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回吉春就沒能帶著光明了,國慶這種大日子,藝術團有演出。
光明沒有假期,提前安排了演出任務,也不好更改,就周秉家一家四口回來了。
光明在單位住上幾天,有同事照顧,沒有幾天周秉昆一家也就回來了。
也沒有太長時間,國慶是周六,連放假帶請假的,一周帶兩頭的星期,也不過九天的時間。
回家了之後,首先要把家裡給收拾一下,自不用說。
這幾年周秉昆一家,確實回來的時間不多,就是回來了,在吉春待的時間也不長。
如果不是一家子人,還帶兩個孩子,住家裡自由舒服的話,其實住旅館也挺方便。
吉春雖然其他方麵改變不大,但是服務業,還是與時俱進很多的。
這幾年下來,還是多出來一些,對外營業的比較高檔的酒店,賓館,招待所的。
不像以前,如果沒身份,就是有好的招待所也住不進去。
都是一些效益不錯的單位,還有餘力可以再投資。
不管是什麼企業,隻要有錢,就可以發展出來一些三產。
衣食住這三個行業,又算是門檻最低的行業,所以發展這幾個行業的也就最多。
創收是一方麵,也可以把單位裡麵的閒人,都給利用起來。
好多企業也不強求,這些產業有多少的盈利,能解決了這部分工人的工資就行。
“舟舟,你爸我和你媽,就是這個房子裡麵結的婚,如果不是你爸我好好讀書的話,你現在應該就是住在這種地方,住在這種土坯房裡了。”
看著更加破敗的光字片,還有周家老屋,周秉昆還對自家兒子勸學了一波。
這孩子有點調皮,成績相比他姐還是要差一些,區區的小學,考試都沒有滿分,有點沒好好學了。
“爸爸,隻要好好上學,上了大學,就可以不住這種地方嗎?”
“那倒也不一定,還是要上個好的大學,上個大學不夠好的話,你以後還不一定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周蓉就是一個例子,也是上了大學,又上了研究生。如果不是回來啃老,就是這樣的房子都住不上。
站在門口沒聊幾句,李素華在屋裡透過窗戶,看到了周秉昆一家,“秉昆,你們可算是回來了,你們回來了咱們家就團圓了。快進屋啊,你們一直再外麵站著乾什麼?”
“站在外麵看看,咱們這光字片,還真是這麼多年就沒啥變化。”周秉昆說完,領著一家人進了屋。
就算吉春發展的慢,這時間也很快就進入到九十年代了,也有不少的地方,都在大興土木,蓋起了高樓大廈,
然後再來到光字片這種地方,就會很有割裂感,很有夢回五六十年代的感覺。
“妙妙,舟舟你們想奶奶了沒有,咱們又有好長時間沒有見過了?”
進屋之後,李素華就拉上了兩個孩子,進裡屋,上炕聊。
“想了想了。”
兩個孩子倒是對於拖鞋上炕這一套禮節很習慣,不愧是東北的孩子。
雖然在東北生活的時間短,但說普通話都有一股子的大碴子味,絕對能證明這倆是東北的孩子。
跟兩個孩子親熱完了,李素華指著坐在炕尾,抽煙的周誌剛介紹道:“這是你們爺爺,妙妙你還記得你爺爺吧,舟舟可能就不記得了。”
“爺爺。”女兒喊了一聲,兒子就真的不認識周誌剛了,看向了周秉昆,鄭娟,想尋求肯定。
“舟舟,叫人啊,這真的是你爺爺。”鄭娟拍了一下孩子說,“爸,這孩子有點靦腆,認生。”鄭娟解釋了一下,也算和周誌剛打過了招呼。
這操作似曾相識,當初李素華跟周秉昆說話,就喜歡拍拍打打的。
周秉昆和周誌剛對視了一眼,彼此都確認了一下,都還在生對方的氣。
“哎,好。”老周尷尬的應了一聲,然後對兩個孩子討好的說道:“我給你們拿點零食吃吧,家裡有罐頭。”
老周那邊和兩個孩子尬聊著,能交流下去,多虧了鄭娟把兩個孩子教的足夠禮貌,要不然哪有小孩,喜歡和陌生老頭嘮的。
“媽,這是怎麼回事啊,大過節的,家裡連個人都沒有?”周秉昆這邊和李素華嘮了起來。
“這不是過節了嘛,你哥和你嫂子,在他們家過。玥玥找同學玩去了,周蓉和化成也出去參加什麼文化圈的活動了。”
“這大過節的,就把你們兩個單扔家裡了?”
知道兩家照顧的不會有多儘心,但也沒想到,這兩家人在這大過節的時候,也不敷衍一下老兩口的。
“過節不過節的都一樣,我都習慣了,今天你們一家在這吃吧?”
“還是不在這吃了,都這個點了做起飯來多麻煩啊,我請你們兩個去外麵吃吧。”
周秉昆看了看時間,已經十點多了,買菜,做飯,想做點樣出來,肯定是來不及了。
周秉義,周蓉兩家,乾活的人都沒在,要做飯還是要周秉昆兩口子來,周秉昆就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乾脆就選擇出去吃了。
“出去吃啊,出去吃也行,咱們吉春現在開了好多大飯店,好餐館的,媽都沒有去吃過。”
李素華樂嗬嗬的答應了下來,對在哪裡吃飯,倒也沒有強求。
“那就收拾一下,咱們出去吧,早點出去,看看咱怎麼過去方便。”
周秉昆倒是看到吉春也有出租車了,就是還沒試過好不好攔車。
然後就是攙扶著李素華,閨女,女兒下了炕。
剩下一個周誌剛,自己步履蹣跚的下了炕,可能被周秉昆區彆對待,感覺到了委屈,然後喊道:
“周秉昆,你就一直不準備跟我說話了嗎,就算我以前有什麼做的不對的,但我是你爹,你至於十幾年都不跟我說話,不跟我聯係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