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大周這種,鄰居比自己國力給更強的情況。
外交出使這個位置的責任就更重了一些。
所以在大周朝出使遼國,就有了更深的含義。
隻要朝廷選擇的出使遼國人選,回來之後都會受到朝廷重用。
從遼國回來了之後,韓章就成為了益、利兩路安撫使,隨後又轉任陝西安撫使,成為一方封疆。
然後韓章就在西北和西夏打仗了。
韓章在西北乾了五年,戰績的話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被西夏打的狼狽不堪,很是遭受了幾場大敗。
還是依靠著大周,更勝一籌的國力。
拖垮了西夏的經濟,等到了西夏厭戰。
兩國才簽署了停戰協議,協議結果就是還是按著大周朝的老傳統來,大周朝花錢買平安。
每年給西夏歲賜,不管怎麼樣的說法,就是送錢。
開榷場,通商貿,為西夏輸送物資。
韓章把仗打成這樣,打的大周損失慘重,損兵折將,經濟瀕臨崩潰。
還沒什麼人詬病的原因,在於韓章做的事,符合皇帝和士大夫的利益。
韓章在西北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打壓武將武勳集團。
對於武將來說,韓章就一個字殺殺殺。
在西北走到哪殺到哪,成功打擊了武將的囂張氣焰,跋扈風氣。
然後韓章就以屢戰屢敗的戰績,和成功打壓了武勳的功勞。
成功的入主了樞密院做樞密副使。
樞密院算是大周最高軍事機構,相當於國防部,負責國家軍隊的組織、調度和指揮。
樞密使是一號,號稱兵相,韓章是副使軍方二號。
已經算是成為了國家高層,然後韓章就是想在大周搞政治改革,鬨了一個轟轟烈烈,最後是一個無疾而終。
改革不成,韓章又離開汴梁,躲外麵去了。
韓章到河北,河東,鎮守了十年北疆。….
因為大周年年給遼國交保護費的原因,韓章這鎮守北疆,其實也沒太大的意義。
韓章在北疆十年的意義,主要還是壓製武將。
韓章還是老一套,對於武將就是殺殺殺,直接給人給殺的膽寒,軍隊和武將自然就會跟貓一樣老實。
對武將打壓很成功的原因,仁宗就把韓章調回了汴梁當樞密使。
這次做一號,國防部部長,繼續的壓製軍隊。
乾了兩年成績不錯,韓琦就直接就被仁宗拜了相。
成為宰相了之後,韓章這個人就變了。
韓章以前做事,還算是符合士大夫的準則。
成為了宰相之後,韓章也就越來越不像是一個士大夫。
做各種事情,更多就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謀求的也是自己一家的私利。
也不知是被權利給腐了蝕,還是已經做到了人臣巔峰,已經不需要偽裝,暴露了本性。
就連逼迫老皇帝立儲,也是韓章想要一個從龍擁立之功。
畢竟隻要皇帝答應立儲,不管誰坐上了儲位,都要念韓章的一份情。
當然也不能完全否定韓章這個人,這個人之前能得到皇帝和文臣的認可。
還是為皇帝和士大夫集團做出了貢獻的,韓章一生之中,最大的作為就是壓製了武人。
大周朝的軍隊,不是人民子弟兵,軍紀嚴明,秋毫無犯。
大周的廂軍,邊軍,甚至是禁軍之中,都充斥著好大一幫子的兵痞。
蠻橫無理,囂張跋扈,目無軍紀,肆意妄為,是常有的事情。
從趙宗全繼位了之後,首先就需要給禁軍交一千多萬貫賞賜保護費)。
不然禁軍就要嘩變,就看得出來,大周朝的軍隊武將,確實有壓製、打壓的實際需要。
這還是韓章持續打壓了小二十年的結果,不壓製的話,武人集團還可以更囂張。
大周朝不重文輕武,持續打壓武人的話。
不等外族入侵,老趙家人就早坐不穩皇位了。
要挑韓章的錯失,就隻有從韓章拜相之後找。
韓氏一族,在相州老家,搞肆意的土地兼並,算一個問題。
但大周朝不抑製土地兼並,就算韓家在土地兼並之中,有一些過分的舉動,也撼動不了皇帝一心要保的韓章。
然後就是韓章,肆意提拔自己的兒子。
給自己五個兒子,都安排進了朝廷堂,各個職位都還不低。
韓章除了長子,算是中人之資,可以算是合格的官員之外。
其他的兒子都可以算是屍位素餐之輩。
這個問題算是嚴重,但是這種事情,可以罷免一般的宰相,但很難罷免已經不要臉了的韓章。
想要罷免韓章,還是要破壞趙宗全和韓章的關係才行。
盛長柏琢磨著,怎麼搞批壞的時候。
顧廷燁跑到了盛家找盛長柏,想要策反盛長柏。
不隻是盛長柏這些皇伯派的在行動,想著怎麼搞皇考派的人。
皇考派的人也在行動,在私下的聯絡人手,許諾各種利益,拉攏人倒向自己的一邊。
“則誠,你怎麼這麼糊塗,官家想要立先舒王為皇考,這是陛下有孝心的表現,陛下想做一個至孝之人,咱們這些做朝臣的,一定要予以支持。”
顧廷燁是一個妥妥的皇考派,這是文官和皇帝的權利之爭。
跟顧廷燁這個武將勳貴,完全的沒有關係。
兩方相爭,絲毫不影響顧廷燁的利益。
這種情況下,顧廷燁當然是跟皇帝站在一起,討好,支持皇帝。
“官家既入嗣了先帝,先帝和太後才是官家的正經父母,官家到底孝於不孝,仲懷你應該最清楚。”
.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