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又給老金做了廠裡電路出了問題,自己可以隨時回來解決的保證。
才獲得了一個多月,五十天的長假,高考之前都不用再回廠裡上班了。
至於高考之後,還是要繼續回廠裡來,不能成為一個無業遊民。
在十二月中旬考試結束之後,還是要回來一段,等錄取通知,大概也是一個月,一個月多點的時間。
從老金的辦公室出來,周秉昆就過來通知孫趕超了,順便也交代給趕超一些廠裡電路的注意事項。
“秉昆,你真的要請假複習備戰高考啊?這小兩個月的工資你都不要了?”趕超對於周秉昆下這麼大決心,還是挺驚訝的,臉上寫滿了對兩個月工資的心疼。
“花這小兩個月的時間,搏一個以後的出路,有什麼好猶豫的。我勸你啊...我勸你這段時間在廠裡多表現表現吧,等我離開廠裡了,你也好調進電工班。”
現在高考這麼熱的氛圍,本來周秉昆想照常勸學幾句的。
但是想到了趕超考電工證都那麼困難,就放棄了勸趕超走高考這條路子了。
“行,那你好好的考,你要真能考上了,也給哥幾個長長臉,到時候哥們到外麵也好對人說,自己認識一個大學生了。”
“那你們現在就可以說了,自己認識一個未來的大學生。”
閒扯的時候,周秉昆就一直再想,身邊有誰有機會能考上大學。
算來算去,也沒有算出來一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是有道理的,和原本周秉昆關係好的,都是一些學渣。
在學校的時候就都是學習困難戶,想去複習搏高考,不如多休息一下,養養身體。
...
下班了之後,周秉昆就來了黑市,考察一下市場。
準備把這些年手裡積攢的物資出手一批,先攢些錢再說。
不管怎麼樣,高考過後,周秉義和周蓉都算是有了自由。
沒有了客觀的原因,因為上山下鄉在兵團,在農村回不了城。
周秉昆完全可以從老周家搬出去住了。
周秉昆已經照顧了這麼多年李素華,也該輪到周秉義和周蓉照顧一下了。
想要搬出來住,最先要解決的就是房子了。
攢上一些錢,也成了必須的事情。
八年的時間,周秉昆的工資最好算,三十三塊的工資賺了三年,後麵幾年一直都是三十八塊錢的工資。
周秉昆另外一個收入就是,每年的係統簽到可以有二百多塊現金。
因為不著急花錢的原因,簽到的各種物資和小世界的各種出產,周秉昆並沒有去黑市出手,所以沒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
周秉昆每個月花的錢,也可以說是有數的,把糧食本,副食本的定量買完,花十來塊錢。
平常家裡的日常開銷,看電影,買汽水,買酒,糕點,買煤,買布料,電費,冬儲,光明的學費等等,平均一年有個二百塊錢也就差不多了。
家裡的大件,早在周秉昆和鄭娟結婚之前,都已經置辦齊全。
家裡這些年買的還算值錢的大件,就是買了兩台電風扇,總共也才花了一百五十塊錢。
所以周秉昆這麼些年,收入和支出都還是挺明白的。
工資方麵,這麼些年,周秉昆手裡就剩下了八百塊錢。
平常給鄭娟的家裡的生活費,這麼些年,積攢下一二百塊錢,在鄭娟手裡放著。
加上簽到了八年,周秉昆一共也就是有二千五百塊錢的存款。
能積攢下來一些錢,還是多虧了這麼些年,周秉昆沒有怎麼去黑市消費過。
周秉昆家裡能保持著不錯的生活水平,都來自於係統簽到和小世界的出產。
李素華還有每個月周誌剛寄回來的二十塊錢,每個月也會為家裡花上一點。
其他普通家庭想要保持一個不錯的生活水平,攢錢就不太可能了。
這些錢對於普通人工人家庭來說,不能算少。
但是對於需要置辦起一個家的周秉昆來說,不能算多。
騎著自行車在黑市轉了一圈,周秉昆就對近期的黑市物價有了一些了解。
供銷社,糧店,規定的市場價格雖然一直都沒有什麼變化。
但是黑市裡麵,各種物資的價格還是隨著需求在不停的變化著的。
看各種物價變化,也能看的出來老百姓對物資的需求。
隨著糧食每年的增產,豐收,糧票和黑市糧食的價格穩定了很多。
黑市的糧票和糧食,也變的沒有那麼搶手。
一些魚,肉,蛋,水果,比之前的時候,價格要高上一些,也好賣上了挺多。
隨著北大荒的不斷開發,東北就真的是成為了大糧倉。
看的出來東北這邊,已經算是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老百姓已經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已經從要吃飽的階段往要吃好的階段過度了。
了解了一下大概物價,周秉昆離開了黑市。
沒有準備把自己手裡的物資,在黑市擺攤慢慢出手。
還是要找票販子,二道販子做大單生意,省心省事。
...
“娟兒,你找找咱們家放書的那口箱子,把初中課本,高中課本都幫我找出來。”
回到家之後,周秉昆就先讓鄭娟把課本給找出來。
以周秉昆的文化水平,參加這一次最簡單的高考,當然是沒有複習的這個必要的。
把書拿出來,就是給彆人看的,讓彆人知道學渣周秉昆,有為高考做準備。
也表示一下自己對複習的急切,給李素華和鄭娟一個,周秉昆請假在家複習的理由。
鄭娟一邊翻箱子找書,一邊問“你怎麼想起來找這些了?”
“我準備參加十二月份的高考,時間已經沒剩下多少了,我要抓緊時間複習。你還不知道要高考了的消息嗎?”
整天圍著家務轉的鄭娟,對於這些社會上的事就沒有那麼關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