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不是主動投降,都是攻破匪寨之後,盛長柏抓過來的盜匪手下。
不管怎麼樣,這些人都有為盜匪出力。
不說給這些人判什麼罪,勞動改造一段時間,盛長柏一點不虧心。
...
手裡有了人,也有了錢,盛長柏也就沒有繼續親自帶兵剿匪。
剩下的幾個匪寨,交代了下去,交給手下去做就行。
這些盜匪都是一些烏合之眾,除了讓盛長柏體驗一些氛圍,見了見血之外,也沒什麼實際武力方麵的鍛煉作用。
有了事情忙,盛長柏就放手了這邊。
開始帶著人勘測水路,整修水利。
首先的就是繼續召集鄉紳富商薅羊毛,哪家出錢出力最多,就先修哪一段河道。
這些人的田產最多,整修水利之後,受益又最大。
一個個又都富的流油,不薅上一把,都對不起這些人。
盛長柏在河道工地,當監工當的起勁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到了徐州。
“公子,顧二公子來了。”家裡的一個小廝過來通知道。
“顧二?顧廷燁嗎,這人怎麼突然跑徐州來了。”盛長柏疑惑道。
“是寧遠侯的二公子,說是有一些事情,尋公子幫忙。”
“行,我這邊交代一下就回去,你先回去,幫顧公子先安頓一下吧。”
顧廷燁跑了過來,盛家隻有盛長柏一個人在徐州。
不用擔心顧廷燁惦記自家妹妹,盛長柏也就按著禮節,讓顧廷燁在家裡住下。
等盛長柏回到家,看到收拾一番,依然還顯得風塵仆仆的顧廷燁,人被曬黑了很多,一看就知道沒少在外麵跑,開口問道
“仲懷,出了什麼事情,你怎到徐州來了?”
“唉...這說起來話就長了。”顧廷燁變喪了不少,一開口就唉聲歎氣的。
“不著急,那咱們先用膳,吃著了再慢慢說。”
盛長柏擺手適宜丫鬟,開始擺飯。
“有酒嗎?”
“我們偌大一個徐州,怎麼可能沒有你的酒吃。”
“有酒就行。”
把酒上來了之後,顧廷燁就是吞吞吞的乾了三大碗。
“你慢著點,不用那麼急把自己灌醉,出了何事,總要讓我知道一下吧?”
“最近我們家我自己都出了不少的事情,沒有一件是讓我順心的。父親去了,我不過就是和父親爭執了幾句,整個汴梁都說父親是被我氣死的。”顧廷燁眼紅紅的說道。
“我離京的時候,顧侯的身體尚可,怎會如此突然...仲懷,你還請節哀。”
雖然沒那麼意外,盛長柏還是禮貌性,對顧堰開的死表示一下惋惜。
顧堰開看著身體是不錯,但是畢竟年紀大了,有點心血管,心臟方麵的疾病很正常。被顧廷燁氣一下,激一下,導致犯病,搶救不過來,人直接去了,在這個年代算是平常事。
醫療不發達的原因,這年代人病了之後,會去的很突然,盛長柏已經適應了這種情況。
顧堰開突然死了,盛長柏也不好搞清楚顧廷燁現在是什麼心情。
說顧廷燁不難過吧,顧廷燁現在的狀態挺消沉的。
說顧廷燁為顧堰開難過吧,顧廷燁甚至連給顧廷燁守孝都不願意。
該吃肉吃肉,該喝酒喝酒,守孝期間最基本的不吃肉喝酒,顧廷燁都不願意為顧堰開去做。
往好處想顧廷燁的話,勉強可以顧廷燁算是在借酒澆愁,在緬懷顧堰開。
畢竟這個人本來就不講什麼規矩,不要說經常打罵自己的顧堰開。
就是一心為自己著想,給自己留下大筆資產的外祖父,顧廷燁一樣的不願意守孝。
盛長柏剛穿過來的時候,就是和顧廷燁在飲宴喝酒,當時的顧廷燁外祖父,白老爺子甚至都還沒有入土。
“當時是...”
又是幾碗酒乾下去之後,顧廷燁就緩緩的講述了起來。
顧堰開和顧廷燁的衝突,就算是換個時間,也不是因為其他事。
父子兩個還是因為曼娘,入不入侯府起了爭執。
因為顧廷燁夫婦不合,小榮妃把顧堰開叫去了宮裡訓斥,說顧家坑人,顧家花大力氣把榮飛燕娶進門,又去冷落榮飛燕,當初又何苦苦苦求娶。
被親家鬨個沒臉回來,顧堰開當然要勸誡,教訓一下顧廷燁。
顧堰開希望顧廷燁既然娶了正妻,就和榮飛燕好好的過日子。
顧廷燁不認錯,還非要犯強。
顧堰開說好好過日子,顧廷燁就要硬頂著說接外室進門。
這兒子不隻是不聽話,還非要跟當爹的對著乾。
顧堰開就被直接氣的吐血暈了過去,盛長柏也沒旁邊,不知道顧堰開是腦溢血,還是心臟病,反正就是沒有救回來,人直接涼了。
“整個京城,都在傳是我忤逆父親,氣死了父親,忤逆不孝...當時我是去叫了大夫,沒有人信我。”
顧堰開的死肯定是跟顧廷燁脫不開關係,但是要把顧廷燁死的責任,全部推到顧廷燁身上也不適合。
也是顧堰開氣性太大,身體不行才造成了這個後果。
顧堰開一死,顧廷燁的繼母小秦氏,也就對顧廷燁直接圖窮匕見,不在假裝是顧廷燁的好繼母。
當麵就陰了顧廷燁一手,小秦氏覺察到顧廷燁氣昏吐血,事情不妙,借機支開顧廷燁,讓他去請太醫。
等顧廷燁帶太醫回來之後,又將他攔在門外。
等顧堰開死後,又把責任的死推在了顧廷燁身上。
顧廷燁成了全族的罪人,在顧家所有長輩指責和謾罵下被掃地出門。
“既是這個情況,你離開汴梁,避避風頭也好。我們這徐州,山清水秀,正是修養的好地方,你就在這徐州踏實的住下吧。”
顧廷燁以前的名聲隻是不學無術,貪戀花叢,流連勾欄瓦舍。
這對於一個勳貴子弟老說,隻是小事,彆人聽到了之後,也不過說一句顧廷燁不爭氣。
然後就是對顧廷燁,不用自己努力就可以享受這種日子的羨慕嫉妒恨。
但氣死父親,忤逆不孝的這個名聲,就要嚴重很多。
在已孝治國的大周,直接就斷了仕途,甚至直接治罪都可以。
顧廷燁這個不孝的名頭戴的還很穩。
是以慈愛顧廷燁聞名汴梁的繼母小秦氏,親自扣死在顧廷燁頭上的,可以說已經沒了翻身的餘地,顧廷燁確實沒了留在汴梁的必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