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弘文不參加科舉,隻願一心從醫。
盛長柏和賀弘文聊醫學,也算考察了賀弘文的專業才華。
賀弘文的醫學基礎打的很好,現在欠缺的就是診病經驗。
無愧家裡世代禦醫的家傳,學醫不比要科舉的讀書人,讀書讀的少,吃的苦也不少。
賀弘文在這個年紀,基礎就打的這麼紮實,可見是一個聰穎,上進之人。
能把自己的專業學好,倒是在盛長柏這裡加分了不少。
等著賀家祖孫走了之後,盛長柏叫上了明蘭問道:
“六妹妹,你覺得賀家哥兒怎麼樣?”
“賀家哥哥挺好的,人品好,醫術也好,聽說賀家哥哥已經開始坐館看診了。”明蘭禮貌性的回道。
“那其他方麵,六妹妹對賀家哥兒,可有評價?”
“賀家哥哥真的是所學甚廣,二哥哥你寫的醫書手冊,賀家哥哥也是讀過的。”明蘭的這個回答,明顯有點答非所問。
盛長柏搬運過來的三字經,有皇帝幫著推廣,效果很好,已經普及到了各個縣鄉。
赤腳醫生手冊這些年的推廣也還可以,大周大部分的州府,已經都可以買得到這冊書。
離盛長柏設想的每村都有一本還很遠,但也算是進步了一大步。
“罷了,六妹妹你是一個聰明、通透之人,又有老太太幫你把關,你的事情二哥哥就不多問了。”
畢竟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小丫頭,明蘭還是羞於表達自己的感情。
明蘭的回答,都是一些套話。
盛長柏實在斷定不了,明蘭現在對賀弘文是什麼態度。
但想來單從外在條件上來說,沒有齊衡拿來對比,賀弘文各方麵都還算是優秀的。
明蘭對賀弘文的印象應該不差,對兩個人的結合,應該還是一個積極的態度。
看樣子主動的就是比被動的有機會。
賀弘文已經追到了京城,盛長柏本來更看好一點的李鬱,還在宥陽老家。
等李鬱在老家考中舉人,到東京赴春闈的時候。
搞不好明蘭和賀弘文的親都給定下了。
果斷就有機會,猶豫就會敗北,還是很有道理的。
盛長柏惦記完了盛老四,盛老六的婚事,中間就差一個盛老五盛如蘭了。
墨蘭有自己的小娘惦記,明蘭有老太太操持。
隻剩下了如蘭也已經十四,年紀已經不算小,和墨蘭就差幾個月。
但是如蘭的父親盛紘,這段時間都在操心墨蘭。
不說盛紘本就對墨蘭偏愛,就是按著年紀排下來,盛紘先張羅墨蘭的婚事,也是對的。
母親王若弗這邊,也是要操持盛長柏的婚事,完全顧不上如蘭。
如蘭一個嫡女,現在混成了一個爹不親,媽不管的局麵。
“母親近日以來辛苦了,我吩咐廚房燉了一些上好的燕窩給母親送了過來。”
王若弗顧不上如蘭,隻能是盛長柏找機會提醒了。
“為你操持婚事,母親受點累也是願意的。”
王若弗情緒看著很好,但是麵上確實也可以看出來有一些疲乏。
要辦一場傳統婚禮,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
之前忙那一段,都是在給準備聘禮,現在剛送完了聘禮,接下來還是有好多事情忙。
首先就是邀請賓客,分發請柬。
結婚是大事,各種姻親故舊,隻有交情足夠,請柬都要送到。
不管人是在什麼地方,距離汴京有多遠,禮數都要儘量儘到。
根據賓客的親疏,身份,地位,安排什麼時間去送,安排什麼人去送,都有講究。
其次就是房子,盛長柏結婚後還是住在家裡。
倒是不用買房,但是原本的院子要做婚房,總需要重新粉刷,裝修一下。
整個盛家的院子,也要整體的修葺一下。
然後就是婚禮上需要用的東西,從花轎,倚仗所打的旗牌,鞭炮,各種火盆,秤杆這些需要用到的物件。
家裡裝飾用的紅布,剪紙,禮服。
盛長柏結婚,當然不是隻給盛長柏做幾套衣服就行。
就是家裡的仆人,也要一人給做一套衣服,接待起賓客來說,喜慶也體麵。
然後就是安排幾十桌的宴席,各種酒水,茶葉,珍惜的山珍食材,海物乾貨,都要提前預備。
還要訂好婚禮當天,過來的幫忙的傭人和各大酒樓的廚師團隊。
這種事情,汴京城裡倒是有專門的牙人在經營。
大周商業確實繁榮,這種婚慶公司的雛形都有。
“辛苦母親了,現在距離日子還有段時間,母親還是不要太過操勞為好。還是要注意身體,母親要為這事累壞了身體,就都是孩兒的不孝了。”
婚禮流程複雜一些雖然很有儀式感,但是說累也是真累。
不如簡單的辦一個省心,但是蒸蒸日上的盛家要臉麵,體麵。
女方海朝雲又是海家這個累世官宦,世家大族的嫡女,也代表著一族臉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