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報道的時間,挺開心的給周秉昆準備了挎包,飯盒,就讓周秉昆自己往廠裡報道去了。
“周秉昆,搬運二組。”
“孫趕超,搬運二組。”
“肖國慶,搬運二組。”
…
沒出什麼意外,木材廠的工作,技術含量不高。韯
需要量最大的工作就是木材,木料搬運工。
周秉昆這一批人,分配的都是一些體力勞動,基本上都是搬運工,工作隻是有一些上料,下料的區彆。
一些操作機器,測量的輕鬆活,也輪不上周秉昆這些,沒關係被動分配過來的人。
工作了一天之後,周秉昆也發現了木材加工廠的活為什麼這麼被人嫌棄了。
因為木材加工廠,都是一些加工成板材,方木的粗加工。
工作內容真的沒什麼技術含量,工人沒有什麼技術等級可以提升。
想要漲工資,基本上就是全靠熬資曆,可以說毫無前途,發展可言。韯
“秉昆,你是怎麼來的呀?”孫趕超問道。
“我坐公交車來的啊。”
“秉昆,那咱們三個下班一塊回去啊。”肖國慶對著周秉昆說道。
進廠第一天,周秉昆就和肖國慶和孫趕超,攪和在一塊了。
三個人不是進廠剛認識的,都住在光字片,家離的也不遠,年齡也相近,可以算是從小就玩到大的發小。
隻不過以前的關係,沒有特彆親密,隻能算是普通朋友。
現在又分到了一個廠,一個班組裡麵,關係一下子就變得的親密了不少。韯
“好,一塊回去。”周秉昆應了一聲。
“秉昆,趕超,你們聽說了沒?”三個人裡麵,就是肖國慶最喜歡熱鬨了。
“聽說什麼啊?”
“塗誌強你們都知道吧?”
“他爸不就是咱們廠的,然後不是剛沒了嗎?”
就算消息隻通過口對口的方式傳播,各種消息傳播也是挺快的,這消息孫趕超也知道了。
“就是因為他爸沒了,被追成了烈士。所以咱們廠裡的工友在組織請願,讓政府把正在勞教的塗誌強給放出來呢。”韯
“都一樣在乾活,你哪來的這麼多的消息?”周秉昆問道。
“他們找我了啊,說是人多力量大,可能一會兒就該來找你們了。”
“塗誌強因為什麼進去的啊,我怎麼不知道?”
肖國慶不屑的回道“這幾年他不是一直跟著社會上的人混著了嗎,一群人不工作,還整天的吃香喝辣的。當然就要有來錢的門路了,一夥人扒,偷,搶,騙,隻要能搞到錢,就沒有他們不做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不就被逮住,給判了嘛。”
肖國慶這麼耿直,講原則的人,會看不起塗誌強太正常了。
就是孫趕超聽了之後,一樣是一臉的鄙夷。
周秉昆也算知道,覺醒記憶已經小兩個月,自己都沒在光字片見過塗誌強的原因,可能在春節前,塗誌強就進去了。韯
塗誌強本就經常的不回家,被勞教消失兩三個月,也沒人會覺得奇怪。
工作第一天,回到家之後,李素華關心的問道“秉昆,第一天上班怎麼樣啊,工作累不累?”
“還行吧,就是搬運搬運木材,危險是沒有的。”
搬運的活不能說輕鬆,但是相比於去農村下地勞動,還是要輕鬆一些的。
“秉昆,你要是覺得在木材加工廠的工作還可以,沒什麼問題。你就寫個信,把你參加了工作的消息,告訴你爸一聲吧。”
周誌剛,周秉義走了之後,在沒事的時候,李素華講述,周秉昆代筆,以一個月一封的頻率給兩個人寫信,有特彆的事情的時候另加,目前為止隻有周蓉偷跑加了一封。
“有問題,廠裡離咱們家太遠了,坐電車上下班,來回也太不方便了。媽,咱們家有自行車票沒有,我爸他一個八級瓦工,工作了這麼多年,一張自行車票,都沒有分上嗎?”韯
“你爸倒是真的分上過自行車票,不過咱們家要供你們三個上學,哪有錢買自行車啊,就給換了出去。”
“哦。”
想一想也正常了,就算周誌剛一個月五六十塊錢的工資不少,但是一個人工資要養五口人。
一個人每個月也就十塊出頭,吃的穿的上麵,又沒特彆的節省,買不起大件,把票給兌出去了也正常。
“不過秉昆,你要真的想買自行車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咱們家的工業劵還是不少的。就是咱們的家工業劵都借給彆人了,要等上一等,媽才能給收回來。”
想要買大件,鄰居和工友之間互相借用工業劵,算是一件挺平常的事情。
普通人家,能攢上買一件“三轉一響”的錢就不容易了,哪還舍得花錢去黑市再買票據和工業劵。韯
不如親戚,朋友,鄰居,工友之間的借一下,等以後發工資發工業劵的時候再慢慢還就是了。
“那媽彆人家借咱們家的工業劵,你就往回收一下吧,等我攢夠了錢,就先買輛車。”
周秉昆現在月工資18塊,現在自行車因為牌子不同,在一百五到一百八十塊,不花錢吃喝的情況下,大概十個月的工資,就夠買一輛了。
“秉昆,你要急著買的話,你爸寄回來的錢,你可以先用了,你要是不用的話,我就把錢寄給你姐了,我準備每個月給你姐,寄二十塊錢…”
周誌剛去了三線了之後,每個月寄回來三十塊錢,作為家裡的生活費。
因為李素華勤儉持家,不會去黑市,買額外的票據,十塊錢夠把糧本,副食本上母子兩個的定量買出來了。
挺不容易攢下的二十塊錢,李素華就準備填周蓉這個巨坑了。韯
“我急,我用,我急用。”
周秉昆痛快的回答到,這些錢讓李素華給周蓉花,不如交給周秉昆,周秉昆還可以幫李素華攢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