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第一天入值_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十七章 第一天入值(1 / 2)

也不用擔心伯爵府沒錢,袁家不管怎麼樣,總有一個世襲的忠勤伯爵位。

大周朝伯爵的俸祿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不行就讓袁家以後的伯爵俸祿抵債。

袁家如果真要把華蘭的嫁妝造完,伯爵俸祿要上百年,才能還的上的話,乾脆這伯爵爵位,就讓自己的大外甥,承襲就得了。

一筆也寫不出兩個袁字,等華蘭生了男孩,那也是袁家的嫡出血脈。

盛長柏如果地位夠高的話,操作一下,讓大外甥承爵不算多過分的事。

雖然盛長柏一直覺得大周朝武將勳貴地位不高,不如其他朝代的爵位有含金量。

但是這畢竟也算是幾百年的金飯碗,什麼都不做,就有幾百年的富貴。

這是可以傳承十代人的富貴,能給大外甥,為什麼不給。

錢不錢的無所謂,買個京郊上百傾的地,傳承下去,也能保證有這麼些收入。

重要的是有個爵位,怎麼也不會被微末小官或者是鄉紳胥吏給拿捏了。

“二郎,我在袁家過的還可以,你姐夫對我還不錯,你和父親不用這麼為我太過勞心。”

華蘭寬慰著盛長柏道,袁文紹對華蘭是還可以,但也就是還可以而已。

婆媳有衝突的時候,袁文紹還是占自己母親那邊。

畢竟這是以孝治國的大周朝,娶了媳婦忘了娘的情況,還是挺少見的。

這個時候的男人,還是認同,婆媳不合,鬨的兩不相容之後,就休媳婦的道理。

媳婦休了可以再娶,想換就能換。但是親娘隻有一個,想換個親娘,那是不可能的。

“大姐姐,這不算什麼勞心,如果你受了委屈,我們都不能出頭的話,我們父子還有什麼麵目立足於朝堂。”

盛長柏進入朝堂之後,走的肯定不能是盛紘那樣八麵玲瓏的性子。

局勢不同,目標不同,當然就不適合選一種處事風格。

“大娘子,莊姐兒來了。”

女使後麵,跟著孩子的奶媽,把孩子給抱過來了。

孩子和女使過來之後,這個問題就不能接著聊了。

盛家給華蘭陪嫁的女使,對華蘭還比較忠心。

畢竟這些女使的父母兄弟,都還靠著盛家生活。

但是袁家給華蘭安排的人,還是忠心於袁家的,哪能當著這些人討論這個。

看了看外甥女,陪著華蘭又閒聊了一會兒,盛長柏就離開了伯爵府。

因為忠勤伯爵府,已經靠近了外城,盛長柏騎馬回家,也要好一會兒,還是要早回。

袁家這伯爵府,除了因為規製,比盛宅修的門頭大一點。

不管是地理位置,配套環境,還是占地麵積,建築材料,都是遠不如盛宅的。

開國時候,太祖賞賜給第一代忠勤伯的內城大宅,早就在袁家參與謀逆的時候,讓先帝給罰沒了。

就袁家現在住的伯爵府,袁家的家底也買不起,是現在的皇帝,給袁家翻桉的時候,看著這一家可憐,賞給這家的。

不怪彆的勳貴會覺得忠勤伯落寞,都不帶袁家玩。

其他的勳貴的都住在內城,隻有袁家快住到城外去了。

二環內對比五環外,彆的勳貴看不上袁家也是應該的。

就是二王相爭,以邕王、兗王為首的兩夥人,狗腦子都要打出來了,也沒人來拉攏忠勤伯爵府。

既沒權更沒錢,沒一點能值得讓人拉攏的地方。

休息了一天,第三天盛長柏,穿戴好了綠色官服,頭頂長翅烏紗帽,來到了皇城西北的秘書省。

也是盛長柏進士科及第的原因,被皇帝賜予了綠袍。

要不然以盛長柏的品級,也就隻配穿一穿青袍。

報到之後,就被分配到了崇文苑邵文館。

崇文苑是國家圖書館的統稱。

崇文苑包括了,昭文館、史館、集賢院,謂三館,秘閣,龍圖閣,稱之為兩閣。

昭文館掌管收藏經、史、子、集四部及修寫校勘等事。

史館是監修國史的機構。

集賢院負責收藏校勘典籍。

秘閣是皇家收藏,珍惜古籍,書畫的地方。

龍圖閣是專門收藏太宗禦書、文集和有關他的典籍、圖畫、禦用之物的紀念館。

聽一下這個名頭,就知道崇文苑,是大周朝,官方最高的學術機構,是一個大老雲集的地方。

昭文館和史館由當朝宰相韓大相公兼領。

其他的編撰人員均為朝臣充任,直管和檢討須由京官以上的官員擔任。

集賢院等級略遜,主持者也都是大學士、學士、直院、校理等學位極高的官員主持。

當然了裡麵真正乾事的高官其實不多,這些館閣之職,更多的是大老的貼職,加官,是一種榮譽稱號。

鼎鼎有名的包拯,就一直掛著一個龍圖閣直學士的館職。

盛長柏雖然現在隻是從八品,品級不高。

做的也是最低檔的校檢,不是編修工作。

但是能進館閣工作,盛長柏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文壇名流”。

剛剛入職,盛長柏就分配了一份工作,校檢後漢書的一篇。

說實話,這份圖書館的工作,遠沒有盛長柏想的那麼清閒。

因為在大周朝之前,中原經曆了將近百年的動蕩亂世。

各種經史典籍,都散落,損毀的厲害。

大周朝剛建立的時候,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加起來隻有一萬多卷。

就這個規模,甚至不如盛世之時,一家一族私人圖書館的藏書量。

所以大周建立之後,搶救散失的圖書典籍就成為了一個重要任務。

這明顯是一個長期工程,開國至今,收集了幾十年,還處在一個收集的高峰時期。

集賢苑的一幫子官吏,就是為了收集各種典籍而設的。

這堆人負責的就是尋訪,抄寫,印刷,各種古代典籍。

這些書,收藏到了國家圖書館,也不是就不用管了。

就輪到了盛長柏這些校書郎,校勘書籍。

在大周朝之前,甚至都沒有印刷術,都是手工抄寫的書。

經過一個傳一個的攥抄,這裡麵難免混上了一些良莠不齊的人,典籍難免就有不少的謬誤。

普通的書錯一點沒那麼重要,但是重要的經史典籍,差一字意思就完全變了。

除了校檢這個之外,也要校檢思想。

有一些不符合當權者利益的話,該刪也是要刪的。


最新小说: 追光的霧 影視世界逆襲的炮灰 祖國分配對象後躺贏了[七零簽到] 無上大道 被吃絕戶?侯門主母重生殺瘋了 揚她骨灰後,瘋批帝王一夜白頭 表小姐今天也不想做皇後 侯府奶娘靠功德係統卷成大秦第一女相 世界升維 說好低調行事,你張嘴就吞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