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招牌菜,不是隨便在家就能做的家常小炒。”
除了幾個招牌,算是有一些難度,考較一點廚藝,二食堂的主營的其實就是家常菜。
所以才更需要有幾個招牌菜,吸引顧客。
“行,招牌就招牌,我做出的菜,哪一個不是招牌。”
“那你準備做什麼菜?”姚國發繼續的問道。
“到菜市場了再說,有什麼就買什麼,買回來什麼就賣什麼。但就是不做溜肥腸了,那肥腸愛誰做誰做,我是不做了。”
“你說不賣就不賣了,顧客點了怎麼辦?”
“那要不你給客人做,反正你整天做在辦公室裡麵坐著也沒什麼事,抽空炒上幾個菜也不算什麼?”
“我要能做的話,那還用得著你!”
姚國發雖然是劉洪昌的師兄,年紀還比劉洪昌大不少。
但是廚藝的話,姚國發遠不如劉洪昌,要不然也不會拿捏不住劉洪昌。
廚藝這個東西並不是隻看經驗,還是講究天賦的。
“那你就聽我的就完了,一盤菜賣多少錢可以是你說了算,賣什麼菜就是我這個廚子說的算了。”不準備和姚國發繼續墨跡,劉洪昌招呼了起來:“六子,走了,咱倆一塊采購去。”
二食堂的采購也是有裝備的,一輛人力三輛車。
有事弟子服其勞,讓六子騎著車,劉洪昌坐上,兩人就直奔菜市場而去。
一般單位的采購,都能有一些油水,但是二食堂這個采購,劉洪昌還沒發現有什麼好處可撈。
在國營的菜攤,肉攤進貨,明碼標價,這裡麵肯定沒有什麼利益。
遇上一些私人攤販,進城賣農產品的農民的話,菜倒是能夠便宜一些。
但是這樣買,沒有票據,不好報賬。
姚國發並沒給劉洪昌隨意采購的權利。
“師傅,真不買肥腸,不做溜肥腸了?”
等買完肉,六子又拉住了劉洪昌看大腸。
“這肥腸多少錢一斤啊?”劉洪昌問道。
“二毛七。”售貨員回道。
“二毛七啊,那我們不要。”
原因找到了,溜肥腸能成為二食堂的招牌,好吃是一方麵,便宜也可以算是一大優勢。
現在豬肉七八毛一斤,肥肉更吃香的年代。
下水這些東西,需要重料,賣的很便宜。
大腸已經算是下水裡麵,單**較貴的一個單品。
“豬肝,豬頭,豬蹄,豬腰這些咋賣?”劉洪昌繼續的問道。
“這些便宜,內臟一毛二,頭一毛八。”
“除了大腸不要,其他的下水一樣來幾個吧。”
既然食堂走的便宜實惠的路子,劉洪昌也就不準備改變。
把正常該采購的肉、菜采購完。然後就是又采購了一些香料,師徒二人就又騎三輪車回了食堂。
這個年代香料還是偏貴一點,菜裡麵成本最高的也是這些。
這個年代,飯店食堂菜比家裡的菜好吃,香料充足也是一大方麵。
相比於普通家庭,隻有油、鹽、醬、醋,最多加一個味精。
食堂領先了不止一個版本。
隻是現在的香料,沒有已經調配好的合成品,還要廚子自己調配。
勾兌各種調料秘方,也可以說是各個廚子的看家本領。
“六子,師傅給你一個考驗,試試你的基本功怎麼樣,這些東西你能收拾乾淨嗎?”
買回來的東西,都是生的,內臟那些好說。
豬頭,豬蹄,豬尾巴這些需要褪毛,稍微麻煩一點。
劉洪昌交給了六子去做,以後真的要長期賣的話,可以再說,溝通一下可以交給食堂的幫廚大媽。
“放心吧,師傅,這些東西我都會處理。”
“行,把這些活乾完,師傅中午讓你上灶炒菜。”
自己想要偷懶的話,把徒弟早點培養出來也是重要一個辦法。
六子這孩子人品不錯,很跟劉洪昌一條心,處處維護劉洪昌。
培養出來也不用擔心是什麼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逆徒。
六子在處理各種下水,劉洪昌去把買來的香料,食堂原有的調料找出來,搭配料包。
劉洪昌就是在準備做鹵味,還是和原來一樣,這食堂本來就有這個傳統。
隻是原本的食堂,主要鹵大腸,現在劉洪昌換成了其他品類。
有顧客點的話,切一下,最多就是簡單的拌一下,加工一下,就可以直接上菜,可以算絕對的省事。
隔一段時間,還可以換花樣,牛下水,羊下水,雞啊鴨的,都可以換一換。
食不厭精,燴不厭細,還不是這個年代普通人追求的東西。
劉洪昌給自己規劃的食堂生活,就是每天煮上這麼一鍋鹵味,剩下的時間就是摸魚。
“大老劉,做什麼呢,這麼香?”
鹵味這個東西,做的時候還是很香,味兒飄出來之後,就把人給吸引了過來。
“做的鹵味,瘦猴你要不要嘗一嘗?”
跟劉洪昌說話的是食堂另外一個師傅。
瘦猴蘇猴,比劉洪昌還要大上兩歲,按年齡算本來也該算一個青壯。
但是憑著“瘦猴”這個外號,就能知道人比較瘦弱,屬於食堂裡麵“弱”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