要去南方發展了,我這個廣東人,能不想著回去嗎?”
“也是,你要不提醒,我都差點忘了你是廣東人。”
謝科長這批人,當初是因為機會才來的北方。
現在老家有了更多的機會,想要回去發展也正常。
如果劉洪昌是一個廣東人的話,這個時代,肯定也是要回去的。
“我這邊還算是寬裕,你想做什麼的話,我這邊可以拆借給你一些,你暫時先用著。”
公司發展,謝科長也沒少出力。
隻是當初初始投資的時候資金投入的少了一點,所以股份不多。
也算沒少幫劉洪昌賺錢,劉洪昌還是願意支持一下的。
“還是你直接把股份收了吧,我這一次,是要把在原西煤礦上的職務辭了的,以後還不一定待的時間多。也不太幫得上公司什麼,就不多占著這個股份了。”
這麼多年下來,謝科長終於舍得辭去了公家的職位。
明顯是真心想要回老家發展,發展好的話,很可能就會舉家搬回去。
“行吧,那我就祝你事業順利,財源廣進了。”
雖然劉洪昌不願意麻煩的再去投資新礦。
寧州這邊,畢竟不是什麼資源大市,
已經到了一定的極限,沒有太多勘探出來的礦口給人承包。
想要發展煤礦,最好的還是去煤炭省去。
那邊這個年代正是一個跑馬圈地,野蠻生長的時候。
但去到外地,做這種挖礦的坐地戶生意。
上麵下麵的各種關係處理起來,想一想就麻煩。
劉洪昌完全沒有出去的擴張的想法。
如果願意去外地,劉洪昌完全沒有必要,選擇這麼苦的行業賺錢。
但是因為整個工業發展,這個行業肯定是不錯的。
把公司的股份收回來,劉洪昌肯定是血賺。
既然謝科長真心要賣,劉洪昌沒了不收的理由。
“如果你們真要搬回老家的話,記得你們多回來看看。”
又客套了幾句之後,劉洪昌就和謝科長,回辦公室宣布了這個事情,謝科長當然也就告辭離開….
開會的也就隻剩下劉洪昌,六子和高俊玲三個人。
早知道這樣子,完全沒有必要跑回山裡礦上,三個人在劉洪昌家裡就可以開會。
“洪昌,你要收股份的話,不如把我手裡的股份,也直接收回去吧。我就是拿著股份,也對這礦上做不了太多的貢獻。”
看到謝科長退出,高俊玲也有了想法。
就算是一家成熟的煤礦,也要維護各方麵的關係。
隻跟著厚墩子做過一些後勤工作的高俊玲。
確實對煤礦沒太大的幫助,這份股份的分紅,確實拿的輕鬆。
高俊玲覺得有愧還是做人厚道的原因。
“俊玲姐,你彆有什麼其他想法,這公司是下金蛋的母雞,哪有隻為了要金蛋,就要把母雞殺了的啊。老謝退出去,是因為可以抱到其他的母雞,你退出拿著錢之後又能做什麼,這股份你安心的拿著就行。”
墩子願意把這份股份分給高俊玲,本就是因為有劉洪昌在,高俊玲可以輕鬆的拿錢。
如果晚一些年的話,受一些資本的熏陶。
高俊玲就知道完全沒有必要,因為這一份輕鬆,就不好意思。
原始投資之後,就應該享受這個福利。
就算有利潤,劉洪昌也不能隻談利的,把這股份收回來。
厚墩子願意把這份股份給高俊玲,就是為了高俊玲能輕鬆拿錢。
劉洪昌直接收回去,多少有一些對不起朋友一場。
念著厚墩子和高俊玲之前為公司的付出,現在享受一下,並不過分。
“你公司裡裡外外的事,都要你和六子做,我也幫不上忙,這不就是讓我坐享其成了嗎?”
高俊玲明顯不是一個合格的資本家。
相比之下,厚墩子的觀念倒是變化了不少,已經資本化了不少。
“俊玲姐,你要覺得這股份燙手的話,那就多來參與一些公司的管理,把賬給管明白了,也是不小的貢獻。”
正好劉洪昌也不願意,成為單身富婆的高俊玲,留在寧州城裡。
不如就給有心裡壓力的高俊玲,多安排一些事,多在礦上待著。
相比於劉洪昌一家,需要城裡的繁華,不好長期待在山區。
對物質要求極低的高俊玲,待在城裡和山區,差距真的不大。
城裡雖然有許多的娛樂,但是和高俊玲都沒關係。
就是生活在城裡,高俊玲也不會去唱歌跳舞看電影。
現如今礦上各方麵都進入了正規。
不會跟以前一樣,礦上全部都是男工,不見女人
煤礦已經有了生活區,有一些礦工還有領導帶著老婆過來生活,礦上還是有一些婦女在的。
高俊玲留下,也不算突兀。
不會隻有一個婦女,顯得不合適。
“那我就留在這礦上住吧。”高俊玲點了點頭:“城裡買房子的事你們也不用那麼著急,遇上了就買一套,沒合適的暫時這樣也可以。”….
高俊玲本人也不太向往城裡的生活,完全同意就待在礦上。
給高俊玲分了大部分財產之後,厚墩子對高俊玲沒有了心裡壓力,沒了那麼強的負罪感。
把高俊玲的各種事情,都托付給了劉洪昌。
“行,那就也等等,跟六子一樣等城東的彆墅蓋好了,一步到位買彆墅。”
劉洪昌應道,高俊玲雖然一個人,但是既然有這麼多錢,還是住彆墅合適。
手裡的餘錢,直接都投入到房產之上。
賺錢不賺錢,保值不保值的不說,都比灑水一樣的扔給了何家好。
厚墩子和高俊玲離婚,劉洪昌作為朋友和生意夥伴被波及,也是雜七雜八的忙活了一個月,才算是消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