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漢!
“不急,大軍緩緩前壓!”
對於呼廚泉的建議,於夫羅並未輕易同意。
他很清楚,這幫人若是放了出去,再集合可就沒那麼容易。
必須確保安全。
“唯唯唯!”
聞言,呼廚泉急的抓耳撓腮。
匈奴人搶掠,基本誰搶到就是誰的。
這類似於他們的“國策”級彆。
正是有這樣的優良傳統,所以每次劫掠漢地,匈奴的各個部落都很積極。
隨著烏壓壓的匈奴人開始開進,從塵土中露出身形。
漫山遍野,好似無窮無儘,兩千輜重兵再也堅持不住。
“司馬,援軍遲遲不到,且匈奴人越來越多,不可勝數。
我們再不撤退就來不及了!”
有心急的屯將都伯,低著頭跑到了司馬旁邊。
司馬是一名年約四十的中年人,孔武的麵孔上,還在竭力的保持著穩定。
實際上,他心中慌得一匹。
因為他知道,大部分精騎已經派出去攻打郭大賢部。
隨他們後麵的,不過是千餘騎。
現在匈奴騎遮天蔽日,都要過萬了,還怎麼打?
就算援兵來了也無濟於事!
但軍令卻是讓他大張旗鼓的去進攻大陽城而府君才剛剛被檻車入雒。
就在他躊躇難定的時候,忽然發現幾名都伯眼中凶光閃爍。
心中頓時一驚,知道再不下令撤退,甚至有可能被趁亂做掉。
急切間腦子急轉,下令道“兄弟們,我們已經被包圍了,隨某突圍,殺!”
氣勢雖然很足,卻帶人轉頭向南逃去。
匈奴人的包圍圈,在南側留了一個大口子。
看著潰逃的漢兵,獨孤去卑並沒有下令追擊。
或許士卒身上帶著金貴的財物,但他們現在最缺的是糧食!
關鍵殺人也沒有獎勵
“陛下,郡兵潰散,匈奴人開始劫掠了,我們快快上馬吧!”
一處不太顯眼的高土坡後,黃門侍郎馬宇、張昶、荀攸等人,隨著天子劉辯都在。
他們露出一點腦袋,觀察著前方的戰局。
“不急。”
劉辯淡淡開口,氣定神閒。
經曆雒陽那幾夜的雨,實際年齡本就偏大的他,愈發的沉穩。
就像垂釣的老手,安靜的觀察著晃動的魚漂的動靜,卻不急於收鉤。
視野中,獨孤部的匈奴人下馬,分散去搶奪物資糧草。
呼廚泉再也忍不住了。
“大兄,四周都是黃土地,若有騎兵行進,必然塵土漫天。
現在塵土都在白波軍郭大賢那裡,我們不趁勢多搶點糧食,還要聽他號令不成!”
於夫羅眯著眼睛,看向遙遠的黃河邊,終於下令道“你帶前部也去搶奪糧食”
話還沒有說完,呼廚泉已經縱馬而出“孩兒們,搶糧食嘍!”
其麾下的匈奴人,一窩蜂的衝了過去。
待到物資旁邊,一個個翻身下馬,興高采烈的把糧食等物向馬背上馱。
眼看著近萬騎就在眼前,眼看著輜重兵潰散,眼看著匈奴人下馬劫掠
神情最為篤定的便是荀攸和劉辯,就連重臣黃琬,也有些神色不虞。
他帶著一名身材健碩的親兵來到劉辯麵前,道“陛下,用奇兵須有猛將。
臣這護衛頗有幾分勇武,可衝殺匈奴人。”
劉辯的計策,並不算太過高明。
或者說,事物本身沒有太過高明的計策,就看能不能騙到對手和沉得住氣。
被黃琬看透,劉辯並沒有多少意外,他早就注意到黃琬身邊的親兵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