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沙盒玩家,從聊齋世界開始!
林天澤劃出長長的弧線,斜斜的飛向城外一占地寬廣的農莊,
角度剛剛好的落到了門口,林天澤抬頭看去。
門匾招牌上張記豬肉莊。
幾個大字散發著晶瑩白光,顯然留下墨寶的文人,才學水平並不低,當然比起黑山送的那卷古書中,顯現出幻境的大儒文筆是沒法相提並論的。
林天澤拐了個彎,繞過大門口發光的招牌,直接穿牆而過進了莊子。
張記豬肉莊。
這金華城50多年的老字號,張家的老太爺算是白手起家的傳奇人物。
據說張老太爺父母本是給城中大戶養豬的普通豬倌。
死前給張老太爺留下的唯一家產,是一隻不大的母豬崽,而張老太爺從那隻小母豬崽兒開始,靠養豬,一步步發家致富。
到了今日,當年的一個小草棚也擴建成了,這占地寬廣的莊園。
靠著養殖和下鄉收購,供應全城富戶與紅白喜事的豬肉消耗。
本來這樣的有錢人家,林天澤這隻阿飄彆說借任,就是想進來都不容易。
可誰讓這張記豬肉莊養了妖怪,犯了陰陽兩界的忌諱,請不來門神庇護。
也不能說是這張記養妖。
自古民間就有個說法,家中飼養的雞犬禽畜,每天都和人類接觸,天天看著人們說話以及一舉一動,逐漸就通了人性,時間太長,必定成精成妖。
作為傳奇故事中的那隻小母豬崽兒,每胎都生足了小豬,為張記的發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感情深。
那張老太爺更是立一下家規,好生供養這功臣,張老太爺的子孫也就一直照做了。
他們卻不知那隻母豬,活了幾十年吸足人氣,已經成了精怪。
在陰界這是老掉牙的八卦,而在陽間卻無人知道,張記後院有隻曾經多年的母豬精。
夜深人靜,除了較高處一間房中還有燈火與劈裡啪啦的算盤聲,表示著主家還未安歇。
隻有風聲與蟲鳴。
林天澤輕車熟路的穿牆過院,順著青石板路來到了後院。
還會靠近。
“哼哼唧唧”此起彼伏的豬叫聲,先一步進入林天澤耳簾。
穿過擋風牆,林天澤來到後院,紅磚青瓦修建的豬圈整整齊齊,給人一種頗有現代化養殖場的專業感。
林天澤眼神掃視一圈,落在了最大的那間豬圈,裝滿清水的盆,裝滿半熟黃豆的食飲槽乾淨的稻草鋪地,一隻膘肥體壯如水牛的黑皮母豬。
躺在稻草上哼唧哼唧的嚼著白沫,蓋著眼睛的,耳朵掀開瞄了一眼林天澤,然後又慵懶的再次蓋住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