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主動興兵_影視從四合院閻解成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一百章 主動興兵(1 / 2)

和西夏兵交戰過後,盛長柏其實也就算達成了自己到西北的基本目的。

但是剛來西北還不到一年,也不能說調職就調職。

按著大周的慣例,大周的宰輔,一般也都需要在地方沉澱上十幾年以上。

盛長柏外任的時間,遠遠不夠,所以也就準備留在西北乾上一任。

既然留了下來,任期也還有很長,盛長柏也不能不做事。

雖然西北反攻的關鍵,其實是在中原,在朝堂。

單憑西北一地,戰爭潛力還是比西夏相差許多。

但在西北這個地方,其實也有許多可以做的事情。

訓練士兵、鄉勇,培養精兵,這是最基本的方麵。

同樣重要的還有,在西北移民實邊,鼓勵開荒,勸農耕桑,官方大規模組織屯田。

相比於西北自產物資,從中原、南方調撥物資,要幾倍的耗費。

西北發展種田,雖然沒那麼好的基礎,土地沒有那麼肥沃,灌溉沒有那麼方便,糧食產量達不到太高,但是少了許多運輸耗費的原因,西北種田收益還是很高的。

後麵的時間,除了冬季盛長柏去阻擊西夏賊兵侵擾,犯邊之外,剩下的時間都是在發展民生。

在秦州任上,盛長柏一做又是兩年。

這兩年下來,成果其實還算是不錯。

秦州各方麵,不管是人口,耕地麵積,糧食產量,甚至是經濟,都有了不小的增長。

除了人口增長沒那麼快,其他方麵都有翻倍的增長。

事實再一次證明,隻要保證百姓不被大戶壓榨,不受官府剝削,不受敵兵侵擾,百姓自己就能發展的不錯。

一年加二年,一任通判做完之後,時間也過了三年。

盛長柏本來準備結束自己西北的通判生涯,回汴梁和皇帝一塊變法去。

變法這個事,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依然還算年輕的皇帝,有些把握不住,一時盯不住,就容易步子邁太大,要扯蛋。

盛長柏回汴梁之後,可以就近監督,勸一勸皇帝,不要急功近利,做事不能太過著急。

想要改革,避免不了的就是要影響一些人的利益。

皇親,外戚,勳貴,官僚,地主,大商人,就沒一方是好惹的人。

新帝年紀輕輕,躊躇滿誌,銳意進取,大刀闊斧,當然算是好事。

但是這個性格用在變法之上,就沒那麼恰當。

為了不要激起太多的反對者,變法這個事情,就沒辦法所有方麵同步進行。

隻能把各方分化開來,逐個擊破,分化瓦解。

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循序漸進。

這三年,皇帝改革了官製,改革頒布了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等等。

已經算是動了商人和地主的不小利益。

朝堂需要穩定,不適合近期再去觸動,大周其他統治階層的利益。

先把最好拿捏的地主和商人階層,拿捏明白了不遲。

但是就在盛長柏,準備讓老丈人給自己挑一個合適的位置,回汴梁的時候。

西北的局勢發生了變化,不是大周這邊出了什麼問題。

是西夏死了皇帝,繼位的還是一位幼帝,西夏皇位落在了一個八歲的毛孩子的手裡。

實際權利落在了西夏太後和國舅手裡,後宮和外戚當權。

西夏內部當然不會所有人都樂意,矛盾重重,朝廷動蕩,政局不穩。

明顯是一個可趁之機,大周又剛好經過各種改革,修養生息,局勢比之前好上不少。

各種改革,增加了一定的賦稅,減少了許多冗餘,少了花費,積累下了一定的錢糧。

清理冗兵,厲兵秣馬,訓練出了一些可戰之兵。

看到西夏自己露出破綻,一心比肩唐宗漢武的大周皇帝。

當即就決定了,要對西夏用兵,能一戰滅國西夏最好,最低戰略目標,也要收複富庶的河湟地區。

西北即將有戰事要發生,盛長柏也就沒了回汴梁的心思。

回去了之後也要憂心西北,不如留在西北。

“遷起居郎、侍禦史、秦州通判盛長柏…知秦州。”

盛長柏也算沒在西北白吃三年土,官品升了一級,並且成為了秦州這個上州,邊疆重鎮的一把手。

完全算是重用,乾好這種邊疆重鎮的知州,完全都可以算是一直資曆。

和皇帝關係好也是有好處的,皇帝足夠信任盛長柏。

盛長柏也就可以違反一點大周的流官慣例,不讓一個朝臣在同一個地方,任官太長。

在秦州做了三年通判的情況下,還可以繼續在秦州任知州。

甚至因為信任,皇帝都沒有再另設一位通判,來分權,掣肘,監督盛長柏這個秦州一把手。

盛長柏對秦州很熟悉,升任知州之後,甚至除了官印之外,其他都不用麻煩交接。

無縫銜接的直接安排起來了糧草,甲胄,兵器,箭矢,做起了各種戰前準備。


最新小说: 秦始皇魂穿之帝臨萬界 替嫁病秧子,夫君他裝弱騙我生崽 鬥羅之我的武魂能操控時間 凡人仙途:我能推演功法 穿成惡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愛在手心裡 重生之我為書狂 奧特曼:宇宙超人,睜開眼睛 三腳貓功夫闖天下 星穹神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