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的直接衝突減少了很多,文家婆對墨蘭也減少了許多無理的要求。
現在婆媳兩個人的關係,還算比較和平。
雖然不能說是多好,但也基本恢複到了,正常婆媳互相看不順眼,還互相遷就的狀態。
墨蘭回娘家的時候,也沒有繼續的拉黑著臉。
看到婆媳兩個達到了一定的平衡,墨蘭沒有搞掉自己婆婆的必要,盛長柏算對那邊安了心。
“當初母親嫁給父親的事情,各方麵也都是遠不如康姨母,你再看看如今,誰還會說康姨母嫁的更好。”
康姨母這個人雖然很爛,但還是有作用的,可以做為親戚裡的反麵典型,隨時警戒著家裡的幾個蘭。
康家敗落的那麼厲害,跟康姨夫有最大的關係。
老康好色,在這個年代不算大問題。但是老康在孝期亂搞,搞大了小妾肚子,違反了禮製,違背了孝道,壞了人品,自己斷了自己的前途。
這次皇權交替的時候,老康也沒少上躥下跳,找門路活動,想調一個實權職位。
就連盛紘,也托不過麵子,向趙宗全又推薦了一次老康。
但老康這樣的人,失了人品,就連急缺人手的趙宗全都不願意用。
老康沒少找人,沒少花錢,但還是沒有被啟用。
康家敗落,老康背三分之二責任的話,剩下的三分之一責任就是康姨母的。
約束不好男人是一大錯誤,經營不好家業又是一大敗筆。
敗了家裡的權勢,又敗光了家產,把康家敗了一個徹底。
“作為一個當家大娘子,不能管好家,理好事的話,家業敗落,就在眨眼之間,不要想著你嫁人了之後,還能像家裡一樣。”盛長柏繼續的說道。
一妻旺三代,就足夠說明家中女子的重要性。
不求如蘭能像家裡的老太太那樣,但也不能看著家裡的女人一輩不如一輩。….
王若弗遠不如老太太,如蘭連王若弗都不如。
正常的管家理事都不願意做。
教訓了一通如蘭,讓如蘭去田莊,盯著夏收了之後。
盛長柏自覺齊家的任務又進了一步,心裡爽快了許多。
家事,公事都處理好,盛長柏還是於朝堂之上。
不管是太後,還是皇帝,大搞株連的情況下把兩邊搞的都很熱鬨,完全不會讓人覺得無聊。
又是一天下衙了之後,顧廷燁叫住了盛長柏:
“則誠,則誠,你等一下我,咱們一塊的吃酒去!”
“無緣無故的,為何又要去吃酒?”
畢竟已經是一方軍中大佬,軍中的事務也不少,顧廷燁其實也沒那麼閒。
不會跟以前還是閒人的時候一樣,遇上了就叫人喝酒去。
“有好事,太後把玉璽給官家還回來了。”顧廷燁得意的笑道。
“真的假的,太後願意交玉璽的話,朝堂上哪還至於鬨的這麼厲害?”
皇帝和太後爭的這麼厲害,就是爭的手中權利。
太後要甘心放權的話,也就完全沒有了朝廷上現在的爭端。
“太後當然不想主動交還玉璽,是我用計賺回來的”顧廷燁也就小聲的把過程給講了一遍。
這個事情其實就是顧廷燁給皇帝出了一個騷主意。
讓趙宗全以出城去道觀祈雨的名義,把玉璽從太後手裡借了出來。
然後就是一個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就是皇帝,宰相,顧廷燁配合著甩無賴,欺負太後這個老寡婦。
“你讓我說你什麼好。”
盛長柏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想說的話,說出去是要惹禍的。
就算皇帝拿回玉璽算是應該的,但是顧廷燁,皇帝,宰相,三個人也太無恥了一點。
這三個人的道德底線都太靈活了,不講武德的人,還是很可怕的。
“我這也是迫不得已,這已經是拿回玉璽,最和平的方式。”
顧廷燁還是有一些自得。
不明白教皇帝這樣做事,是要留後患的。一個人底線被突破了之後,就會越來越低。
一個不講道德的皇帝,沒有底線,不講規則的皇帝,怎麼看都不是好事。
可能顧廷燁覺得這樣的皇帝很靈活,很好。
但盛長柏不可能這麼認為,盛長柏是正兒八經,按部就班發展的文臣。
站著的是士大夫的一方,和顧廷燁這種皇帝的寵臣,利益和根基都是不一樣的。
“好了,此事就到此為止,這件事你就不要再對其他人說了。”
這東西屬於皇帝和宰相的黑曆史,肯定不能大肆宣揚的。
人自己可以無恥,但是肯定不願意自己的無恥行為被人知道。
更不要說這兩個人是皇帝和宰相,無恥的行為,傳揚開了之後,會被記載史書之上,被後世無數人瞻仰。
“你放心,我有分寸,我也就於你一人說說。”
“怪不得今日你不找彆人去吃酒。”
盛長柏讀懂了一點顧廷燁的心裡。
顧二自覺自己幫皇帝要回了玉璽,漂亮的辦成了一件大事。
這件事又不好對人大肆宣揚,但是不炫耀一下,又憋的難受。
就找嘴嚴的盛長柏分享了。
不管手段有多少齷齪,但是皇帝也把玉璽拿了回來。
受到太後的掣肘就又少了一些,太後還想主導朝政,就隻剩下用身份壓人。
現在在朝堂上,皇帝和宰相的組合,已經可以說占據了上風。
趙宗全和太後這場權利之爭,又勝了一局。
(本章完)
.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