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盛長柏喜歡麵癱,看著嚴肅,像過世的外公。
王若弗就一直覺得,生了盛長柏這個兒子,是給自己生了一個爹。
盛長柏擺臉,王若弗直接就要虛上三分。
“那齊小公爺多優秀的一個少年啊,家室,容貌,品相,學問”
著急了之後,王若弗什麼都能說出口,這本不該是和盛長柏討論的事。
王若弗本來挺高興,齊衡來盛家借讀。
王若弗很願意,明顯帶著了幾分考察女婿的心思。
雖然如蘭才七歲,但是這古代指腹為婚,定娃娃親的都那麼多,七歲就考慮婚姻大事,也不能算過分。
“齊小公爺是一個外男,妹妹們已經都以過髫年,怎能不注意一點男女大防?”
盛長柏裝作沒有聽懂王若弗意思,繼續黑臉說道。
自己還是一個少年,哪好這麼明白婚娶的事情。
說透也跟王若弗解釋不清楚,不能說如蘭和齊衡的家室不般配。
對於王若弗來說,父親太師,母親誥命,公公探花,婆婆侯府嫡女,就沒有自家配不上的人家。
“氣死我了”這種事情,王若弗也不好跟盛長柏說透,隻能自己生悶氣。
“母親,您要多注意身體,大姐姐就要出門,家裡還有不少的事情需要母親操勞。”
華蘭才十五歲,就要嫁人,這個年齡還是太小了一點。
身體都沒有長成,要結婚嫁人,生兒育女,生育的風險,還是太高了一點。
盛紘倒是有留華蘭在家裡,多待兩年的想法。
但是頂不住,袁家紹已經是一個大齡剩男,等不及的要成婚。
按著大周朝人口,三十多歲的平均年齡來看,袁文紹已經度過來大半輩子。
就算袁家處於社會上層,平均壽命要更高一點,也不過五十多歲。
不快點娶妻生子,袁文紹就不一定能有看到孫子的機會了。
“去吧,我這生的是什麼兒子啊!”
出門了之後,盛長柏還能聽到王若弗的抱怨。
王若弗這個親娘對盛長柏都不滿。
林檎霜林小娘,對盛長柏就更不滿了,不讓盛家女兒,和齊衡在一塊念書,氣的林檎霜都不知道摔了多少碗碟。
王若弗和林檎霜針鋒相對了十幾年,思想倒是真的能想到一塊去。
林小娘同樣為墨蘭,看上了齊衡。
因為過來借讀,儘一下禮數,齊衡拜見了王若弗和盛老太太。
王若弗好賴還親眼看了一眼齊衡,林檎霜都沒見過齊衡。
隻是聽到一點傳言,就替墨蘭看上了齊衡。
也不能說是單看上了齊衡,隻要是高門大戶家的兒子,就沒有林檎霜看不上的。
為了墨蘭,以後能過上好日子,誓要把墨蘭,娶入高門。
不過氣歸氣,林檎霜也沒辦法,直接找盛長柏掰頭。
家裡後院宅鬥那點事,暫時還波及不到前院。
林檎霜也隻能暗暗算計著,什麼時候陰盛長柏一回,出出氣。
……
盛家的事情,還是盛紘這個家主做主,隻要盛紘做了決定,王若弗的抱怨,林檎霜的憤怒,其實都沒有什麼用。
沒過幾天,盛紘就請到了一位女夫子,在內宅開了一處學塾,單獨給女孩們授課。
盛紘對女兒要求不高,沒有準備給盛家培養出來什麼大才女。
隻要幾個女兒,能夠讀書明理就行,學一點,孝經,女訓,女戒的就足夠。
論語,孟子,詩,禮,對於女孩來說,隻是課外讀物。
處理了齊衡來家裡借讀這件事之後,盛家無事發生,盛長柏的日子又進入了正軌。
對於盛長柏來說,齊衡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同學。
思想不和,興趣不投,盛長柏也不可能和齊衡,成為什麼特彆好的朋友。
讀書,練字,習武,盛長柏的日子過也算是充實。
莊學究這個科舉名師,水平很好,講起來各種經義的時候,會穿插各種的曆史典故,聽起來也是妙趣橫生。
講經義,能講到這個程度,確實能激發出不少學生的向學之心。
無論古今,能稱得上是名師的人,確實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大周朝的學術思想也算是開放,在儒家這個大前提之下,充斥著不同的學術思想。
對於各種經典經義,也都有各家的獨自解讀。
大周朝的讀書人,把書讀的很靈活,對於孔孟之言,怎麼合自己的思想,就怎麼樣的斷句,怎麼樣解讀。
這就有了,科舉要了解主考官喜歡的必要。
和主考的思想不合拍,文章寫的再是花團錦簇,也沒什麼用。
所以說科舉是一件係統的工程,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不單是自己讀書好就可以。
從大周朝立國幾十年到如今,科舉也經過幾次的大改。
原本最重要的一門詩賦,給取消了掉了。
讓盛長柏看,可以說一大善政,寫好了詩賦,一不能治國,二不能安邦,確實沒什麼大用。
四麵楚歌,四麵皆敵的大周朝,現在確實不應該考慮那麼多藝術性的事情。
還是考經義,能明理明思,考策,考論,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能挑選出治理國家的人才。
可以說大周朝改革科舉的皇帝,也是明白人。
寫字,對盛長柏來說,也是一件喜歡做的事情。
老盛家詩書傳家,畢竟已曆三代,收藏各種的名家字帖不老少。
能有機會臨摹各種名家字帖,怎麼都是一件好事。
練武也是盛長柏一直以來的一大愛好,不會覺得枯燥,玩過兵器之後,盛長柏發現還是有武器在手,才是真的練武。
盛紘對兒子的功課盯的挺緊,還是考慮莊先生的年紀大了,才給學塾定下來十日一沐。
休息時間不多,來到這汴京,盛長柏都沒有出去好好的玩過。
在城裡還算是逛過幾圈,但進去到汴梁之後,盛長柏還真沒出城。
但這段時間的生活,盛長柏也基本滿意。
來到這個年代,盛家這種家庭,考中進士之前,盛長柏確實都不應該放鬆。
三年才能考一次進士,一次考不過,就要再等三年。
三年之後又三年,認識才有幾個三年,時間真的耽誤不起,不管是古代,還是後世,學生都一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