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建斌家裡出來了之後,劉洪昌問起來身邊的楊麥香。
“工作就是工作,這哪有喜歡不喜歡的”
這年代的人考慮的都比較實際,工作就是為了養家糊口。
喜歡不喜歡這份工作,乾的開不開心,沒有那麼重要。
“那你想換一份工作嗎”
“跟我你怎麼還學會彎彎繞了,有什麼想法你就”
“我想讓你到咱家文具廠上班去”
“我去做什麼”
“和你在公交公司做的一樣,也是管財務。”
“六子不把廠子管的挺好的嗎,你還不放心你徒弟了”楊麥香驚訝的看著劉洪昌。
“我怎麼可能不相信六子,是廠子想要擴大規模,六子抽功夫管理,這種不正規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夠用了。”
到了這八十年代中期,大部分人對個體戶老板,有了正確了認識。
錢的重要性體現出來之後,這些饒地位也就得到了正確對待。
不會隨便一個國營單位的正式工,就看不起私人老板。
私人老板不會被人看不起之後,楊麥香也就沒必要還在公交公司工作。
“你什麼時候決定擴大規模的”
“就剛剛聽建斌市裡不少的工廠都要改製的時候。”
國營企業改製的時候,也就是私營企業最適合擴張壯大的時候。
錯過了這個機會,沒有現成的資源可以接受。
現成的廠房、工人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城裡的地皮就這麼大,現在不接手,就隻能等以後去郊區去。
“你容我想一想”
“你還想什麼,就算你在公交公司上班,咱家自己的廠,廠裡的賬你就能不管了……”
讓楊麥香早點辭了公交公司的工作,劉洪昌沒有心裡負擔。
即使不辭職,等公交公司轉給私人承包了之後。
也要下崗好多人,楊麥香這些底層的職工,都很難留下。
就是不走,在公交公司也乾不了太多年。
“你這也太突然了,給我一點接受的時間。”
“行,你也考慮著一點,在自家的廠裡上班,你可以自由好多。想回家就可以回家,孩子越來越大,媽他一個人也就越來越照顧不過來,咱們太需要你多一些時間在家裡了……”
劉洪昌著辭職的各種好處,誘惑著楊麥香。
“我去文具廠管財務,你去文具廠當廠長嗎”
“文具廠的廠長是六子,我這個做師傅的怎麼好跟六子搶。”
“所以你還是要在二食堂上班”
“也不會一直當廚子,我準備給姚國發一些準備時間,就從二食堂退出來了。就是不管文具廠,還有礦上的一攤子事情,需要我做的。六子以後主要負責的也是礦上,你文具廠沒有自己人在行不行”
到了這個時候,厚墩子已經張羅著包了好幾口礦,劉洪昌也不準備繼續在二食堂鹹魚下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