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不是鼓勵寒門,喜歡在寒門裡麵點狀元,汴京彆頭試的解元,每一科都是狀元的熱門種子。
“父親,新科舉子馬上就要進京了,正是我應該多出去參加文會,詩會,揚一揚文名的時候,不出門怎麼行。”盛長楓明顯的還想掙紮一下。
因為長楓,各方麵無論是出身,外貌,還是性格,都和盛紘最相似的原因。
盛紘對長楓有著不小的偏愛,平常長楓跟盛紘講點什麼條件,還是挺管用的。
“揚文名,你揚什麼文名,你去參加那什麼詩會,能讓你考中進士嗎。我告訴你盛長楓,你哪都不能去,就在家裡老老實實的給我溫書,你敢私下出去的話,我就斷了你在賬房上支取錢財的權利。”
盛紘帶著幾分火的說道,科舉之事,在盛紘這裡就是沒商量的事。
“柏兒,你有時間了也多教導一下楓兒的功課,楓兒能中進士的話,到了官場上也是你的一大助力。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隻有你們兄弟齊心,才能興盛咱們盛家。”
單論科舉知識的話,其實盛長柏已經超過了盛紘。
科舉過後,盛紘也就不再精於經義,往琴棋書畫,各類愛好發向發展了。
盛紘最擅長的就是寫的一手好字,就是見多了好字的老皇帝。
看到了盛紘的字,也會誇獎一聲。
外放的那十幾年,盛紘也見不到皇帝,就是靠著一手好字,在皇帝心裡留下了印象。
“是,父親,孩兒會好好督促長楓備考的。”
盛長柏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也不是多想管教盛長楓,單純的就是對於不讓盛長楓出門這個決定,很讚同。
“你們兩個去吧。”
教訓完了之後,盛紘把盛長柏,盛長楓趕了出去,自己也要去找林檎霜尋求安慰了。
...
“二哥,剛才在裡麵你怎麼也不幫我說說話,父親不讓我出門,這幾個月我都要待在家裡了。”
出去之後,盛長楓就喪著一張臉,拉著了盛長柏。
“你讓我替你說什麼,讓你出去去青樓楚館的廝混嗎?你去這些地方,廝混幾個月,能考得過省試嗎?”
不管是窮酸文人,還是官紳子弟,辦文會的首選之地就是青樓。
隻是有青樓的檔次的高低差距罷了。
整個社會風氣都是這樣,盛紘都不反對盛長楓去這些地方。
隻是因為盛長楓年紀小,不讓盛長楓沉迷這些罷了。
其次就是一些高門大戶,為了拉攏人才,為了給自家子弟揚名,為了自家子弟多結交人才,也會在自家院子,彆院的舉辦一些文會。
但是同樣的少不了,歌妓舞女的表演。
說白了這還是一個吃吃喝喝,看看歌舞的交際場合。
最重要的是,誰舉辦的,大家都白吃,白喝,白玩了,給個麵子,吹捧主家幾句。
時間長了,看明白了,盛長柏也就看透這些文會,詩會的本質,就是這麼一個事。
舉辦方花那麼多錢,舉辦一個活動,總是有自己目的的。
要不是有這麼一個潛規則,盛長楓也不會因為花錢舉辦詩會,不管寫什麼詩,都有一幫子人吹捧。
也就是一些出城,踏青,賞花,賞雪的文會,素上那麼一點,這又是盛長楓不喜歡參加的活動。
“二哥,父親不了解我經義是什麼水平,你還不了解嗎?我這次發解名次不好,是因為我發揮失常。等到了省試,隻要我正常發揮,中一個好點的名次,根本不難。我課業水平早已足夠,就剩下汴京揚名,讓考官聽到我的文名,排名次的時候,把我儘量的往前排了。”
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吹捧聽多了,確實容易膨脹。
盛長楓現在整個人,就有一股迷之自信。
不隻是怪外人,也怪家裡,塾師因為長楓的身份,平常都是誇讚盛長楓為主。
盛紘對盛長楓,進行的也是鼓勵式的教育,讓盛長楓認識不清楚了自己的位置。
“三郎,你這次發解試,真的是發揮失常了嗎。有沒有可能你本身就是這個水平,課業不精,才隻能取得這個名次?”
盛長楓還是有一定的水平的,就是去參加真正的州試,也有一定的可能正經的獲得一個舉人的名額。
以盛長楓的年齡來說,學業相比於同齡人來說,其實還是不錯的。
但這個成績不能讓盛紘滿意的原因,還是在於這個成績。
和同齡人比沒什麼意義,科舉是全大周的所有文人一起卷。
盛長楓取得這個成績,也不是全力以赴的結果。
還是有不少本可以用來的學習時間,盛長楓都是在劃水的。
能取得更好成績的情況下,因為盛長楓貪玩,隻取得這個結果,盛紘當然可以不滿。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就是發揮失常了。”長楓很自信的說道。
“……”盛長柏“對...是...我信了。”
省試已經沒太長時間,相當於現代學生高考衝刺時間,這個時候盛長柏也不適合,太狠的打擊盛長楓的自信。
自信的學生,相對來說,還是更容易超常發揮一點。
打擊盛老三,讓盛老三認清自己的事情,可以等春闈之後再說。
不能多說,盛長柏就和盛長楓分開,各回各的院了。
“二公子,齊小公爺來了,老太太叫你過去。”
盛長柏剛走到自己院子門口,就遇到老太太院裡的女使過來叫人。
“齊小公爺怎麼來了?”
沒有了莊學究,盛家就對國公府沒有了吸引力,齊衡一年都上盛家來不了兩回的。
“齊小公爺這次發解也中了舉,這次是來咱們府上,是為了謝咱們家借讀之情的。”女使回道。
“行,我換一身衣服,就去壽安堂。”
盛長柏應了一聲,一會兒就準備過去。
按著大周朝的習慣論起來,盛長柏,盛長楓,齊衡,算是一個夫子教出來的同窗,其實是很親近的關係。
尤其盛家這是家塾,小班教學,同窗的關係,就比書院,縣學,州學,這種大班教育出來的同窗,要更親近一些。
不論齊衡未來國公爺的身份,齊衡來了盛家,盛長柏接待一下,也是應該的。
同鄉,同窗,同年,本就是一個讀書人踏入官場之後,關係網的基本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