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仙俠路!
三日之後,軍中校場之上。
兄弟會所部兵馬,由修遠和朝宗帶著,分成前後兩個方陣靜靜的立在校場上,對麵是逐意宗並排而立的兩個方陣。
兩部人馬手上均持著去了尖的短矛,矛尖的位置裹著厚厚的白布,白布上又浸著濃墨。
兄弟會所部人馬,兩個方陣前後列陣,陣型緊密,人人緊握短矛,麵色凝重,如臨大敵。
反觀對方的軍陣,兩司人馬並排而列,陣型稀疏,單手持著短矛,麵色輕鬆,眼神裡藏不住的輕視之色。
高台之上崔大將軍居於正中,宋將軍和念參將分列左右。
各營主官均坐於台上,較好的相互低語幾句,發表著自己對這次演武的看法。
大將軍麵色淡然,看不出喜怒,隻是靜靜的看著場中。
宋將軍倒是麵帶微笑,一副勝券在握的姿態。
天啟細細的看著場上雙方軍士的表現,先是搖了搖頭,複又點了點頭。
搖頭是因為逐意宗的弟子過於輕敵,而兄弟會的弟兄則過於緊張,無論輕敵還是緊張都會影響實力的發揮。
點頭是因為逐意宗的弟子確實有這個資本,兄弟會的弟兄也有緊張的理由。
畢竟逐意宗的弟子光是三流高手級彆的高手就達到了三成,當中還有不少二流高手,其餘的全是練武多年的高階武者。
而兄弟會呢,除了天啟和小萱之外所有人都已經上場。
三流高手還不到一成,二流高手更是一個都沒有,近六成的弟兄習武還不到一年。
其實天啟根本就沒打算贏,給修遠二人的命令就是儘可能多的消耗對手。
這次演武的規則是被短矛點中軀乾就算‘陣亡’,以一方將士全部‘陣亡’分勝負。
場中崔大將軍還派了十餘高手作為裁判,防止有人耍賴,使詐。
隨著一陣雨點般急促高昂的鼓點,場上對峙的兩部人馬迅速的動了起來。
隻見逐意宗的兩司人馬迅速的向敵方人馬發起衝鋒,隊形鬆散,各都司、把總、哨官均奮勇向前。
在他們看來,對麵這一部人馬不過是待宰的羊羔,自然要衝在最前麵,多‘斬殺’幾人,好在將軍麵前露露臉。
而兄弟會兩司人馬,則以伍為單位呈弧形略微分開,整個陣型雖分而不散。
各伍、什、哨、旗之間又相互關聯,互為犄角。
不過幾息功夫,逐意宗最中間的部分兵馬就對上了兄弟會居中前凸的隊伍。
兩側的兵馬立即從兩側包圍了上去,以圓弧型的陣型將兄弟會包圍起來,兄弟會隊伍則呈烏龜陣型做防禦狀。
逐意宗弟子果然各個身手矯捷,勢如猛虎,方一接觸就撂倒了一片兄弟會弟兄。
可隨著戰鬥的持續,兄弟會隊伍之間配合的效果慢慢顯現出來。
兄弟會隊伍則以伍為單位,緊密協同作戰。
一伍之中三人主防,兩人主攻,一旦隊伍中有人‘陣亡’,相鄰的殘缺隊伍立即重新組合,又或者內圈的隊伍及時的支援外圈。
逐意宗的弟子相當於以一打五,初時隊形較密,氣勢勇猛,倒也沒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隊形混亂,戰線拉長,人員稀疏,以一打五的劣勢逐漸體現出來。
逐意宗的隊伍慢慢的開始出現傷亡,雙方傷亡的比例開始持平。
然而逐意宗隊伍中的指揮官已然衝進兄弟會的烏龜陣型之中,陷入了層層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