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書華!
同年九月乙酉,武則天上尊號曰聖神皇帝,“以皇帝為皇嗣,賜姓武氏”。丙戌,又在神都立武氏七廟。
自此,武則天正式登上皇位。毋庸置疑,這份詔書又是我書寫的。
其實,可以發現一個微妙的事情。那就是,李旦還是具備成為皇帝的資格,但是他已經改了武姓。
雖然,在曆史上,李旦那個武姓的名字也並沒有得到記錄。而現在,在宮中,人們還是習慣於稱呼他為太子。
李旦的經曆確實是非常複雜的。然而,宮中這些人也是見慣了浮浮沉沉,對於他的稱呼自然是變得很快,也就沒有什麼意外的了。
那麼,之後可以登上皇位的皇帝究竟是姓武還是姓李呢?這確乎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不過,而今確實還不足夠就下定論。這是因為,支持兩邊的勢力其實總體上差不太多。這也正是武則天可以成功登上帝位的原因。
隻不過,這也確實給未來留下了隱患。準確而言是這樣的,同樣是能力並不出眾,相比較武承嗣和武三思那兩個侄子,武則天還是更為信任自己的親生兒子。
反正,能力都比較一般,血緣關係更近的還是更加靠譜一點的。
至少,現在的武則天肯定是這麼想的。
不過,她還是留了些餘地的。其實,這也不是她對於她的侄子還有什麼喜歡和愛。
在我看來,隻不過她覺得這還可以繼續好好利用他們。給他們一個機會和甜頭,他們自然就會對她很好。
武則天這個人,從根本意義上來說,還是一個非常無情的人。或者說,可能因為從小的環境使然,她從來不相信所謂的感情,而隻相信握在手裡的權力。
確乎如此,看得見摸得著的權力,確實比那虛無縹緲的感情要來得實在。至少,這才能帶來走下去的勇氣。
關鍵是,她讓我在大殿上宣讀詔書。
這一回,不再是內朝的紫宸殿,而是外朝的含元殿。
雖然,那些受到重用的大臣都見過我,可這一次,是我正式地走向台前。
這是我第一次正式登上含元殿。
畢竟,含元殿是名副其實的大殿。是我從來不曾涉及的地上。
我也可以理解,畢竟我的身份,確乎也是非常尷尬的。
雖然,武則天一直有設立過相關的女官機構。可實際上,並沒有多少人對此表示讚成。
所以,我努力建設著的女官機構。其實,也隻不過是有實無名而已。甚至,就連史官們,也無一人對比有任何的記錄。
可是,我和武則天,也依然堅持做這件事。也沒什麼旁的理由,隻是覺得值得而已。
畢竟,很多事情,並不能隻看著眼前,還應該望向以後。試想,如果這件事成功地做下去了呢?這豈不是就改變曆史了麼?
雖然,我也知道,換一個人當權了,可能就沒有這個機會了。然而,至少現在,還是需要繼續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