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雖然是一個得罪人的職位,但確實是一個好位置,位卑權重,上能噴宰相,下能噴縣官。
待遇也高,俸祿補貼也多,還可以通過罵人在士林邀名。
不畏權貴,剛直不阿,一心為公,心係百姓,隻要捕風捉影的找幾位的當權者的醜事罵上一罵。
就可以在士林百姓之中,得到一個巨大的聲望。
但這時候肯定不是一個好時候,老皇帝這時候需要的言官,肯定是要和滿朝文武,邕王、兗王二王對著乾的。
按著老皇帝的意思做這個禦史,違背盛長柏的本心。
不按老皇帝的意來,老皇帝當然又不願意,還不知道會怎麼刁難。
“官家這個時候調我去禦史台,那肯定是想我為他發聲,於滿朝的文武做對,這差事讓我怎麼去做?”
早日立儲,符合除了老皇帝以外,所有人的利益。
盛長柏思來想去,老皇帝這時候想起來自己。
可能還是當初科舉的時候,為了能得一個好點的名次,盛長柏當初寫策論的時候,在立儲之事的態度曖昧了一些。
讓老皇帝以為盛長柏是一個帝黨,純臣,留下的後患。
想到這件事可能是盛長柏自己埋的坑,盛長柏也就不好埋怨盛紘和自己未來老丈人,這個時候為自己在皇帝麵前表功,一不小心給埋上了土。
說到這裡盛紘也明白了過來,盛長柏這不是一份好差事:“上任之後,你保持原樣,繼續謹言慎行就是了。之後的話,咱們想想辦法,找時機儘快調出禦史台就是了。”
“也隻能如此。”
本來當一回職業噴子,也是一件痛快事,但就是因為時機不合適,不能儘情的開噴,還是挺遺憾的。
“既然你已經回了京,你和海家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上來了。官家的身體近來看上去已經不大好,你和海家早日完成了婚禮,才能讓人安心,婚期不會因為什麼意外耽擱,拖延太久。
你就不要再拿年紀來推辭了,為父和海大人現在都是這個意思,這也是我們兩個希望你回京任職的重要原因。”
盛紘這話說的多少有點隱晦。
但意思還是不難讓人明白的,老皇帝如果死了,那就是國喪。
平民之家,尚且要為皇帝服喪,百日之內不得宴樂,嫁娶。
盛家這些官宦,能夠做官,都算是受到了皇帝不小的恩惠。
講究一下,怎麼也要斷掉一年的婚娶,對皇帝表示一下感恩和尊重。
為以防老皇帝不知道何時去世,原本盛長柏過了二十,明年結婚的計劃,是等不了了,婚事就要趁早的給辦了。
“聽父親安排。”
確實沒什麼反駁的餘地,盛長柏也就應了下來。
第二天,盛長柏進宮,等了大半天,終於是見了老皇帝一麵。
老皇帝的身體看上去是越發的虛弱了,老趙家有遺傳病,皇帝又在房子裝修大量使用了朱砂、水銀、鉛作為粉刷材料,在這種重金屬環繞的環境下生活了一輩子,能活到這個歲數也不容易。
這種情況下能活個五十多歲,已經絕對的算是長壽。
被皇帝勉勵了一番,雖然沒說幾句,盛長柏也看出了老皇帝的殷切希望。
希望哪個臣子對皇帝逼迫厲害了,盛長柏就找點茬給噴回去。
“擢太常博士,徐州通判盛長柏為大理正,監察禦史。”
現在盛長柏的寄祿官,還有職事官,都成為了從七品。
算是老皇帝又給盛長柏漲了一些工資。
漲了一些,但是不多,每個月也就幾貫錢,想要盛長柏違背本心,和滿朝文武的對著乾,這點籌碼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盛長柏也同情老皇帝,親生兒子一個一個的都沒長大,全部夭折。
但既然沒了自己兒子,就還早點過繼彆人孩子。
自己不行,又不甘心過繼大侄子,搞的國家,好幾年都沒什麼發展,就為了一個儲君之位,不斷的內耗。
一個人不開心,影響了上億人的生活,想想就沒必要太過同情老皇帝了。
盛長柏這個新上任的監察禦史,主要負責的就是監察禮部。
禮部在六部的排位裡麵雖然不低,但是平常的時候確實是一個沒什麼實權,俗事的部門。
如果不是大周的科舉比較完善,也劃歸到了禮部管理的話,禮部也就隻剩下一個清貴了。
不是念著點皇帝提拔之情的話,盛長柏上任之後。
第一件事,就該勸諫一下,老皇帝自己於禮不合,這麼大了年紀了,也不為國家立儲,國家沒有繼承人,朝堂怎麼可能安穩。
老皇帝給盛長柏安排這職位,也確實適合找茬。
文武百官都是一些平常人,哪一個也不是聖人,誰家又怎麼會找不到一些於禮不合的地方。
一些小細節,一些小差錯,平常的時候沒有事。
但是皇帝要搞人的時候,道德上禮儀上的差錯,也足夠皇帝罷免官員。
皇帝給了盛長柏這個職位,盛長柏也就不可能完全摸魚。(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