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仔細想想,他可能是因為對三國時期的人物比較熟悉,所以在心中有對他們的地位進行一定的美化。
如果將董襲的生平列舉出來,就能發現他是靠著平定匪患獲得的戰功,僅僅在討伐黃祖的過程中有了一些戰績,除此之外還是剿匪。
後在和曹操的戰爭中船被狂風吹倒,淹死在了水中。
在這些人才裡麵,如果要趙鴻來選擇個人武力最強的,一流當中他可能會覺得是高長恭。
高長恭這個名字可能還不是很出名,但是他有一個彆名,那就是蘭陵王。
他在戰鬥當中經常身先士卒,同一個時代的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勇冠三軍,他在戰場上往往都能形成威懾,整個一流裡麵個人武力應該是高長恭、淩統、宇文泰、李孝恭、馮異這樣的排名。
不過史書中幾乎沒有關於李孝恭和馮異的個人武力描寫,宇文泰也隻是說過他有親自衝鋒陷陣,他們三人的主要記載都是在統兵方麵。
而二流武將當中,趙鴻給出的個人武力排名是紀靈與呼延灼差不多,然後是徐盛、蘇定方、劉光世。
三流武將就不太重要了,不過趙鴻還是將排名列舉了一下。
在這裡他的排名是劉黑闥、董襲、祖大壽、泠苞、劉延慶。
這麼看起來,似乎他最應該選擇的是高長恭、紀靈、劉黑闥三人,但是這場擂台戰的關聯詞是陣容搭配,而且有聯合稱號的武將將會有額外的加成,所以趙鴻想要優先考慮這個。
再加上這場武將單挑戰的場地,似乎是在水邊......
他看著自己列舉出來的排名,心中有了選擇!
“我選擇,淩統、徐盛、董襲!”
江東十二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