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妙妙有時間感歎雪漂亮的時候,已經是周秉昆一家回來的第二天了。
第一天還是要忙著打掃,收拾家裡,采購物資,忙了一個不可開交。
以前回來的時候,孩子小顧著自己玩就行,現在長大了,也可以幫上忙一起收拾了。
“妙妙,你喜歡雪,這次可以看個夠了。咱是東北人,還是差了你的雪看嗎,我查了吉春的天氣,這次咱們回來的這些天,沒有幾天不下雪的。”
吉春這邊的天氣,想要過年的時候下雪容易,天天都是晴天才不可能。
“爸,我想去外麵滑冰去。”
“想看雪,想滑冰,有的是時間給你玩,妙妙,過來幫媽把飯菜,端出去,先把早飯吃了再說。”
鄭娟笑嗬嗬的喊道,回了吉春,鄭娟心情挺好。
周秉昆經曆的多,家鄉情節沒有那麼重,鄭娟不一樣。
在北京生活了那麼多年,還是會覺得吉春才是自己的根。
“你媽說得對,先吃完飯了再說,吃完了飯,你帶著弟弟,陪你舅舅舅媽出去玩,逛一逛咱吉春,我跟你媽,先回光字片一趟去。”
“爸,我和舟舟不跟你們一起回爺爺家啊?”
“你們跟我們回去了,誰帶著你舅舅舅媽出去玩啊?”
這隻是一個借口,老周家情況不一樣,孩子要不要回去,要周秉昆先回一趟,看看老周家是什麼情況再說。
...
吃過了早飯,一家子分了兩邊行動,拿了些京城特產,周秉昆帶著鄭娟回了光字片。
“秉昆,是秉昆嗎?”
“孫大娘,是我,我回來過年。”
雖然幾年沒回來,但是回來之後,光子片還是熟悉的味道。
其他地方日新月異,但是光字片,隻有日複一日的破敗。
還好的是,前幾天都在下雪,到處都是白茫茫一片,這些老房子,看著還挺漂亮,掩飾了一些光字片的破敗。
光字片的路,還是一樣的難走,怪不得街坊鄰居,也不念周家點好的。
周秉義副市長乾了好幾年,都沒想過,把光字片的路修一修的。
不說用水泥沙子做硬化,就是用點渣土墊一墊的,街坊鄰居也不會一點不念好的。
可能閒言碎語,風言風語的太多,太怕有更多的閒話,就是光字片也占不到周秉義一點光。
“媽,媽,我們回來了。”
回到老周家,周秉昆也像回到了從前,進門之後,就是大喊。
有點像當初在木材廠上班,下班回來的時候了。
“秉昆,娟兒,你們回來了,來裡屋吧,裡屋暖和。”李素華出裡屋迎了出來,態度不錯,對周秉昆和鄭娟算是熱情。
“這是給您帶的特產,都是你在京城住的時候,喜歡吃的東西。”
周秉昆把帶過來的東西,放到了外屋的圓桌上。
李素華喜歡吃的主要還是京城的糕點,這一輩子大多都喜歡吃這些。
“東西就放這吧,來裡屋,讓你爸看看你們,你們這二年沒有回來,他老惦記著你們了。”
李素華一手拉著周秉昆,一手拉著鄭娟,就要拉著兩個人進裡屋。
李素華跟周秉昆通話,幫助老周說好話,是這一年多,新加的習慣。
周秉昆也沒聽老周自己說過惦記什麼的,所以李素華說的話,當然是當不得真的。
李素華說這些,應該就是想調解一下周秉昆父子之間的矛盾。
緩和一下父子兩個人的關係,在周秉昆這邊幫著老周說好話。
周秉昆大膽的猜一下,李素華在老周跟前,應該也沒少幫著周秉昆說好話。
“不著急,我們都回來了,還有什麼著急見的。您現在的身體怎麼樣啊?”
“電話裡麵不是都說過了嗎,我現在身體挺好的。也就是以前的那點老毛病,都沒怎麼犯過了,難受了吃幾天藥也就好了。”
李素華的三高,老寒腿,都算是老年的常見病,平常主意保養,吃藥控製,問題就不大。
老周回來之後,不用一直惦記著想哭,角膜炎也沒有再犯了。
“電話裡麵,有可能報喜不報憂,這不是我要親眼看看,才能確定嘛。”
簡單的看了一下李素華,從精氣神上周秉昆就確定李素華的身體,要比前兩年好一些的。
事實上證明了有個好心情,對於身體健康很重要。
“那你親眼看到了,媽的身體現在確實挺好的吧。”李素華笑嗬嗬的,活動了一下胳膊,腿,給周秉昆證明看。
“是不錯,看著比一般的老頭老太太,身體都要好了。”
周秉昆應道,李素華這個年代的人,體力活做的多,所以看上去才比較顯老,其實李素華都還沒有七十的。
鄭娟媽鄭大娘,跟李素華年紀這麼大的時候,還可以推著車,在外麵走街串巷賣冰棍的。
“是吧,媽也是...”
“孩他娘,我渴了,給我倒點水喝?”
外屋聊的熱鬨,可能是老周一個人在裡屋,覺得自己被無視,心裡不舒服,朝著外麵喊道,吸引注意力。
“倒水...你看你們來了,媽隻顧著高興了,都忘記了給你們倒茶喝。”
說著話李素華就找暖水壺,準備給老周,周秉昆,鄭娟倒水。
“媽,我們自己來就行,這我們也不是到了彆人家。”
鄭娟攔住了李素華,自己過去倒水。
就算是搬出去了十幾年,對這個家還是很熟悉。
隻能說這個家,就是過去了十幾年,變化也真的很小,大部分東西,都是用了幾十年的,就是茶葉也都在原來的抽屜放著的。
“媽,保姆出去買菜了,還是回家過年了?”看到保姆沒在,周秉昆問道。
“這都臘月二十七了,家裡什麼都有,哪還用出去賣菜的,小蔡回家過年了。”
具體周秉昆也問太詳細,隻是知道,家裡的保姆已經換了好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