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盛長柏還算厚道的原因,服役的百姓,吃喝、安全都還算不錯。
對一部分家庭來說,農閒的時候,也找不到什麼零工賺錢。
勞力待在家裡也沒什麼用,把一個勞力送來工地,出點力氣,為家裡省一份口糧,也是一個選擇。
封建社會的百姓,還是很容易得到滿足,很容易壓榨的。
資本家的最愛,一日八小時,整月不休,都沒有問題。
“公子,我們回來了。”
過完春節,剛剛過了元宵節,許三和劉韜就一起回了徐州。
許三是半年之前,老太太要去宥陽的時候,盛長柏派到老太太身邊的。
當初吩咐過的,等把老太太送回汴梁,許三再回徐州。
劉韜原本是一直陪著盛長柏身邊,一直待在徐州的。
在大房老太太去世的時候,被盛長柏派往了宥陽。
本是準備辦完了大老太太的喪事,劉韜就回徐州。
但是剛好趕上了南方的兵亂,流竄到宥陽附近。
劉韜和盛老太太,一個不能回徐州,一個不能回汴梁,都被亂兵困在了宥陽。
亂兵在宥陽附近,流竄了小一個月,亂到了臘月。
因為亂兵過後,小股亂兵,盜匪不絕,社會治安混亂的原因。
盛長柏得了消息之後,也就乾脆派人送信給劉韜。
讓劉韜帶著人和許三,一起護送老太太和明蘭回京。
也讓劉韜回京,找自己爸媽和自己家人一起過個春節。
“好不容易回了一趟汴京,你們兩個何不在汴京多留一些時日,多陪陪你們父親母親,等過了元宵,再回返徐州也不晚。”
兩個人把老太太和明蘭送回京城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幾,臨近過年。
現在剛過正月十五,兩個人就到了徐州。
拋去路上的時間,兩個人在汴京也不過待了十餘天。
“有十餘日的時間陪父母也足夠了,怕公子身邊沒有習慣的人手,我們兩家的父母都是催促著我們早日回來伺候公子。我們也惦記公子,商量過後就想著趕在元宵節前回來,和公子一起過元宵節,隻是路上耽擱了一點,還是晚了一日。”
許三因為和盛長柏半年沒見的原因,有點激動。
盛長柏和劉韜、許三,待在一起的時間,比盛長柏和盛老三盛長楓待在一起的時間都多。
盛長柏和這倆才更像是一起長大的兄弟,感情相處的也更深。
封建社會的大戶子弟,一個個都最信任和自己一起長大的書童和長隨,是因為什麼,盛長柏體驗到了。
“你們兩個有心了,晚上一日又算的了什麼。許三你先說說,這半年遇到的事情?”
“當初我們離開徐州,登上回汴梁的官床……”
這半年裡麵,許三經曆的大事,盛長柏還是知道的。
但是也有盛長柏很多不知道的細節,因為全程都跟著老太太身邊的原因。
許三也完整的經曆了,盛老太太和明蘭的宥陽之行。
盛老太太回到宥陽之後,沒怎麼出門,除了在宥陽走走,懷念一下故地,見了一些故人之外,也沒太多出門走動。
以盛紘和盛長柏的官位來說,二房在宥陽已經可以說是頂級高門。
老太太的出身即貴,輩分又高,不需出門拜訪,等著宥陽的各種士紳,大戶上門拜訪就行。
就是宥陽知縣,也有多次上門拜見老太太。
盛長柏也知道了盛老太太,這段時間見到的都是什麼人,為明蘭相看的都是什麼人家。
既然不在汴京,去往老家宥陽為明蘭相看,老太太就沒在乎門第。
以老太太把明蘭當心尖子的做派,當然不是隨便糊弄明蘭。
老太太不要求門第,對於人品的要求當然就要更高。
一般的人家就不說了,為明蘭挑選夫婿,老太太的能看的上眼有三個。
一個人選,就是大房盛紜姑姑的兒子胡泰生,也就是盛長柏的表弟,明蘭的表哥。
首先,就是泰生人品好,為人老實忠厚,沒有壞心眼,是個好人。遇事不急躁,脾氣也很溫和,好相處,值得女人托付一生。
其次盛紜為人豪爽,作為婆婆,很好相處。加上盛紜一直感念當年盛老夫人對自己一家的大恩,而明蘭又是在盛老夫人膝下長大,深受盛老夫人喜愛。
如果明蘭進門,盛紜一定會善待明蘭。而一般新媳婦嫁入婆家的棘手的婆媳問題,明蘭就不會遭遇。
最後,泰生家境殷實,獨生子,家裡人口簡單,家人們都相處融洽,沒有什麼紛爭。
這件婚事,在盛長柏看來,也就隻有一點不好,血緣關係近了一點。
但是老太太不懂遺傳學,不會認為有什麼不好,還會認為親上加親,更有優勢。
泰生的各方麵都好,都挺合適,但最後被老太太pa掉了。
因為泰生和品蘭才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傳統看來最合適的一對兒。
因為維大伯的媳婦李氏,不想把品蘭嫁給泰生,想把品蘭嫁回自己的娘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