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盛家給如蘭的陪嫁人手,李家留下的管事人手,都是兩家能夠信任的人。
但是如蘭完全不管,沒有任何監管的話,也就容易導致這些人變心,**。
本是一些優質產業,沒有天災**的情況下,讓如蘭給經營的賠了的話,盛家也是挺丟人的。
看著如蘭還是跟在家裡一樣,完全不乾正事,盛長柏忍不住就想訓幾句。
就如蘭現在這個態度,盛長柏送的土豆,還不知道能給種成什麼樣。
“二哥,整日就忙那些收入、支出,計較賬目那些事,也太無趣了一些。”
王若弗因為上有老太太,下有海朝雲,中間有林檎霜競爭,把持著家裡的管家之權不敢放手。
但如蘭這明顯的不一樣,完全沒有競爭的原因,就把管家之權當成了負擔,不想管這攤子事。
“男主外,女主內,女子主持家裡的中饋,本就是份內事,有什麼無趣。不管是母親,還是大姐姐,不都是一直在做這些事。你管家的能力,本就遠不如母親,大姐姐,還不多用點心。你是想以後把你們李家的家業都給敗光嗎?你想和墨蘭以後比起來,你就是康姨母?”
對於如蘭的管家能力,盛長柏還真沒什麼信心。
也就是近兩年,辭掉了家中的塾師之後,如蘭才跟著王若弗學習怎麼管家。
王若弗管家的能力就不能說多好,隻不過是剛剛及格。
如蘭這個王若弗的徒弟,老師水平一般,學生還不用心,能寫到多少東西,也就很值得懷疑。
“她還跟她婆婆僵持著的,怎麼跟我這嫡女比。”
文家小兒子回汴梁之後,盛紘在衙門給文家小郎安排一份差事。
文家小郎也確實投桃報李,時常勸說自己的母親。
有文家小郎,在其中周旋,墨蘭的日子好過了一些。
和婆婆的直接衝突減少了很多,文家婆對墨蘭也減少了許多無理的要求。
現在婆媳兩個人的關係,還算比較和平。
雖然不能說是多好,但也基本恢複到了,正常婆媳互相看不順眼,還互相遷就的狀態。
墨蘭回娘家的時候,也沒有繼續的拉黑著臉。
看到婆媳兩個達到了一定的平衡,墨蘭沒有搞掉自己婆婆的必要,盛長柏算對那邊安了心。
“當初母親嫁給父親的事情,各方麵也都是遠不如康姨母,你再看看如今,誰還會說康姨母嫁的更好。”
康姨母這個人雖然很爛,但還是有作用的,可以做為親戚裡的反麵典型,隨時警戒著家裡的幾個蘭。
康家敗落的那麼厲害,跟康姨夫有最大的關係。
老康好色,在這個年代不算大問題。但是老康在孝期亂搞,搞大了小妾肚子,違反了禮製,違背了孝道,壞了人品,自己斷了自己的前途。
這次皇權交替的時候,老康也沒少上躥下跳,找門路活動,想調一個實權職位。
就連盛紘,也托不過麵子,向趙宗全又推薦了一次老康。
但老康這樣的人,失了人品,就連急缺人手的趙宗全都不願意用。
老康沒少找人,沒少花錢,但還是沒有被啟用。
康家敗落,老康背三分之二責任的話,剩下的三分之一責任就是康姨母的。
約束不好男人是一大錯誤,經營不好家業又是一大敗筆。
敗了家裡的權勢,又敗光了家產,把康家敗了一個徹底。
“作為一個當家大娘子,不能管好家,理好事的話,家業敗落,就在眨眼之間,不要想著你嫁人了之後,還能像家裡一樣。”盛長柏繼續的說道。
一妻旺三代,就足夠說明家中女子的重要性。
不求如蘭能像家裡的老太太那樣,但也不能看著家裡的女人一輩不如一輩。
王若弗遠不如老太太,如蘭連王若弗都不如。
正常的管家理事都不願意做。
教訓了一通如蘭,讓如蘭去田莊,盯著夏收了之後。
盛長柏自覺齊家的任務又進了一步,心裡爽快了許多。
家事,公事都處理好,盛長柏還是關注於朝堂之上。
不管是太後,還是皇帝,大搞株連的情況下把兩邊搞的都很熱鬨,完全不會讓人覺得無聊。
又是一天下衙了之後,顧廷燁叫住了盛長柏:
“則誠,則誠,你等一下我,咱們一塊的吃酒去!”
“無緣無故的,為何又要去吃酒?”
畢竟已經是一方軍中大佬,軍中的事務也不少,顧廷燁其實也沒那麼閒。
不會跟以前還是閒人的時候一樣,遇上了就叫人喝酒去。
“有好事,太後把玉璽給官家還回來了。”顧廷燁得意的笑道。
“真的假的,太後願意交玉璽的話,朝堂上哪還至於鬨的這麼厲害?”
皇帝和太後爭的這麼厲害,就是爭的手中權利。
太後要甘心放權的話,也就完全沒有了朝廷上現在的爭端。
“太後當然不想主動交還玉璽,是我用計賺回來的”顧廷燁也就小聲的把過程給講了一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