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宗全的帝位,已經有了足夠的威脅。
畢竟自古以來的傳統,就是上一輩不行了之後,就會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輩身上。
趙宗全這個皇帝,眼看著就是廢了,不說是昏庸,但是跟明君也沾不上什麼邊。
許多人就已經把希望放在了下一代身上。
桓王肉眼可見的,比趙宗全各方麵都適合做帝王。
而且年紀也不大,還有一定的可塑性,有進化的更完美的可能。
不像趙宗全三十多歲,才突然撿便宜被立為了太子,不久之後,就直接上位。
沒有接受過帝王之道的教育,三觀,性格,處事,早以形成,很難改變。
在趙宗全已經坐穩,坐了兩年皇位的情況下。
群臣就算不滿意趙宗全,也沒想廢掉趙宗全的帝位。
隻能動口不能動手的文臣,真沒這個膽魄和能力。
這些不支持趙宗全的文臣,很大一部分都支持桓王去了。
相比於廢掉趙宗全這種不現實的操作,群臣更希望,在群臣的大力支持下。
桓王可以羽翼儘快豐滿,在朝堂之上架空趙宗全。
這麼大威脅的一個大兒,在身邊放著。
趙宗全也不敢讓沈從興,這個桓王的舅舅掌控著過重的軍權。
畢竟姐夫和小舅子再親,也沒有舅舅和外甥兩個人更親。
外甥和舅舅之間,才更有斬不斷的血脈聯係,信任的基礎更高。
皇後如果沒了的話,趙宗全再立一位皇後,沈從興可能就不再是趙宗全的小舅子。
但是如果自己外甥能上位,就算沒了自己沈皇後,他舅舅還是他舅舅。
這種局麵之下,趙宗全隻能趕鴨子上架,增重耿,段兩個人手中的權利。
這兩個微末的出身,連個皇親外戚,國舅的身份都沒有。
更不能讓大周的禁軍兵大爺們服氣,尤其是壓不住軍中勢大的舊勳貴。
為了幫耿,段兩人掌權,趙宗全隻能儘量的削減軍中舊勳貴的權利,大力提拔沒有根基背景的普通武將。
袁文紹和盛長梧,兩個的命又不錯,一個勳貴不帶著玩的勳貴子弟,一個隻有做武官的老丈人的可以依靠。
都屬於沒多少背景,沒有勢力,沒有上過戰場,本難以升遷的情況。
但是兩個人因為家世背景清白,搭著這股順風車,被趙宗全給提了一級。
太後這段時間,就又忙碌了起來,不是召見齊衡一夥。
就是約著勳貴的家眷在後宮裡麵擺宴。
已經開始做起了準備,開始遊說朝臣支持自己。
表麵上都是說,太後遊說這些人,是為了給先舒王上什麼尊號的禮儀之爭。
但是往深處想一下,太後的目的明顯沒這麼簡單。
顯然是更想通過這件事,把這些人拉上自己的戰車。
總體上來說,太後這段時間,肯定不白忙活。
皇考之爭趙宗全的反對者,也沒有比去年的時候,少上太多。
近一年的時間,趙宗全和韓章,當然是拉攏了一些人。
總有一些人,不會考慮全局,士大夫集團的集體利益,隻考慮自己的個人得失。
被趙宗全,韓章的糖衣炮彈,升官發財的眼前利益給吸引。
但是這批人,還是隻占原本反對者的一小部分。
大周的這一批文人本身的道德就不低是一方麵。
另一個支持趙宗全,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大了一點。
畢竟都是讀書人,水平高低可能不一,但是經過科舉的每一個都可以說是學古通今。
這種支持皇帝違法禮製,讓皇權臨駕於禮法之上。
從此之後,讓皇權不受士大夫製約的事情。
肯定要被所有文人謹記,記載在史書之中。
這些人的名字,肯定要被永遠的記載入曆史的恥辱柱上。
如果大周後世遇上昏君,因為皇權不受製約,肆意妄為,導致民不聊生,耗近國家元氣。
大周滅亡,追根溯源之下,這些人都有甩不掉的鍋。
沒等老皇帝的大祥之禮過去,皇考之爭再起。
“出大事了,邊關急報!”
大周這次真的出了大事,不是普通的政事,這一次是發生了兵事。
西夏不宣而戰,已經攻破大周數座城池,敵軍來勢洶洶,大周西軍一時完全抵擋不住。
“唉…該來的還是來了。”盛長柏歎息道。
雖然有可能是趙宗全自己謊報,演戲。
但是也真的有很大可能真的發生了戰事,西夏看到大周朝兩宮失合,朝臣嫌隙的局勢,不是沒可能真的起了心思。
今年年中的時候,也不隻是大周遭了災,西夏同樣的是遭了災。
西北地區,本就偏僻荒涼,土地貧瘠,不適合種植,就算是水草還算是豐茂,但是遊牧的生產模式,正常的年景的情況下,想要豐衣足食都不容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