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侯此言有理。”
趙宗全給顧廷燁點讚。
“不說陛下還沒有要擱置先舒王陵寢之事,就是真的擱置了此事,山陵使也不必卸任,正式動工之前,陵寢的規製和選址,也需要人主持的。”
顧廷燁得到了皇帝的肯定,繼續的說道。
“此事不必再提,韓章擔任山陵使不變,陵寢何時修建,等下一次上朝再議。”
皇帝和朝臣的意見不統一,事情當然推進不下去。
這次的事情,禦史台和諫院,沒有摻和。
盛長柏也沒有發言,做好了決定,準備安分一段時間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這件事和盛長柏關係確實不大,畢竟群臣和皇帝這次爭吵的主要的目的,是從趙宗全手裡要錢。
禦史台和諫院,合稱為言官就知道,兩個衙門,都是動嘴皮子的,不是什麼花錢的部門。
這次都是需要大花錢的衙門,和皇帝在掰頭。
主要的代表就是宗正司,樞密院,三司的官員。
代表著宗室,軍方,文臣三方的勢力。
“顧二,你這樣為官家說話,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你上哪去再娶一門貴女去?”
下朝了之後,盛長柏問顧廷燁道。
既然想娶媳婦,當然要與人為善,和各方搞好關係。
不是一個政治立場,沒有共同利益的話,也就很難去聯姻。
現在還和禹州一夥兒站在一塊的,也就剩下了韓章為首的中書門下的一些人。
但是顧廷燁要娶韓章的孫女,手下的頭號文臣和武將攪和成一家,趙宗全哪有這麼大的心胸,晚上還要不要睡覺。
“京城裡麵待嫁的貴女那麼多,還能沒有我顧廷燁的一個?”
雖然顧廷燁很自信。
但是顧廷燁現如今,想要找媳婦,已經不如剛翻身的時候。
那時候皇權剛剛交替,趙宗全的局麵,一片大好。
很多人都報著對趙宗全的期待,又有許多勳貴家,麵臨著被清洗的風險。
願意去攀附顧廷燁這個皇帝麵前的第一號紅人。….
但是現如今,當權了這麼長時間,趙宗全的本性完全暴露。
許多人也就對趙宗全不報期待,不願意和禹州一夥兒融合到一塊去。
逆王的餘黨,也都被處理了一個乾淨。
也就沒了那麼多需要攀附顧廷燁的人。
本來顧廷燁娶宗室女,和趙家聯姻算是一個好的結果。
雖然因為大周駙馬不掌實權的潛規則,趙宗全的孩子也都太小,最大的孩子桓王現在也不過十八,顧廷燁不好娶公主。
但現在顧廷燁這麼擋宗室的財路,也不知還有沒有宗室之家,願意嫁女給顧廷燁。
文官之女,當然也是顧廷燁的好選擇,但是現在除了韓章一夥兒,也沒啥文官和顧廷燁利益一致。
是還有一些文官,投靠了趙宗全,但是不說這些文官檔次不夠,女兒算不得顧廷燁口中的高門貴女,就是真的有,顧廷燁也看不上這樣的人家。
顧廷燁這個軍方第一人,肯定是不能和原本的舊勳貴聯姻。
還是要小心趙宗全的忌憚,再一個經過和沈從興和張桂芬這一對孽緣。
也要看舊勳貴還敢不敢,把女兒嫁給禹州的一夥人。
顧廷燁兩邊都沾的原因,有那麼一些的可能。
“那就祝你早日得嘗所願,覓得良緣。”
不管顧廷燁要娶誰,反正盛家是沒女兒能跳這個火坑的,都有了人家。
桓王和顧廷燁從南方,帶回來的小二千萬貫錢,在朝廷上直接論了一個多月。
才得到了一個各方都算滿意的結果,這些錢肯定滿足不了所有人的胃口。
但是最後還是一個雨露均沾的結果。
為這件事出力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分到了一些。
就是趙宗全也留下了不小的一筆,三百萬貫,準備給自己爹好好的修修墳。
先舒王一個空頭王爵,一輩子大概也就花了幾十萬貫。
肯定想不到自己,死了之後,還能花一波大的。
隻不過進入了六月之後,天就像被捅了一個窟窿一樣。
沒有過幾日晴天,整日的下雨,而且是大範圍的降雨。
也不隻是汴梁周圍,京畿地區下雨。
宋、亳、陳、許、汝、蔡、唐、潁、曹、濮、濟、單、濠、泗、廬、壽、楚、杭、宣、洪、鄂、施、渝,可以說這次大雨,波及了大周大半的膏腴之地。
大周朝的氣象手段有限,搞不清楚原因。
但盛長柏還是判斷的出來,這是一波台風在大周登陸帶來的雨雲。
“則誠,今年入夏以來,暴雨不斷,多地都發生了洪澇。時遇大異,這是上天在表示不滿,我禦史台作為憲台,當為官家進言和勸誡。”
這一波,禦史中丞和盛長柏來了一波天人感應。
畢竟是封建時代,講究君權天授,皇帝作為天子,皇帝統治之下發生了天災,就代表著是上天在對皇帝這個“兒子”示警。
“中丞,陛下還是韓章?”
發生了這種大規模的天災,大周朝能的起背這個鍋的,也就隻有趙宗全和韓章。
其他人隻能說一句份量不夠,不配!
“陛下繼位以來,任性妄為,上不能孝順先帝太後,下不能安撫百姓,妄尊先舒王為皇考,又為先舒王修建帝陵,才有此難。”禦史中丞肯定的說道。
盛長柏還是挺吃驚的,還可以這麼玩。
趙宗全繼位了之後,確實不為人子,不好好做人。
趕上了這種天災,這個黑鍋,就踏踏實實的給趙宗全安排上了。
(本章完)
.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