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了興傑一趟之後,顧兆成在市裡也就沒有了明確安排。
剩下的時間,就是在市裡逛街。
都你怎麼熟悉的情況下,就是走到哪裡算哪裡。
倒很符合顧兆成的年紀,這麼大的小夥正是應該做街溜子的年紀。
雖然城裡的治安也不能說是多好。
但是對顧兆成這種,從穿著打扮上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山裡來到鄉下人來說,彆人也不會有什麼興趣。
太窮的結果,就是壞心眼的人都看不上你。
去各大農貿市場,去藥材市場,中藥店,問詢林子裡麵出產資源的收購價格。
也算是為之後的事情,做一點市場調查。
最後就是去商場,給家裡人各自挑選一點禮物。
大老遠來一次,當然不能空手。
三道溝林場購物並沒有那麼方便,就隻是有一家菜店和一家日用品的小買鋪。
買其他東西都要等著趕集,而且就是去鎮上趕集距離也不近。
來到了市裡,各種物資更齊全,價格也能便宜,順手能買的東西就給買回去。
林場附近,農產品的價格還好一點。
但是工業產品,相對的來說就要貴一些。
屬於省城的批發商去南方進貨,市裡批發商又去省城進貨。
鎮上的零售商又去市裡進貨,中間隔了n多的中間商。
每過一次中間商,就會增加一次的成本。
所以說,這個年代,位置越偏僻,購買工業物資的價格也就越高。
所以在這個年代,就開始琢磨著網購,拒絕中間商的人,還是很有眼光的。
“兆成,你這次去市裡學習的挺好吧?”
在市裡給家裡各自都買了禮物,顧兆成的護林員培訓也就結束。
也就又回到了三道溝林場,突然一回來,還是親切。
山裡還是市裡區彆還是挺大的。
不說環境各方麵,熟悉的親人。
就是天氣也有區彆,山裡比市裡回暖的要慢不少。
給家裡帶禮物的選擇範圍並不大,老顧家的家庭條件還不允許胡裡花哨。
花了錢就要以經濟實用為主,顧兆成帶回去的都是衣服。
雖然林區這邊氣溫還沒有上來,但也是很快的事。
一股暖風吹進來,林場這邊也很快就會迎來複蘇。
“學的挺好的。”
想了一下,顧兆成對顧長山回道,這一個星期,自己在市裡待的確實還可以。
其他人可能感覺培訓枯燥,吃住也不太行,但是顧兆成完全沒感覺這方麵。
“那就行,你這去學習的時間也剛好。局裡這邊也給咱們林場下通知了,等天氣暖和一點,馬上就要栽樹扶苗了,你這培訓回來,就能立馬派上用場。”
這算是近一些年,林場這邊一直都在做的事。
不過可惜林場這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覺醒的比較晚。
雖然栽樹也已經進行了一些年,但人工栽下去的林子,還沒有到可以采伐的程度。….
林場這邊的可采伐的樹木,算是斷了檔。
不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都是必須的過程。
現在如果不種樹,等到了下一代,還是沒有樹可用。
“行,等栽苗的時候,我和你們一起。”
伐木的時候不容易,種樹的也挺難。
以前的時候,伐木要林場的上上下下都動員起來。
現在要開始種樹,其實也是這樣一個全體動員的事。
顧兆成這種臨時工,哪裡需要哪裡搬,當然不可能不參與這個事情。
老顧家沒什麼血緣的祖孫三代,算是馬上就要在一起乾活。
“這段時間,你在林子裡麵忙些什麼?”
三月底四月初其實算是適合種樹的時候,就算山區,也不會晚上太多,其實也差不多到了種樹的時間。
顧長山大概以為,顧兆成從現在開始就要跟著一起行動。
一起做一做前期的準備工作,沒想到顧長山要自己一個人行動。
“我收養的那一大兩小三隻鹿,準備給他們送回去族群裡麵去呢。”
這個事情,顧兆成其實沒準備瞞著誰,隻是之前一直沒聊起來,也就沒跟家裡說罷了。
總是要找機會說的,要不然把錢拿回家,沒有一個明確的來路,顧長山看到了都不敢花。
雖然已經不是之前的年代,來路不明的收入,就被人舉報。
但不代表著錢可以合適的來路,家裡人就不擔心。
守著林場這片土地,其實也還是挺容易犯錯的。
“你有把握給它們送回去嗎?”
顧長山還是關心了一下,雖然顧長山不是對這些動物有保護的概念。
但有從來一直服從政策的習慣,政策要求保護,顧長山也就從內心認同需要保護。
“我儘力,但是我要送不回去的話,就需要爸你幫著我辦一些養殖和繁育的手續了,這幾隻鹿,總不能一直黑戶。”
顧兆成提前對顧長山隻會了一聲。
要馴養這些野鹿,還需要跑一下手續。
這離不開顧長山的支持。
顧長山這個人有榮耀,在這個榮譽還能被人看重的年代。
出了林場之後,這份榮譽還是有一些排麵。
提一下,正常人都要給一些尊重。
在林業係統之內,也比較有麵子。
這個係統之內,邊河範圍的領導,很少有沒聽說過顧長山的人。
由顧長山幫著辦各種特種手續的時候,能更容易通過一些。
“那你先忙你的事吧,需要我的時候你就說話。”
對顧兆成的要求,顧長山還是會儘力滿足的。
對顧兆成遠沒有顧喜那麼嚴苛。
當然了也是顧兆喜習慣性要求,家長不會無底線的滿足。
顧兆成沒要求過什麼東西,就這麼一次,還是容易理解。
“家裡的農活有需要我做的嗎?”
其實林場這些人家,多多少少的都有自己的一片農田。….
守著一大片的土地,不讓人開荒種糧那是不可能的。
能自己種田的情況下,沒有誰會願意花錢買糧。
再說有一段時間的政策就是開荒種糧。
種田基因點滿的這些人,不可能看重一片一片的肥沃黑土地,就那麼荒廢。
家家戶戶根據自家的勞力情況,其實都有種一些糧食。
林場這邊算是職工家屬,不算是農民。
種田的規模也就不大,比較少,沒有一家幾十畝的那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