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昌,你哥和你嫂子走了幾天了?”
人最容易忽略身邊的東西,對於王翠蘭來說也一樣。
也是劉運昌在家的時候,不覺得的這個大兒怎麼好,但是劉運昌出門了之後,王翠蘭就惦記了起來。
“這才三天,兩個人在省城也才待了兩天。”
第一天路上花費半天,到了省城安置下來也要半天,可以說是做不了事的。
“你說他們兩個去省城有希望嗎?”
“當然有希望,省城裡麵的醫院,比咱們市裡強多了。”
因為懂,劉洪昌也就比其他人更相信。
這方麵毛病,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
“這也到了兩天了,你大哥也都不知道打個電話回來。”總之一下王翠蘭就是不放心。
“剛到那天,他們不是打回來了電話報平安了嗎,再過兩天,再過兩天他們就該回來了。”
兩人出發的當天,劉洪昌就在食堂,接到了劉運昌打過來的電話,隻是家裡沒電話,王翠蘭沒接到,沒和劉運昌通話罷了。
“你大哥天天在家裡的時候,我也沒覺得有什麼。他們這樣冷不丁一不在,我還有些不習慣。現在你去上班了之後,在家裡吃飯我都是一個人。”
“你要覺得一個人太孤單的話,那你中午就不要在家裡做飯了,到飯點了你就來二食堂,到我們單位找我,我請你咱們一塊吃大餐。晚上的話,我就不在食堂吃了,回來和你一起。”劉洪昌說道。
電視要早點安排了,老太太在家裡有些無聊。
兒子兒媳婦都不在家,老太太無聊的更明顯了一點。
“哪需要這樣麻煩,你上班去吧,我自己在家裡就行,晚上你和麥香該出去玩就出去玩,不用早回來陪我。”
王翠蘭其實是一個開明的家長,挺好相處的一個人。
從來沒有為其他人添過什麼麻煩。
“沒事,也就這幾天,我們什麼時候出去玩都行,過幾天老大就該回來了。”
又陪著王翠蘭聊了一會兒,也就到了劉洪昌的上班時間。
騎著自行車到了二食堂,從後門進去,把車停在了院子裡。
二食堂有兩個門,一個正門,那是正常的門市。
還有一個後門,後門帶一個院子,平常職工進出,采買車輛進出都是走這邊。
食堂買菜買肉的話,求一個新鮮,所以都是當天采買。
但是米,麵,糧,油,一些能存放的乾貨,食堂都是大批量采購。
“劉師傅,主任找你,說是有電話找你。”
自行車剛停下,一個在搞院裡衛生的大姐,就朝劉洪昌說道。
雖然劉洪昌不把姚國發放在眼裡,態度隨意。
但那是劉洪昌掌握了核心技術,有隨意平等的底氣。
這些搞清潔,做服務的大姐,對待姚國發還是有一定尊重的。
雖然一個食堂主任的權利不大,也沒有無故辭退職工的權利。
但是主任可以派活,活輕活重,乾淨埋汰,區彆也是挺大的。
更不要說,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評級這些,食堂主任都有一定的話語權。
“好,我到辦公室找他去。”
劉洪昌就準備去姚國發辦公室,辦走邊想:
“也是真的不能惦記,早上老娘剛惦記完,大兒馬上就打來了電話,這波算是突出了一個母子連心。”
“主任,是從省城打來的電話嗎?”
“你坐這等著吧,是你大哥,我說你不在,他說等半個小時再打過來。”
“那上一通電話過去多久了?”
“十幾分鐘了,你就在這等一下吧。”姚國發看了看手表說道。
劉洪昌也就在姚國發的對麵坐了下來,然後找出來了今天的報紙來看。
這個年代,就是二食堂這麼小的單位,也是會訂閱各種報紙的。
本地的早報晚報,省裡的各種報紙,全國性的報紙,訂購的和大工廠大單位一樣齊全。
“老姚,咱們單位有電視票嗎?”
兩個人麵對麵的坐著,哪能不說話,劉洪昌剛好順便問問。
“電視票多緊張啊,咱們單位怎麼可能會有電視票。”
這個年代的有錢人是不多,但三百多塊的電視機,已經不能算奢侈。
相比於電視機在本地的投放數量,能買的起電視機的人遠遠超出。
這年代人不用為買房攢錢,所以也就有消費能力。
電視票也就供不應求了。
“這不行啊,咱們單位的效益這麼好,上麵竟然連電視票都不給咱們分兩張,這怎麼行,老姚,你該去上麵做做工作了。”
讓姚國發去上麵要電視票,是最正當的方式。
電視票要下來的話,不難分配。
從業務能力,從對單位的貢獻,從經濟能力各方麵。
如果隻有一張票的話,那也該是劉洪昌的。
“怎麼,你想買電視機啊?”
“對。”
“那你這段時間,好好工作,上麵領導來視察的時候,你給好好表現一下,我幫你想想辦法。”
姚國發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行,沒問題,肯定不會給你丟臉。”
什麼好好工作,說的好聽,其實就是有各種領導來的時候,把菜做好一點。
幫著姚國發積累各單位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