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蜀漢還是東吳,他們要看的都是陸遜和趙鴻的這一戰,趙鴻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在武陵郡基本上平定下來之後就立刻將呂布和黃忠帶領一萬人調來前線聯防,後方不需要那麼多的守備力量。
一是因為武陵郡內山地實在太多,從南方進攻武陵郡費時費力,而且易守難攻的情況下也不需要留下太多兵力。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武陵郡之前本身就長期由蜀漢控製,在清理了一遍親吳勢力之後,其餘的勢力大多比較親近蜀漢或者中立。
而樊家也沒有把事情做得太過,他們選定的那些勢力都是在之前東吳襲擊的時候確定有幫助東吳證據的勢力。
這些勢力清理起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內部阻礙。
不過這也和現在是中後期有關,要是在三國的前期,劉備還活著的時候,恐怕是絕對不會同意這種事情的。
太血腥了!
劉備隻會選擇原諒,通過彆的途徑來控製武陵郡,而不是這種暴力鎮壓的方式。
趙鴻是為了能最快速度調集兵力來防守陸遜才會這麼做,不然在平常的時候他肯定不會主動選這個選項。
在呂布黃忠率領軍隊到來之前,他還得要先和陸遜進行一場戰鬥。
陸遜如今已經組裝好了攻城雲梯,這麼矮的城牆,雲梯並不需要多高,在有材料的情況下幾天時間就能組裝出不少出來。
他看著麵前的城池,最主要的是城牆上的趙鴻,手中的佩劍遙遙一指,正對著他,開口大喊道:“城中人數遠少於我們,正是好時候!”
“給我殺!”
陸遜一聲令下,手下士兵們直接衝了出去,他們有一些是參與過夷陵之戰的老兵,還有一些則是沒能在夷陵之戰中立功的士兵。
之前立過功的士兵基本上都升了官職,他們當時錯過了,絕不能再錯過這第二次!
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士兵們自然是奮勇當先,推著雲梯不斷向城牆靠近。
在古代的攻城戰當中,確實是有“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的說法,這是《孫子兵法·謀攻篇》的原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攻城戰當中,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以包圍殲滅為主,五倍則需要以進攻為主,如果隻是兩倍於敵軍,那就會陷入膠著的戰鬥當中,需要努力作戰才有勝利的希望。
在勢均力敵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將敵人分散,然後逐個擊破,如果兵力少於敵方則不能進攻,要麼防守要麼想辦法避戰。
隻是在流傳的期間,有些人流傳成了要十倍於敵人的兵力才能攻城,這是錯誤的。
不過戰場之中情況多變,像趙鴻這小城城牆自然不能和大城城牆相比,進攻這樣的城池當然和進攻大城所需要的兵力不一樣。
趙鴻看著麵前不斷接近的軍隊,心中在計算著距離。
“放箭!”
他一聲令下,所有弓箭手都在第一時間射出了手中的箭矢,一瞬間空中出現了大片的陰影!
“這麼多弓箭手?”
陸遜皺起了眉頭,先是大喊了一聲:“舉盾!”
隨後他死死盯著前方的軍隊,這弓箭手的數量有些不太對。
弓箭手可不是那種小說或者遊戲裡麵攻高但是近身就死的脆皮,在這個世界能成為弓箭手的那都是軍隊當中的精銳。
距離遠的時候張弓搭箭,等距離近了將弓箭往背後一背,手持長槍盾牌也是主力士兵!
因此敵方弓箭手較多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箭矢如雨點一般落下,在陸遜手下軍隊中肆虐,雖然大部分都被盾牌擋住或者未命中,但依舊有部分箭矢命中了目標。
一時之間這些士兵要麼直接命中要害死亡,要麼受傷跌倒在地,被後方的士兵踩踏致死,隻有一些輕傷者還能忍著疼痛繼續衝鋒。
這些人雖然隻是輕傷,但等這場戰鬥結束後,他們很有可能就會因為箭頭上所沾染的金汁而感染,從輕傷變成重傷,甚至死亡,除非他們那邊有醫術很強的人才。
陸遜看見這一幕並沒有動靜,彆看一輪齊射死了數百人,但是相比於十萬大軍來說算不得太多,隻是這個傷亡數字有些超出常規戰爭的情況了。
“繼續往前,後退者死!”
在陸遜的命令下,督戰隊上前,一眾士兵更是拚命向前衝,在這期間趙鴻又下令第二輪齊射。
兩輪齊射之後這些士兵們總算是衝到了城牆下麵,將雲梯給架在了城牆口。
下方的士兵開始奮勇向上爬,其中有幾名武將最為明顯。
根據趙鴻這邊的情報,這些人分彆是全琮、周魴、淩封等。
全琮、周魴都算是東吳名將,淩封則是淩統的次子。
原本應該出現在這裡的是淩統的長子淩烈,這位可是被孫權誇讚為虎子的人,隻不過因為犯事而被剝奪了繼承權,於是這爵位就落在了淩封的身上。
他們架設了五架雲梯,分彆由五名將領帶領著士兵攻城。
接下來該趙鴻這邊了!
五架雲梯的防守者分彆是項羽、冉閔、關羽、趙雲、張飛!
特彆是全琮、周魴這裡,由於趙鴻提前說了這兩人可能會更強一些,項羽和冉閔專門在他們所在的雲梯附近等著。
隻是東吳的武將並沒有直接攀爬雲梯,因為他們都知道,攻城戰當中一開始那都是在消耗敵方的守城物資,在輜重充足的情況下很難將一座城池給攻下來。
攀登開始,雙方的士兵都開始了拉鋸戰,一名名士兵登上城牆,然後被砍翻落地,地麵上的屍體也越來越多。
隻是雙方的武將都暫時沒有行動,東吳的將領正在等待著城牆上的士兵陷入疲態,而趙鴻的武將則是在藏拙。
要是他們現在就展現出自己的武力,那敵軍武將肯定會警惕,甚至會放棄登城。
他們的目標可是要擊殺這些武將的,因此雙方目前都是士兵在互相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