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三不是林檎霜和墨蘭,為了自己利益,會沒有底線,不折手段,不考慮家族。
盛長楓怎麼都是一個受過,完整封建士大夫教育的讀書人。
家族利益重於一切才符合士大夫的做事準則。
也隻有盛家更好更興旺,盛長楓自身的利益才能保證。
除了家裡的家業,哥倆還是沒什麼利益衝突的。
二房說有錢,是靠著大房一直輸血。
這筆錢可以說,誰手裡有官場權利,就由誰掌握。
單是二房本身這些田莊,鋪麵,還是不被盛長柏看在眼裡的。
“不說這個了,你父親也該回來了。家裡的事情母親幫你操持,你做好衙門裡的事情就行。”
王若弗也是沒那麼容易改變的,簡單勸說幾下就有用的話,也不會被勸了這麼些年,還是這個性子。
...
“長楓你還不及弱冠,這科不中,下科再考就是了。跟你二哥哥一樣,一科就中的才有幾個,過了省試的這三百多人,大多都是考了幾次,才考到殿試的。”
盛紘對於盛長楓的落榜,倒是沒有大動乾戈,挺平靜的,勉勵了長楓幾句。
在當初“彆頭試”過了之後,該氣的盛紘已經氣過了。
對於盛長楓這科考不中,盛紘倒是早有心裡預期。
對於長楓落榜這件事,最過不去的是長楓自己。
被吹捧多了,真的以為自己很有才學。
太過自信的後果,就是現在省試不過,抗不住真實的落差,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盛長楓,你能不能給我爭點氣,我的後半輩子都要指望你的,你說你連個進士都考不中,我還能指望你什麼?指望被你連累,被你父親數落嗎?”
“哥,你也太沒用了吧。枉你經常吹噓自己文采風流,經義文章做的有多好,竟然連一個省試都考不過。你看如蘭現在看到我,尾巴都要到天上去了。我真恨我不是男兒身,如果我是男人,能出去考試,我真不去指望你!”
另外兩個心裡接受不了,長楓落榜的就是林檎霜和墨蘭。
兩個人對長楓課業的了解,都來自於長楓自說自話。
兩個人都真的以為上次發解試名次不好,就是長楓發揮失常。
對於長楓這次可以考中進士,報以極大的期待。
兩個人還期望著長楓殿試的時候,名次可以超過盛長柏。
誰知道不要說殿試名次超過了盛長柏了,長楓連參加殿試的資格都沒有。
預期和現實,落差太大,兩個人真是一時抑鬱,接受不能。
長楓落榜,自己心情本來就很失落,很是不好,回到家裡,又要被林檎霜和墨蘭數落。
導致的結果,就是長楓選擇了不回家。
每天在外麵醉生夢死,到青樓楚館裡麵,找小姐姐尋求安慰去。
...
“則誠,陪我吃酒去。”
一次科舉,失意的不隻是盛長楓一個,齊衡沒有考中,顧廷燁也沒有考中,顧廷燁還跑來了盛家,非要拉上盛長柏喝酒去。
顧廷燁情緒明顯不對,盛長柏也就決定陪顧廷燁喝上一回。
以後要北伐的時候,還是用得上的顧廷燁的。
顧廷燁這個人雖然缺點不少,但是運氣好,有主角命,狗運不小。
當做是一個福將,吉祥物用一用都可以,還是值得給一個麵子。
到了酒肆之後,顧廷燁就是悶頭喝酒,盛長柏偶爾陪上一個就行,到是也不需要盛長柏悶頭狂喝。
“不就是科舉沒中嗎,你本就是不需要參加科舉的人,你想做事的話,讓顧侯為你求一道蔭封,入仕自是不難的。”
也不白來一回,盛長柏多少也勸上兩句。
總體上來說,隻要不惦記自己家的妹妹,盛長柏倒也沒覺得顧廷燁不可救藥。
看來出大周朝四麵皆敵,危機四伏的有識之士不少。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口嗨,耍嘴炮喊上兩句就過去了。
朝堂上那麼些人,願意真付出行動的人不多,顧廷燁怎麼都算是少有的願意付出行動的人。
在勳貴裡麵,怎麼都算一個不那麼廢物的人,還是有一些用處的。
“我要讀書科舉,就是為了在我家老頭子麵前爭口氣。去求他找官家蔭封,那不就是讓他恥笑去的嗎?我還爭什麼氣,還有什麼理由覺得自己誌氣比彆人高。”
“仲懷,你還是誤解侯爺了,你能知道改邪歸正,發奮向學,侯爺就已經很欣慰了,不管你考的怎麼樣,他是你的父親,又啟會恥笑於你。”
不管是因為顧廷燁從小就太能惹事,行為浪蕩,還是看到顧廷燁,顧廷燁生母白氏出身商賈的身份就不停的提醒,刺痛寧遠侯顧堰開。
顧堰開對顧廷燁,從小就進行的棍棒式教育都挺過分。
但就算顧堰開經常棒打顧廷燁,也不代表顧堰開不在乎顧廷燁這個兒子。
顧廷燁大哥,天生體弱,從小到大就一副半死不活,病懨懨的樣子。
眼瞅著就活不長,顧廷燁這個大概率,以後寧遠侯府承爵之人,怎麼可能不被顧堰開重視。
顧堰開一直都挺看重,重視顧廷燁,隻是這種嚴父式的古怪教育,不被顧廷燁理解罷了。
“仲懷,你要證明你自己的誌氣,絕對不隻是讀書科舉這一種方式。就算你靠著蔭封進了朝堂,一樣的可以做出一番事業出來。你如果領兵,把燕雲十六州收回來的話,你父親能不高看你一眼嗎?”
顧廷燁想要科舉是不可能了,因為替楊無端鳴不平,老皇帝金口玉言,罷黜了顧廷燁,讓顧廷燁和楊無端一樣,五十歲之後再參加科考。
楊無端寫詞的文采很高,但是是一個經義文章,策論不行的偏科生。
科舉屢試不第,又貪戀花街柳巷,以給青樓女子寫豔詞為嫖資的白嫖客罷了。
藝術成就可能很高,換算成現代,也能算上是一個金曲級彆優秀詞曲不斷的著名作曲家。
但是對於大周朝的時局,並沒有任何益處。
還因為所作之詞,宣揚的都是靡靡之風,敗壞社會風氣,政治錯誤,惹皇帝不喜。
被皇帝親口所批,五十之前不得參加科舉。
顧廷燁小小年紀,就為楊無端鳴不平,可見顧廷燁很是欣賞楊無端。
小小年紀,就明白了男人的真諦,稍大一點就迷戀花街柳巷,再正常不過了。
“我們府上的情況,很複雜,則誠你不了解,我一時也跟你講不清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