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王話,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兒子,但是也有自己的優點。
首先就是要年輕上幾歲,上位之後,有機會可以多當上幾年皇帝,朝堂上了能多穩固上幾年。
穩定就是一個足夠大的好處。
再一個滿汴梁都有兗王,精明強乾,賢能良得的名聲,足夠證明兗王不是一個草包,起碼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兗王沒那麼多兒子,也沒有占得一個長字,能和邕王爭鬥這麼多年,爭鬥下來都不落下風,確定要比邕王聰明很多。
一個聰明的皇帝,要能把心思用在國事上麵,肯定要比庸碌的要好。
兩個人要換換基礎條件,這兩王之爭,根本也就爭不起來。
至於最後可能撿便宜的禹州趙宗全,也有優點,就是勤儉。
當了皇帝之後,不會驕奢淫逸,也不會大興宮室,皇室花錢不多,對於百姓就算是一個友好的皇帝。
性格來說,因為成長環境的影響,趙宗全是一個擅長隱忍之人。
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相對來說,也是一位比較好拿捏的皇帝。
但是這個人的性格軟,膽子小,作為皇帝來說,也不能完全的算是優點。
想要趙宗全打破表麵的和平,和西夏甚至是遼國開戰明顯是很難的事情。
邕王、兗王兩位不管怎麼說,雖然囂張跋扈,但是畢竟是頂級權貴,這種做派在封建時代算是正常的事。
汴京城裡,有不少地位遠不如邕王、兗王的衙內,都比兩位要囂張跋扈不少。
顧廷燁都敢在汴梁無法無天,何況是兩位最有機會上位的王爺。
膽子夠大,國力允許的話,不像是不敢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樣子。
盛長柏和三位候選人,都沒什麼直接接觸,聽到的也都是傳言。
每個人都是多麵性的一個人,隻是傳聞代表不了一個人的真實。
斷定不了這三個哪個上位對國家最好,也就準備先走一步看一步。
根據局勢,看看自己有沒有參一手的機會。
有可能也會出現盛長柏完全乾涉不了皇位的情況。
如果顧廷燁這個人不多事的話,趙宗全很可能第一個就給淘汰掉了。
...
隨著冊封禮儀章程的一步一步的完善,距離冊封的日子也就越來越近。
又是一天下衙了之後,盛紘就把盛長柏叫到了書房,偷偷摸摸的說道
“柏兒,你聽說了沒有,宮中現在隱隱傳出了消息,說是官家更屬意邕王?”
“邕王也好,起碼子嗣眾多,偌大的江山,不會再出現後繼無人的情況。”盛長柏敷衍的回道。
冊封大典馬上就要到了,各項工作都要準備起來,太子的禮服冠冕總是要做的。
邕王、兗王衣服又不能做一樣,消息自然也就捂不了那麼嚴實。
不隻是盛紘聽到了消息,盛長柏也聽到了消息,老皇帝準備立長。
“是啊,這幾年下來,因為立儲之事,整個汴梁就沒有太平過。”
因為儲君之爭,這些年下來朝廷的內耗,造成的損失絕對不比一場天災人禍來的小。
從皇帝到大臣都沒把心思放在發展國力上麵,國家不管是從經濟,還是軍事上都積弱了很多。
“不管怎麼樣,現在也隻差最後一哆嗦了。儲君之位定下,汴梁也就該太平了。”
定下之後,汴梁可以太平。
太平之前,也是最亂的時候,為了家宅安寧,和盛紘聊過之後。
盛長柏就派劉韜,出城去城外莊子裡麵,調人進京了。
連夜從莊子上,調了五十個經常訓練的青壯過來。
盛家也不是什麼關鍵人物,有這些人在,防止一些想趁亂發財的小股亂兵,或者是其他見財起意,趁火打劫的不軌之徒,應該是足夠了。
“柏兒,我聽說你昨天從莊子上,調了不少的青壯進府,是為何故?”第二天一早,吃早飯的時候,盛紘把盛長柏叫了過來,疑惑的問道。
因為老趙家幾次的皇位傳承,民間都比較太平的緣故,盛紘完全沒有這方麵危機意識。
“父親,這個敏感時刻,家裡多點人手,守緊家宅,看好門戶,總是沒錯的。”盛長柏隱晦的提醒道。
“柏兒,你是擔心因為儲君之位,汴梁會出什麼亂子,我朝可從來沒有這種先例?”盛長柏把丫鬟婆子趕出去之後,小聲的問道。
經過盛長柏的提醒,前朝為了皇位,爭奪的有多少血腥,史書上記載的清清楚楚,曆曆在目,盛紘自然不會還反應不過來。
“父親,我朝之前也從來沒有,兩位王爺為了儲君之位,爭的頭破血流的先例。”
如果是老皇帝身體還行的時候,就把儲君之位定下。
不管文臣武將,都和老皇帝一心,自然不會有人敢生出什麼亂子。
現在老皇帝明顯時日無多,一病再病,自然就讓許多人生出了異樣的心思。
“還是柏兒你想的周到。”盛紘臉色嚴肅了許多,點頭應道,本來也是一個謹慎之人。
“父親,你這幾日出門,多帶一些人手吧,我已經為你安排了。”
盛長柏準備十個人,每天接送盛紘上下班。
這些人不能進皇城,保證不了盛紘在皇城內的安全,但是可以在路上保護一下盛紘。
也不知道兗王要不要兵諫,什麼時候兵諫。
如果趕上盛紘在路上的時候起事的話,有這些人也能帶著盛紘跑路。
盛紘要真進了皇城,不管是在工部,還是工地慶寧宮去監工。
這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盛長柏倒真不擔心,盛紘在這兩個地方會出什麼安全問題。
盛長柏自己的話,有幾個人意思就行,能作弊的情況下,怎麼樣也不至於出安全問題。
...
安排完了,盛長柏就數著天數,等著冊封大典到了。
如果在冊封之前,都不意外的話,大概率也就不會出事了。
到計時七天,五天,等到就剩三天,就到冊封大典的時候。
盛長柏還是跟著一群官員,在皇城內的一處偏殿查詢典籍,最後核驗冊封禮儀,謄寫詔書的時候,一個小黃門,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報告道
“各位大人,有亂兵,有亂兵攻入了皇城!”
“到底是出了何事,怎麼會有亂兵進皇城?”禮部的一位侍郎,在眾人之中,官位最高,開口問道。
“我也不知。”小黃門慌張的說道。
“速去打探。”侍郎催促道。
看著小黃門害怕的發抖,盛長柏開口道
“孫侍郎,就彆讓這位黃門去了,我出去查看一下情況,你們關上大門,小心有亂軍闖進來就是。”
盛長柏出來之後,就看到了一夥一夥的亂兵,在皇城內流竄,見人就砍。
這明顯是在清理皇城內,本來的守衛。
但看地上的屍體就知道,這些人遇上了太監,宮女,和官員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