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州的衙門,官員也不會太少,分管各事的,司理參軍、司法參軍、司戶參軍、錄事參軍、管勾機宜文字、州學教授、推官、巡檢、簽書節度判官廳公事、簽書本州公事。
衙門再往下一層,就是和民眾接觸的胥吏了,這些胥吏雖然不入品級,也沒有政治前途。
但因為都是本地人,在本地關係盤根錯節,在衙門很多一做就是一輩子,勢力也不能忽視。
理順了這些,盛長柏就沒在彭城繼續待著了,先把地方上各個縣城給巡視了一遍,了解一下實際情況。
巡視了一圈之後,盛長柏發現,說徐州算是富庶,也是相對於封建王朝再說。
盛長柏主要待過的幾個地方,一個是跟著盛紘在揚州。
一個是自己回來一趟老家宥陽,剩下的時間是待在汴梁。
這些地方都是大周朝的精華之地,百姓的日子,過的也隻是湊合。
徐州相比於這些地方,還要差上一兩個檔次。
百姓的日子,過的遠稱不上多富足,平民辛辛苦苦一家勞作,也就是混個溫飽。
家裡都攢不下什麼積蓄,遇到點天災人禍的時候,這些人連一點抗風險能力都沒有。
大部分的家庭,也就和衛恕意衛小娘嫁盛紘之前,家裡的情況差不多。
遇事之後,不舍得賣田,失去了生計的情況下,就隻有賣兒賣女。
轉一圈回到彭城之後,盛長柏回到州衙,見黃知州。
“盛判,你到徐州已有半月,可有什麼想法?”
“明公,第一件事,我想要理一理徐州的治安,一則是清除城裡的地痞惡霸,二則我想要清除城外鄉間,山裡水裡的土匪,水匪。”
第一步的問題,還得整頓治安,這麼多的水匪,路匪,商人走一趟徐州,還沒有交易,就被扒一層皮,交那麼買路錢,商業怎麼可能繁榮起來。
雖然通判的主要職責,是征收賦稅和監察知州。
但其實想要插手的話,通判的職權也是非常廣,凡兵民、戶口、錢穀、賦役、聽斷訴訟等事皆可裁決。
也就是知州可以管的事情,通判也都是插手做的。
“盛判,本地確實是有一些匪患,但隻不過是一些疥癬之患,這些匪患規模都不甚大,不成什麼氣候。都是一些當地的刁民,匪民勾結,熟悉山川地理,官兵去剿,他們就跑,官兵一走,他們就回,甚是麻煩。再說想要調用廂軍的話,是需要上報朝廷的。”
黃知州這態度明顯是不太同意的,不是邊州前線被皇帝賜予兵符的知州的話。
沒有遇到匪軍攻城的情況下,名義上管理一州軍政的知州,調派廂軍不能超過十人。
這麼一個的情況下,調動廂軍就要上報。
能調動一次,把匪患真的清除了也就罷了。
但匪患難清,大多都是匪民勾結,匪紳勾結。
地方經常調動廂軍剿匪,朝廷難免認為是知州治理地方的能力不行。
所以大周朝的知州,大多對於清除匪患的積極性不高。
老趙家確實對軍隊的集權很高,但這麼一個製度下,就造成了大周朝的匪患猖獗。
“區區一些匪患,何需調動廂軍,隻需募集幾百弓手,匪患輕易可平。”
盛長柏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盛紘在地方任官十幾年,清楚地方州縣的各種彎彎繞,潛規則。
這三年之中,都一一傳授給了盛長柏,盛長柏自不是愣頭青,輕易去破壞地方規則。
盛家隻是具有低級官員的為官經驗,盛長柏做官就占的了不少經驗優勢。
可見累世高門官宦之家,在官場手上能得多大的便宜。
不隻是在科舉之前有優勢,在科舉之後,世家大族占的的優勢更大。
弓手並不是弓箭手的簡稱,弓手在大周朝是一種職役。
一般都是在民戶三等之戶招募,三等戶人手不夠,就在二等戶選人充之,這些都算是民戶裡麵的殷實之家。
弓手是宋朝基層社會的“全能公務員”,捕盜、緝私、催租、守監獄、當侍衛,特殊時刻甚至納入正規軍投入戰場,具有警察和民兵的雙重屬性。
衙門招收這些弓手,也不增加什麼大開支,管吃管住就行。
這些弓手得到的好處,就是可以免除丁役和賦稅,還有一些重用和提拔的機會。
“征調一些弓手倒是不難,但是盛判,兵者,險事也。”
黃知州擔憂的說道,不管是海家的關係,還是主官的職責。
黃知州肯定都是不想盛長柏出什麼事的。
“明公安心,盛某不是不知輕重之人,自會保證自身安全,沒有把握的話,自然不會親上前線。”
給黃知州安心之後,盛長柏開始,招兵,練兵,收集匪患情報,開始忙碌起來。
大周民間尚武,盛長柏招收的要不是身強力壯之輩,要不是就是喜歡舞槍弄棒之徒。
讓這些人從頭操練是不可能的,盛長柏沒那麼多時間,也就是鍛煉一下簡單的服從性,協從性,能聽懂一些簡單的口令,看懂一些簡單的旗語,熟悉一些簡單的戰陣之法。
徐州也是一個產鐵大州,有自己的礦監,府庫裡麵的兵器都還算是精良。
就算因為徐州產鐵,盜匪容易得到武器,相比之下,也還是官軍更占優勢。
弓手成團第一戰,就是清理城裡的潑皮,無賴,惡霸,黑幫。
以盛長柏的身份來說,完全不需要給徐州這些鄉紳什麼麵子。
就是一些地痞,黑社會,不管這些人的後台是誰,盛長柏清理起來,都不用有什麼顧忌。
這些人該罰的罰,該打的打,該流放的流放,該殺頭的殺頭,該充軍的充軍。
大周朝最多的判罰其實還是充軍,隻要刑期稍微長一點,就把這些罪犯,都給送到軍隊當炮灰或者送到廂軍當工程兵去。
大周朝的製度也挺有意思,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在社會上成為了治安隱患,就把人送到軍隊去。
不管是沒人照顧的老弱病殘還是遭受到自然災害的災民,都可以直接把人塞入軍營。
獲罪入刑者也一股腦,刺青刺上各種記號,全部被充軍,當了卒役。
這也差不多可以相當於以工代賑,和讓罪犯自我創造價值踩縫紉機。
這種製度,其實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炮灰營和工程兵,確實是這些人的好去處。
隻要不指望這些人上戰場當主力拚殺的話,其實也沒大問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