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王滿銀也是經過思考的,每天不是在山上發呆的,想了好多,想賺錢,原西縣的情況,因為馮世寬這個一把手的問題,歪門邪道之類做生意的路子是走不通的。
就連做個黑市,市場不大,都需要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票據都發行多少年了,差不多算是壟斷行業了。
做正經的就離不開,罐子村這個集體,也沒有發展私人經濟的土壤,幫著罐子村發展起來,王滿銀家的收收入自然能水漲船高,而且幫助這些罐子村村民,也算是回報一下村民這些年的幫助。
雖然肯定有人,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貴,但是集體的日子也過不了多久了,這種事情發生之前就該散夥了。
所以要從本地優勢出發,農民就指著土地,但是這是黃土高原,不是關中的沃土大平原,土地肥的流油,隨便撒把種子,都比罐子村早出晚歸的產量高。
罐子村的這些農田,就算還是一些潛力,也就是吃村民吃高粱麵,棒子麵和白麵的區彆。
想種糧食吃飽有希望,想賺錢就不太可能了。
所以還是要發展種植經濟作物,這個先不考慮,田裡想種什麼,村裡還沒有那麼自由。
最適合先發展的還是畜牧業,豬牛羊最合適的還真就是養羊,罐子村已經比其他村子規模大了,但是還是有一些落後的,據王滿銀這段時間的觀察,生產隊的羊群規模上不去,問題出在了飼料上麵。
羊群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來自於放牧,然後就是乾草。
王滿銀了解的青儲技術並沒有,不提牛羊會少了很大一部分的飼料來源,乾草,各種秸稈的營養價值也損失了很多。
當然了各種秸稈在農村也不會浪費,現在都是當成了柴草給分了下去。
但是在農村,就算是陝北不好長大樹,但是真的辛苦一下,柴火還是不缺的,燒火做飯,取暖浪費這些秸稈的價值。
等合適時機,王滿銀在村裡掌握了一定話語權,摘掉了自己這個二流子不靠譜的印象之後,還是要建議罐子村,擴大羊群養殖規模的,一百多頭,也就是現在和其他村子對比顯得多,以後一個家庭養殖一百多頭,都沒問題,隻是會辛苦一些罷了。
王滿銀和兩個後生說,學好放羊的技術,以後娶媳婦不是問題還真不是忽悠,自己養殖要比進城賣力氣打工有發展多了。
“放羊能有什麼出息,我又當不上飼養員,還是下地有出息,說不定我也能當生產隊隊長!”王滿意還有當領導的遠大誌向,說不定罐子村的村支書,也在王滿意的計劃之中。
“行啊,那你就好好乾,希望你能和我小舅子一樣十八歲能就被推舉為隊長。”孩子有夢想還是要鼓勵的,雖然也不可能實現。孫少安的事跡,也鼓勵了石圪節的一大批年輕後生年紀輕輕想當生產隊隊長的夢想。
上午的活這也就算是忙完了,王滿銀家裡還是有變化的,有糧食之後起碼也改成了三頓飯,每天放羊中午都回來,還能回家吃飯休息一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