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也長到了電工一級工的標準工資,三十三塊。
去了一趟後勤,再出來周秉昆就多了一個電工工具包,一條牛皮的電工腰帶,看上去就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東西都是二手貨,但配備上了之後,在木材加工廠一樣的引人注目。
木材加工廠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不多,任何一份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在木材加工廠地位都高人一等。
“秉昆,你可以啊,不聲不響的就玩了一個大的,調到電工班去了。”肖國慶驚訝的說道。
“昆兒,你是怎麼進去的啊,電工班的老李,收你做徒弟了?”周秉昆的一身電工裝扮,讓孫趕超也是瞪大了眼睛。
“那沒有,沒有收徒弟,我自學考的電工證,所以就進電工班了。”
“不愧是你們老周家的人啊,個個都能學習,不說你哥你姐,都考上重點高中,成績還都能那麼好。就是在學校學習不怎麼樣的你,自學一下都能考個電工證。”肖國慶說道。
周秉義和周蓉兩個人學習成績那麼好,倒是讓周秉昆,自學電工這件事情,顯得沒那麼突兀了。
老周家人知道原本的周秉昆真的不聰明,也是周誌剛經過多年的棍棒教育,才確認的。
在不了解真相的外人看來,哥哥弟弟都能學習好,同樣的種,周秉昆學習不好,就是原本的周秉昆不愛學習了。
“昆兒,進了電工班可是一件好事,怎麼說你都應該請個客了。”趕超湊熱鬨說道。
“沒問題啊,下班了你們跟我回家,咱們一起喝一頓。”
飯館就不要想了,沒有糧票是吃不成飯館的。
有係統簽到,不缺吃不缺喝的,周秉昆完全也沒有準備糧票的必要。
這段時間,周秉昆花錢真的不多,就是買了一些小雞小鴨小鵝,一隻也就一毛錢到幾毛錢,一共也就花了一個月工資。
剩下的錢,周秉昆都存著準備儘快買自行車了。
著急買自行車,也不隻是周秉昆占用錢的借口。
這種每天要跨區上下班的情況,真的是有買一輛自行車的需要。
也不是周秉昆一個人在攢錢,就是肖國慶和孫趕超這種家庭條件不寬裕的人家。
為了工作方便,也都在攢錢,準備先買上一輛自行車。
下班了之後,周秉昆到供銷社買了幾瓶啤酒。
準備了兩道菜,一個酸辣土豆絲,一個醬炒蛋,三個人在家裡喝了一頓酒。
土豆價格便宜,即能當主食,又能當菜的原因,李素華本就在家裡準備了不少。
雞蛋是李素華在家裡養的雞下的蛋,到了天氣暖和的時候,母雞產蛋也到了高峰期。
過了年,到了現在,老周家家裡現在還有三隻母雞。
這三隻母雞李素華照料的還挺精細,母雞除了白天被放出去自由覓食之外,李素華每天還投喂麩糠,菜葉之類的補充。
三隻母雞平均下來,一天可以下兩個雞蛋。
這些雞蛋除了作為日常李素華,和街坊鄰居的人情往來之外,剩下的就成了母子兩個補充營養的主要來源。
也就是有了這些雞蛋,李素華過日子,就更節省了起來。
除了母子兩個的定量之外,李素華不會去多花一毛錢。
周秉昆自己的工資,由自己掌握,沒有給李素華上交。
手裡有錢,周秉昆經常把係統簽到的各種東西拿回家,也就有了過得去的來路。
等每個人兩瓶啤酒喝了,包米麵大餅吃了,吃飽喝足散場,各回各家之後。
李素華走了過來,對著周秉昆一臉期待的問道:
“秉昆,我聽你們幾個喝酒的好像在說,你是遇上什麼好事了?”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調了一下崗位,我現在乾電工去了。”
李素華沒有周秉昆想象中的歡喜,反而一臉的擔心:“秉昆,你怎麼乾電工去了?你會做這個嗎,要不還是回去做搬運工吧,‘電老虎’實在是太可怕了。”
‘電老虎’以後會有很多的含義,改革開放之後有指電力部門貪腐的,有指哪些工廠,哪些設備是用電大戶的,但是在這個六七十年代,‘電老虎’就隻有說用力安全,形容電有多危險的意思了。
“媽,我會這個,我也是考到了電工證,才被調到電工班的,你就放心吧,不會出現什麼安全方麵問題的。”
周秉昆把自己的電工證,掏出來了給李素華看。
不認字沒關係,李素華最相信的就是政府蓋的各種章。
至於周秉昆已經成了一級電工,工資也漲了十五塊,一大截的事情,周秉昆就沒有彙報了。
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又囑咐了好幾遍周秉昆要注意安全,李素華才暫時放了心:“秉昆,既然你有這種好事,就寫信給你爸,哥,姐的都說一聲吧,讓他們也替你高興高興。”
“上一次發出的信,都沒有收到回信了,這又要寫啊。”丈夫,兒子,女兒都走了之後,李素華寫信的癮是越來越大了。
李素華一瞪眼睛,然後說道:“讓你寫就寫,哪來的那麼多話,先給你爸寫,把你姐的情況,也都和你爸說一說。”
周誌剛最偏疼的女兒,周蓉往貴州潤了之後。
知道周誌剛會生氣,直接就不認周誌剛這個爹了,給家裡寫信,給周秉義寫信,就是不給周誌剛聯係。
雖然周蓉寫的信,並沒有什麼實際內容,周秉昆已經替李素華收到三封周蓉的來信了。
周蓉是一點乾貨不講,每次都是簡單的問候一下,然後就是一大篇描寫貴州風景的散文。
每次給李素華讀信,都需要周秉昆給解釋翻譯一下,文藝女青年周蓉明顯還沒有受夠生活的毒打,還有閒心文藝。
就是這樣毫無營養的信,周誌剛都收不到,又拉不下當爹的臉,主動的先周蓉聯係,隻能從李素華和周秉昆這裡間接的了解一點周蓉的消息,周誌剛這個周家的嚴父,現在搞的和笑話一樣。
周誌剛的生活倒是挺簡單,就是在大山深處,搞各種基建。
因為保密原則,也不能多說,不過作為一個瓦工,工作就是不停的做工程,砌牆,並不會有什麼變化,新鮮事。
周秉義就很幸運了,當然了也和周秉義學習成績好,有文化有關係。
有能力又有運氣,還沒有吃多少苦,開多少荒,就被調到了兵團師部做教育工作。
又和自己的對象郝冬梅的插隊的農村距離不遠,事業和愛情雙豐收,兵團生活可以說過的美滋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