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盛長柏離開徐州,大房生意沒有和本地勢力有太多利益方麵競爭的話,也足以庇護。
在宥陽的話,大房勉強也有在做一些牙商做的事情。
坐商的話是從平民、小商戶、小地主手裡,收買糧食,布匹等各種貨物,然後等彆的地方行商過來采購,轉手大批量加價發賣出去。
本地牙商的話,大多就是一些本地的坐地戶在做。
要比做坐商,對本地的影響力和勢力,還要更高一點。
牙商對本地的影響力,通常要能影響到平民到官府的所有階層,才好批量性的收集各種物資。
大房在宥陽,也會從小戶收集各種物資,但是不算牙商。
大房自己在做行商,當然還是把各種貨品,運到他處,利潤更高。
當然不是隻做這麼一個二道販子。
“那你回吧,回去了之後幫我給你家老太太,維大伯,大伯母帶好。這是我給我家老太太,和明蘭帶的信。還有給宥陽各位帶的一些禮物,你都幫著我帶回去吧。”
針對兩位老太太的話,就是一些人參,燕窩之類的補品。
送維大伯的禮物,就是一些字畫,不是古代當代名人,就是各個官員的題字,藝術不藝術的不重要,重要是寫字人的身份,維大伯喜歡這一類東西。
大房的女眷比如是大伯母,長鬆媳婦,就是一些綢緞,小一輩這些妹妹,盛長柏就是送一些款式新穎,做工精良的首飾。
盛長柏不是出門帶錢夠多,自己也會生財的話,就是親戚之間的人情往來,都遭不住。
……
收完了秋稅,也送走了長鬆,盛長柏在衙門裡麵沒有了事,家裡也沒有了事。
秋收過了的農民,種了一些冬小麥之後,也相對的清閒了下來,沒有了農事。
盛長柏就大規模的征發起來了徭役,開始對河道大規模動起了工。
征發徭役這次還是采取的自願原則,家庭條件好的可以花錢贖買徭役。
這些家庭條件好的,本來也不是什麼好勞力。
不如掏出錢來,可以把這些錢補充到乾活的平民身上。
讓盛長柏給這些役夫發錢,那不可能。
盛長柏真的發不起,有錢了之後,可以讓這些人吃的好一點。
今年徐州算是一個豐年,倉庫裡麵的糧食存留下了不少。
除了常平倉裡麵的糧食,要存下來防止災年。
其他的可以任由盛長柏來支配。
盛長柏可以讓役夫多吃一點乾飯,粥煮的稠上一些。
吃肉也不太現實,但是每人每天可以混一碗肉湯,骨頭湯喝喝,補充一下油水。
根據盛長柏定下來的獎懲製度,表現好的也可以混幾塊肉補補。
平常施工的時候,多注意一下施工安全。
隻是這樣,盛長柏在百姓嘴裡就成了少有了清官。
百姓打著白工,還一個個的誇盛長柏是為民著想的好官。
畢竟是為自己修堤築壩,修水渠,修河道,方便了灌溉自家農田,這些百姓乾起活來,還是心甘情願的多。
乾工程直接又乾了兩個月,到了十一月,大房派人來了徐州。
“公子,宥陽送來了信,大老太太壽終了!”
“我去書房,為大老太太寫祭文去。”
對於大老太太的去世,盛長柏是有心裡準備的。
如果不是大房老太太時日無多的話,二房老太太給明蘭相看過人家,宥陽本地沒有合適的之後,老太太就該回汴梁的。
有老太太在汴京,盛長柏也不用為家裡的事憂心。
擔心著盛紘,王若弗,林檎霜三人組,哪天搞什麼事出來。
對於大房老太太的情況,盛長柏是可以使用技能‘妙手回春’,為大房老太太續命。
但是盛長柏現在也就攢下了一次機會,當然還是要留給自家老太太用,人還是分親疏遠近的。
雖然去宥陽那次,盛長柏覺得大房老太太和藹可親,是一個和善的長輩。
但條件不允許,盛長柏也隻能表示遺憾。
大房老太太本是一個在娘家無憂無慮富家小姐,嫁給大房老太爺。
遭遇到丈夫寵妾滅妻,家道中落,避居鄉下,獨自扶養兒女。
丈夫英年去世,驅除寵妾,從掌家綱,等到兒子成人掌家,用心經營,恢複家業。
之後兒女生活順遂,現在看到兩個孫子成家立業。
這麼多事,大房老太太除了夭折過一個女兒之外,也沒什麼遺憾。
祭文要用韻語來寫,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曆,頌揚品德業績,寄托哀思,激勵生者。
祭文除了在喪事上用來哀悼,以後也要供俸在祠堂,留給子孫祭祀時誦讀。
盛長柏對大房老太太的尊重,就是儘量把祭文寫好。
沒有意外的話,盛長柏這片祭文,也是老太太祭文裡麵最重要的一篇,會留給子孫反複誦讀。
盛長柏是探花郎又入過館閣,可以算盛家學曆最高,文學成就最高之人,以後的官場身份應該也是盛長柏最高,各方麵都決定了盛長柏祭文的重要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