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何文遠的事情,劉洪昌送孩子上學之後,沒能按著計劃去參與釣魚佬的聚會。
到了文具廠先是找了楊麥香,後又到車間找了二慶。
對於賒給何文遠幾千塊錢的貨物,楊麥香還是給了麵子。
也就是何文遠的身份特殊,對劉洪昌的心思又儘人皆知。
要不然這點事,完全沒必要知會楊麥香。
因為工廠擴大規模,這段時間楊麥香還是挺忙的。
不過這也是楊麥香自己樂意,孩子大了,楊麥香覺得之前工廠太穩定。
事情有點少,空閒有點多,就給自己加了一些難度。
這一代人還是都不怎麼閒的住。
二慶這邊更簡單,很樂意為何文遠效勞。
做點本職工作之外的事,完全沒問題,屁顛屁顛的酒答應了下來。
還不停的感謝著劉洪昌,以為是劉洪昌幫著自己創造機會。
劉洪昌隻是單純的甩包袱,有點愧受。
私人企業不一樣,並沒有幫著員工解決對象的義務。
能幫著偶爾辦一個相親舞會,已經是很念人情。
單獨安排介紹,沒這個責任。
劉洪昌懷疑,何文遠會選擇這麼一個可以薅劉洪昌家羊毛的生意。
很可能就有二慶的建議,起碼有二慶的影響。
要不然什麼小生意都可以做的情況下,何文遠特意挑這個總要有一個理由。
既然到了文具廠,劉洪昌自然也就坐了半天班。
畢竟這段時間廠裡比較忙,劉洪昌來了什麼都不做就走,有點不道德。
因為廠裡擴大經營,廠裡的管理層,不少都去了城裡,還是有一些缺人手的。
人材一時半會,也不太好招聘。
省裡的分廠運行起來,可能會好一點,但是也沒有那麼容易。
省城對人才總是比市裡有吸引力的。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還是有一些金貴,就算不端鐵飯碗,起碼也是找的外企、名企。
文具廠多少還是有一些不夠含金量。
要把省城工廠開起來,廣告推廣起來,才能算省內知名企業。
“哥,聽說你到廠裡來了,咱們一起去吃個飯啊?”
到中午吃飯前,六子找來了劉洪昌的辦公室。
“六子,你今天怎麼來文具廠了?”
六子有了自己的家電工廠之後,在家具廠的副董職位,基本也就成為了一個掛名。
也就文具廠有大事的情況下,六子會過來參與一下,平時的情況下,六子已經不在文具廠常待。
尤其了買了彆墅,一家子不在文具廠裡住了之後,六子出現在文具廠的時間,已經不比劉洪昌多太多。
雖然六子的工廠比較小,但是對於自己選擇的事業,六子還比較有熱情。
可以說還是年輕,對工作依然很有熱情,喜歡乾事業。
跟劉洪昌一起瞎混的時間,都少了很多。
“我過來找燕子說點事情,聽說你來了,就過來找你一起吃飯。”六子回道。….
“行啊,那就一起吃飯,打電話讓食堂送來一些。”
雖然廠裡食堂的飯,因為廚師手藝一般,做的不算好。
但是劉洪昌可以吃小灶,多少還是比大鍋飯好一點的。
就是為了方便,也不會每天都跑出去吃飯。
出去吃飯的麻煩程度,不如劉洪昌自己在食堂動手。
“哥,咱們就彆在廠裡食堂吃了,出去吃咱們一。”
“那行,咱們也有時間,沒在一了。”
也就是六子自己出去,獨立辦廠之後,劉洪昌才覺得六子開始變的成熟。
之前一直跟在劉洪昌後麵,讓劉洪昌一直覺得六子,還是剛進二食堂那個十多歲半大孩子。
六子和劉洪昌兩個人都是廚子,不出門吃飯也就算了。
出門吃當然就要選味道好一點的飯店,做菜多了之後,舌頭還是要比一般人刁一點。
兩個人開車二十分鐘,來到了市中心,選了一家已經開了十幾年的老字號的飯店。
這地方沒什麼有曆史的飯店,十多年的飯店,完全就可以說是一家老店。
“哥,你說我這幾年,是不是做的太失敗了一點?”
酒過三巡之後,六子有了一些情緒。
“哪裡失敗了,你現在不挺好的,大彆墅住著,大奔開著,大老板當著,寧州城的年輕人,有幾個有你這樣的成績。”
六子也就剛剛三十歲,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成功。
不要說在這個貧富差距,拉開不大的時候。
就算換成幾十年後,六子這個年紀有這個標準,也可以算是一個成功人士。
“哥,嫂子的工廠都開始做大做強了,我那家電廠,還是半死不活的。”
六子的家電廠,現在的主要產品就是一些電風扇、台燈之類的小家電,確實有一些沒科技含量。
這種工廠想要賺小錢可以,賺大錢困難。
“已經不錯了,你可不要忘記了,你接手的時候的本就是一家嚴重虧損的工廠,現在能開始盈利,產值增長每年都超一番的增長,已經很不錯了。”
六子對家電廠不太滿意,但是劉洪昌對六子的經營還是認可的。
在這些嚴重內卷的行業裡麵,六子能夠賺錢,也算是證明了能力。
沒有核心技術,隻靠著推廣和營銷,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不容易。
而且這也算踏踏實實賺錢,沒隨便做出一點垃圾,就去忽悠人,賺黑心錢。
在這個普遍已經靠騙賺錢的年代,能安心的做實業,已經很難得。
“哥,燕子跟著嫂子生意越做越大,我這邊隻是盈利,賺錢都不如燕子多,我這家庭地位從哪來啊?”
成功和失敗都是對比出來的,六子明顯選錯了對比對象。
非要跟一家做成熟的企業比效益,算是自找苦吃。
“怎麼,這文具廠當初也是你做起來,然後才交給她們的。燕子給你氣受了嗎,那可不行,我找機會讓你嫂子跟她溝通一下。”….
雖然六子和燕子,都是劉洪昌當初在二食堂的工友。
但是立場方麵,劉洪昌肯定是站六子一邊的。
如果六子因為賺錢少被媳婦鄙視,劉洪昌肯定要幫著出頭。
勸燕子鄙視六子的時候收斂一點。
“哥,我找你喝酒不是因為這個。有礦上的分紅,我還怕燕子看不起嗎。我是自己難受,做事業做的不如嫂子和燕子兩個女人。”
雖然提倡平等,女人都喊著不要輸給男人。
但是六子這種傳統男人,更不願意不如女人。
“文具廠做了多久,你家電廠才開多久,發展的時間都不一樣,你怎麼能一概而論。”
這算是六子自己犯彆扭,劉洪昌也隻能開解。
六子心裡出了問題,總比夫妻感情出問題的好。
要不然劉洪昌多少還是要愧疚。
六子和燕子感情當初還是很好的。當初兩個人在二食堂,賺錢都不多的時候,感情都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