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漢!
荀彧之前的分析,再次分說了一遍。
趙謙看向荀彧的神色就凝重了很多。
很多年前,何顒就說荀彧有王佐之才。
其實這種世家大族和名士之間相互吹捧的事情,他見過太多了。
名士,到了世家這裡,受到高規格的接待和幫助。
然後考校世家大族的俊傑子弟,從中挑出一個或者幾個,給予極好的誇讚,這其實就是造勢。
所以何顒吹捧荀彧是往左之才,趙謙其實並未在意。
這個年間,最不缺的就是少有大誌、寬厚仁愛、沉著剛毅有謀略以及王佐之才之類的稱呼。
名士黨人之間相互吹捧,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都是這個套路。
就如同李膺,在趙謙看來不過文人一個,並沒有多少突出的才學和能力。
但卻被太學和名士們聯手推向神壇。
曾經被他的叔父趙典舉為“至孝”,被稱為“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荀爽,不但紆尊降貴給李膺駕馬車。
還逢人就很開心的說,我今天給李君駕車了。
但簡簡單單的分析,卻是他趙謙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是啊,劉焉去益州沒什麼,還帶著會望氣算命的董扶,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
整理了思緒之後,趙謙道“陛下,當令一重臣為漢中太守,如此也就扼住了益州的咽喉。
劉焉便是有野心,也必然不敢妄動。”
說到這裡的時候,他自然也就明白過來。
這正是天子這麼早招他入宮的原因。
自己是蜀郡的公卿世家,勢力在益州首屈一指。
若是擔任漢中太守的話,定能震懾劉焉。
於是繼續道“臣願為漢中太守!”
說這句話的時候,表麵上沒有情緒變化,實則心中有些失望。
畢竟,從三公九卿的衛尉,皇帝身邊的大臣,大漢帝國排名前十的重臣,變成可有可無的漢中太守。
這種失落,不是一般的大。
以後世而論,相當於京城總司令,變成了漢中市市長
劉辯擺手道“趙卿可是衛尉,外出至少也是州牧將軍,豈可為一郡太守。
我意,拜趙卿為正西將軍,持節督益州軍事,表麵上要分路討伐涼州。
實則震懾益州牧劉焉,令其繼續供應錢糧於雒陽。
同時,招募巴郡的賨人和夷人為卒,在漢中屯田,以備不時之需。”
這個任命,就要重很多了。
持節的話,代表天子,也就是說益州牧劉焉在軍事這一塊,都要聽從他的調度。
“陛下聖明,劉焉年長,如此必兢兢業業以奉上。
敢問陛下,是否乘間將之拿下?”
這一番任命,趙謙心中就好受多了。
征西將軍,以後他還有機會立下軍功,如此,就可以封侯。
不過,這還不夠。
劉辯接著道:“雒陽令荀卿舉薦令郎趙藺為孝廉,正好,最近身邊缺人,便任命其為黃門侍郎吧。
右中郎將孟益現在軍中,三署郎官不能或缺,便以令弟溫為右中郎將。”
三署郎、尚書郎等,都可以算作預備官員。
各地的孝廉和茂才,公卿子弟,以及有功者,一般都會先做三署郎、尚書郎等。
而三署郎中的五官中郎將,一般管理的是年歲較大的郎官,有點類似養老的味道。
負責管理年輕郎官的左中郎將和右中郎將,便是後備官員的分管領導。
其中左中郎將為劉焉的兒子劉範擔任,現在天子把右中郎將給趙溫。
相當於大漢帝國半數的俊傑郎官,就由趙溫分管。
這可是一個相當的肥差。
“臣必不負陛下所托,震懾益州,並運送錢糧到雒陽。”
趙謙再次稽首,這一次,心中已經多是感激之情。
畢竟天子並沒有忘卻他,還對他委以重任,對趙家可謂是甚是厚待。
如此一來,他在漢中也可以大展拳腳,把平生所學儘皆展示出來。
兒子黃門侍郎,伺候在天子之側,就不會有那麼多暗中攻訐他的人。
你一攻訐,他就知道了。
弟弟趙溫執掌右中郎將署,管理半數的年輕三署郎郎官。
那明麵上,也就沒有多少人會攻訐他。