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會完,又過了元宵節,就算七十年代過年的氛圍很濃厚,春節也算是徹底過去了。
周秉昆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天去木材加工廠上班去。
因為計劃經濟的原因,木材加工廠的效益和之前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彆。
但是廠裡因為老人退休,新人進廠,需要養活的人越來越多。
工資,退休,醫療,福利,廠裡開支越來越多。
廠裡的總收入沒有大的增長,開銷越來越大。
想解決經濟問題,隻能開源節流。
木材加工廠客戶很固定,不存在開源的問題,隻能選擇節流。
職工的工資和醫療這方麵開支,關乎生存沒辦法節省。
隻能減少其他方麵的開支,廠領導考慮之下,就削減了關於生產設備方麵的支出。
各種機器設備,線路,能湊合用就湊合著用。
設備老舊,線路老化,所以周秉昆雖然技術比以前高了許多,但現在的工作反而比之前還忙了一些。
工作多做了不少,也沒有什麼獎勵。
因為廠裡沒錢,所以也就沒能力給職工提升技術等級漲工資。
周秉昆成為二級電工月工資38塊之後,也就再沒有漲過工資了。
這份工資,夠夫妻兩個帶一兩個孩子,一家三四口人生活。
對於有係統簽到,有小世界補充的周秉昆來說,這麼多工資足夠生活的挺好。
但是對於一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來說。
一級工,二級工一個月三十多塊錢的工資,這份錢就會變的挺緊張了,需要算計著花。
到了四月份,挺平平常常的一天,周秉昆剛把自行車停到院子裡麵,就聽到了李素華喊:
“秉昆,家裡來客了。”
這是李素華聽到了周秉昆回來自行車響,喊周秉昆這個老周家的唯一男人待客了。
“這是…”
周秉昆進屋了之後,看到的是一個沒有來過周家的陌生中老年男人。
“這是雜誌社的,要找你姐夫的。”李素華介紹道。
穿一身中山裝的陌生人,伸出來手自我介紹道:“你好,我是江遼出版社,金土地雜誌的,我叫邵敬文。”
周秉昆伸手跟邵敬文握了握手:“你好你好,我是周秉昆,紅星木材加工廠的。”
“我今天過來,是想找馮化成馮老師的,想找他約份稿。”
“秉昆,過年那段時間,邵老師就已經來過家裡了,找你姐夫約稿的事兒,已經跟你爸說過了。”李素華在旁邊補充道。
“不就是約稿嘛,我把馮化成的地址給你,你直接給他寫信約吧。”
邵敬文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合格的文人,但周秉昆不認為,兩個人有多接觸的必要。
亂說話,亂寫文章都是會惹事的,乾脆就讓邵敬文和馮化成直接聯係了。
說完話周秉昆就找筆和紙,給邵敬文寫了馮化成在貴州的地址。
接過來了地址之後,邵敬文還是的一臉為難:“馮化成馮老師是著名的詩人,我怕他看不上我們這地方雜誌社,所以還要你們…”
“我懂,我懂,其實也不用我們幫忙說好話的。你寫信的時候,就跟他說,這是我爸已經答應你的,他指定給你們投稿。你是不知道啊,我爸和馮化成處的老好了,他肯定給我爸這個麵子。”
邵敬文這一趟趟的往周家跑,就是希望利用馮化成是周家女婿的關係,讓馮化成給金土地雜誌寫稿。
“對,我家女婿可以,和我家孩子爸關係好,我們家老頭都拿他當親兒子的。”李素華也幫腔道。
李素華對邵敬文一直都挺熱情的,單是邵敬文這個文人上自己家來,就讓李素華覺得倍有麵子。
“好,那我就先走了,等什麼時候馮老師回來了,我再上家裡來拜訪。”
“吃過飯再走吧。”李素華客氣道。
“不吃了,回去還有事呢。”
“那你慢走,等什麼時候馮化成回來了,我讓他到雜誌社找你去。”
“不用不用,我上家裡來拜訪。”邵敬文誠懇的說道,看的出來馮化成在文化界還真是有一點地位的。
把邵敬文送走之後,李素華驕傲的說道:“秉昆,你現在不說你姐夫是沒用的老男人了吧,沒有你姐夫,邵老師這樣的人,怎麼會登咱們家門。”
“馮化成有用沒有用,現在說還太早。他馮化成要證明自己有用,起碼也要等他投的稿能登上了雜誌再說。現在這邵主編來咱們家,來的歡,等馮化成投的詩,寫的不行,這主編也就不會再上家裡來了。”
周秉昆也不知道,這個女婿李素華都沒有見過,怎麼就對馮化成的印象那麼好了。
“周秉昆你怎麼每次都是這樣,就不能讓我多高興一會兒。”李素華不樂意的說道。
“秉昆,你就不要再說了。你把姐夫的地址給了邵老師,這件事就跟咱們沒有關係了。”鄭娟在旁邊說道。
“好,我不說了。”
李素華的興頭,已經被周秉昆掃了去,周秉昆就沒抓著一直說了。
“你是不說了,你是把什麼話都說完了,才不說了吧。”李素華不依不饒的說道。
“我還真沒有說完,我說這些,是為了不讓你出去瞎得瑟去。我怕的是你在外麵把你女婿能登雜誌的牛,都給吹完了,到時候你女婿的詩沒有登上雜誌,你該怎麼麵對街坊鄰居。”
李素華要被打了臉,周秉昆跟著也尷尬的。
“周秉昆,你說這話就有點酸了啊。”
“這有什麼好酸的,我要想登報紙,登雜誌,分分鐘的我就能登上去。”
周秉昆不屑的說道,自己雖然沒有創作能力,但是沒被發表過的優秀的詩和文章,還是記得幾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